企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按其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日历时间和制度公休时间。()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题目
企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按其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日历时间和制度公休时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似考题
更多“企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按其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日历时间和制度公休时间。()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下关于工作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每月制度工作时间为20.83天
    B: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每日可以超过3个小时
    C: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工作的称为加班
    D:劳动者超过日制度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称为加点

    答案:B
    解析:
    工作时间主要分为五种:①标准工作时间,由国家法律制度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劳动者从事工作或劳动的时间,标准工作时间是其他工作时间制度的基准,每月的标准工作时间是20.83天。②计件工作时间,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的工作时间,是标准工作时间的转化形式。③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因用人单位生产或工作特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宜以日计算,需要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计算。④不定时工作时间,每日没有固定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⑤缩短工作时间,是指在特殊情况下,劳动者实行的少于标准工作时间长度的工作时间制度。⑥延长工作时间。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工作的称为加班,超过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称为加点。⑦时间限制。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需要,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

  • 第2题:

    日历时间包括( )。

    A.制度工作时间和出勤时间
    B.非生产时间和制度工作时间
    C.制度公休时间和出勤时间
    D.制度工作时间和制度公休时间

    答案:D
    解析:
    日历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制度公休时间。

  • 第3题:

    以下关于工作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每月制度工作时间为20.83天
    B.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每日可以超过3个小时
    C.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工作的称为加班
    D.劳动者超过日制度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称为加点

    答案:B
    解析:
    B项,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13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的,在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

  • 第4题:

    以下关于工作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每月制度工作时间为20.83天
    B: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每日可以超过3个小时
    C: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工作的称为加班
    D:劳动者超过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称为加点

    答案:B
    解析:
    工作时间又称法定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昼夜和一周内从事劳动的时间。工作时间的长度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直接规定。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或约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的,在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故B项说法错误。

  • 第5题:

    以下关于工作时间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每月制度工作日为20.83天
    B.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每日可以超过3个小时
    C.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工作的称为加点
    D.劳动者超过日制度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称为加班

    答案:A
    解析:
    B项,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的,在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C项,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工作的称为加班;D项,劳动者超过日制度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称为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