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工厂为了增加自己产品销量,模仿某著名厂家甲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包装,足以使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是甲工厂生产的。关于这一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两种产品的包装类似,足以使消费者产生混淆,故乙工厂行为属不正当行为B.尽管包装类似,如果消费者经过仔细判断仍然能够区分出来属于乙工厂生产,就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C.乙工厂的产品如果表明了自己的商标和厂址,就不构成侵权D.如果甲工厂没有就该包装申请专利权,则乙工厂的行为就是正当行为

题目

乙工厂为了增加自己产品销量,模仿某著名厂家甲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包装,足以使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是甲工厂生产的。关于这一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两种产品的包装类似,足以使消费者产生混淆,故乙工厂行为属不正当行为

B.尽管包装类似,如果消费者经过仔细判断仍然能够区分出来属于乙工厂生产,就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C.乙工厂的产品如果表明了自己的商标和厂址,就不构成侵权

D.如果甲工厂没有就该包装申请专利权,则乙工厂的行为就是正当行为


相似考题
更多“乙工厂为了增加自己产品销量,模仿某著名厂家甲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包装,足以使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是甲 ”相关问题
  • 第1题:

    ● 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 1 公斤甲产品需要煤 9 公斤、电 4 度、油 3公斤,生产 1 公斤乙产品需要煤 4 公斤、电 5 度、油 10 公斤。该工厂现有煤 360 公斤、电 200 度、油 300 公斤。已知甲产品每公斤利润为 7 千元,乙产品每公斤利润为 1.2 万元,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应该生产甲产品(66)公斤,乙产品(67)公斤。

    (66)

    A.20

    B.21

    C.22

    D.23

    (67)

    A.22

    B.23

    C.24

    D.25


    正确答案:A,C

    试题(66)、(67)分析
      该问题用线性规划模型求解,为求解上述问题,设x1为甲产品生产量,x2为乙产品生产量。对该问题求解最优方案可以由下列数学模型描述:
      
      求解得xl=20,x2=24。
    参考答案
      (66)A(67)C

  • 第2题:

    甲厂委托乙研究所研制一种水稻收获机,研究经费由甲厂负担,双方末就技术成果权的归属作出约定。乙按期完成研制任务,并交付甲厂使用,同时,以自己的名义就该技术申请并取得专利。甲厂为满足市场需要,许可丙厂使用该技术生产水稻收获机。吴某从丙厂处购进该专利产品,并转手销售。乙发现后向甲、吴某提出交涉,甲认为该技术属于自己所有,并认为乙将自己出资委托其开发的技术申请专利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吴某认为是从丙厂处购进的产品,自己没有侵权。从而引起诉讼。

    问:(1)专利权属于甲还是乙?为什么?

    (2)乙是否侵权?甲是否有权许可丙厂使用技术生产?

    (3)丙厂使用该技术生产是否侵权?吴某销售该专利产品是否侵权?为什么? 侵权者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1)乙,因合同未约定成果权的归属,依法属于开发人,所以专利权属于乙,乙依法有权申请专利
    (2)否,甲不是专利权人无权许可丙厂生产该专利产品,甲的许可行为属于侵权
    (3)丙厂生产制造和吴某销售产品未经专利权人的同意,属于侵权,但由于其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属于善意侵权
    (4)甲应当停止侵权,赔偿乙的损失或让甲向乙返还不正当得利,或者将合同权利转让给乙
    吴某有合法来源,根据善意侵权原则,应当停止侵杈,禁止继续销售,但不承担赔偿责任
    丙虽也属于善意侵权,但善意侵权不涉及制造,所以丙厂应该停止侵权,承担赔偿责任

  • 第3题:

    甲牛奶厂为扩大销量,精心摹仿知名品牌乙牛奶厂的包装、装潢。关于甲厂摹仿行为,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

    A、如果乙厂的包装、装潢未获得外观设计专利,则甲厂摹仿行为合法

    B、如果甲厂在包装、装潢上标明了自己厂名、厂址、商标,则不构成混淆行为

    C、如果甲厂牛奶的包装、装潢不足以使消费者误认为是乙厂牛奶,则不构成混淆行为

    D、如果乙厂牛奶的长期消费者留意下能够辨别出二者差异,则不构成混淆行为


    参考答案:ABD
    解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

  • 第4题:

    乙工厂为了增加自己的产品销量,模仿某著名厂家甲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包装,足以使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是甲工厂生产的。关于这一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A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 第5题:

    甲和乙两个工厂分别生产X 件某种产品,甲工厂每天比乙工厂多生产20 件。甲工厂25 天后正好完成自己的生产任务,随后立刻开始帮助乙工厂生产。所有生产任务完成时,甲工厂正好帮乙工厂生产300 件产品。问X 的值为:

    A.1000
    B.1200
    C.1300
    D.1500

    答案:D
    解析:

  • 第6题:

    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1公斤甲产品需要煤9公斤、电4度、油3公斤,生产1公斤乙产品需要煤4公斤、电5度、油10公斤。该工厂现有煤360公斤、电200度、油300公斤。已知甲产品每公斤利润为7千元,乙产品每公斤利润为1.2万元,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应该生产甲产品 ( ) 公斤。

    A.20
    B.21
    C.22
    D.23

    答案:A
    解析:
    设x1为甲产品生产量,x2为乙产品生产量。对该问题求解最优方案可以由下列数学模型描述:max z=7x1+12x29x1+4x2≤3604x1+5x2≤2003x1+10x2≤300x1≥0,x2≥0求解得x1=20

  • 第7题:

    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1公斤甲产品需要煤9公斤、电4度、油3公斤,生产1公斤乙产品需要煤4公斤、电5度、油10公斤。该工厂现有煤360公斤、电200度、油300公斤。已知甲产品每公斤利润为7千元,乙产品每公斤利润为1.2万元,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应该生产乙产品 ( ) 公斤。

    A.22
    B.23
    C.24
    D.25

    答案:C
    解析:
    设x1为甲产品生产量,x2为乙产品生产量。对该问题求解最优方案可以由下列数学模型描述:max z=7x1+12x29x1+4x2≤3604x1+5x2≤2003x1+10x2≤300x1≥0,x2≥0求解得x2=24。

  • 第8题:

    某市甲、乙两厂均生产一种“记忆增强器”产品。甲厂产品的质量比乙厂产品好得多,因而其市场占有率远远高于乙厂。王某是甲厂技术人员。乙厂为提高该厂的市场占有率,付给王某一大笔“技术咨询费”,获取其提供的甲厂技术秘密。乙厂运用这些技术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改进。同时,乙厂在该市电视台发布广告,声称该厂生产的记忆增强器功效迅速质量可靠,其他厂家生产的同类产品质量无保证,呼吁消费者当心。另外,乙厂还以高额回扣诱使该市几家大型商场的购货人员不再采购甲厂产品。该市消费者李某等人在使用乙厂产品一段时间后,不仅记忆力没有增强,反而出现了神经衰弱症状。李某等人在电视台的协助下,向乙厂反映了情况。乙厂随后发现,王某提供的甲厂技术资料缺少几项关键技术,致使乙厂产品存在质量缺陷。 对于王某行为的下列表述,何者为正确? ()

    • A、王某未完整提供甲厂技术资料而获取乙厂重金,构成诈骗罪
    • B、甲厂可以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并且无须提前通知王某
    • C、甲厂有权要求王某赔偿损失
    • D、乙厂有权要求王某返还“技术咨询费”

    正确答案:B,C

  • 第9题:

    甲酒厂为扩大销量,精心摹仿乙酒厂知名白酒的包装、装潢。关于甲厂摹仿行为,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 A、如果乙厂的包装、装潢未获得外观设计专利,则甲厂摹仿行为合法 
    • B、如果甲厂在包装、装潢上标明了自己的厂名、厂址、商标,则不构成混淆行为 
    • C、如果甲厂白酒的包装、装潢不足以使消费者误认为是乙厂白酒,则不构成混淆行为 
    • D、如果乙厂白酒的长期消费者留意之下能够辨别出二者差异,则不构成混淆行为

    正确答案:A,B,D

  • 第10题:

    工厂生产的蜂蜜在市场上销量很好,工厂B为了增加自己生产蜂蜜的销量,采用与非常类似的产品包装,但厂址与商标不同。对此事件的正确表述为()

    • A、两种产品的包装类似,足以使消费者产生混淆,故工厂B行为属于不正当行为
    • B、尽管包装类似,但是消费者应该可以区分两种产品的不同,故工厂B的行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 C、工厂B的产品表明了自己的商标和厂址,故不构成侵权
    • D、工厂A没有申请专利权,故工厂B行为是正当竞争行为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乙工厂为了增加产品销量,模仿某著名厂家甲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包装,足以使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是甲工厂生产的。关于这一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产品的包装类似,足以使消费者产生混淆,故乙工厂行为属不正当竞争行为

    B

    尽管包装类似,如果消费者经过仔细判断仍然能够区分出来属于乙工厂生产,就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C

    乙工厂的产品如果表明了自己的商标和厂址,就不构成侵权

    D

    如果甲工厂没有就该包装申请专利权,则乙工厂的行为就是正当行为


    正确答案: C
    解析: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①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②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③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④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

  • 第12题:

    单选题
    工厂生产的蜂蜜在市场上销量很好,工厂B为了增加自己生产蜂蜜的销量,采用与非常类似的产品包装,但厂址与商标不同。对此事件的正确表述为()
    A

    两种产品的包装类似,足以使消费者产生混淆,故工厂B行为属于不正当行为

    B

    尽管包装类似,但是消费者应该可以区分两种产品的不同,故工厂B的行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C

    工厂B的产品表明了自己的商标和厂址,故不构成侵权

    D

    工厂A没有申请专利权,故工厂B行为是正当竞争行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消费者从乙商场购得丙厂家生产的彩电一台,甲消费者在观看过程中发生爆炸,致使甲消费者家中发生火灾,造成损失,经鉴定,此事故系产品缺陷。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因为是产品缺陷,甲只能向丙厂家要求赔偿

    B.因为甲跟乙商场是买卖合同关系,只能向乙商场要求赔偿

    C.甲可以向乙商场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丙厂家赔偿

    D.丙商场赔偿后只能向其供货商要求赔偿,而不能向丙厂家赔偿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根据本季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对下季度生产应实施( )。

    A.增加甲产品计划数,减少乙产品的生产计划

    B.乙产品的计划不变,增加丙产品和甲产品的计划

    C.增加丁产品计划,同时维持甲产品在原有水平,减少乙产品的生产计划

    D.增加丁产品和丙产品的计划,乙产品维持原有水平,减少甲产品的计划


    正确答案:D
    因甲实际产值比计划要低,乙持平,丙高出150%,丁实际产值完全在计划外,故选D。

  • 第15题:

    企业面临投产决策,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投产新产品甲,甲产品将达到20000件的产销量,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25%;方案二:投产新产品乙,乙产品将达到9000件的产销量,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20%;方案三:甲、乙两种新产品一起投产,由于相互之间的影响,产销量将分别为14000件和7000件,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40%。 另外,投产新产品还需要增加额外的辅助生产设备,将导致甲产品每年的固定成本增加25000元,投产乙产品会增加固定成本开支20000元。其他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计算三种方案企业新增的税前利润,并选择最优方案。


    正确答案:

    应选择方案三。

  • 第16题:

    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1公斤甲产品需要煤9公斤、电4度、油3公斤,生产1公斤乙产品需要煤4公斤、电5度、油10公斤。该工厂现有煤360公斤、电200度、油300公斤。已知甲产品每公斤利润为7千元,乙产品每公斤利润为1.2万元,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应该生产甲产品(1)公斤,乙产品(2)公斤。

    (1)

    A.20

    B.21

    C.22

    D.23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甲工厂将自己研发的化妆品制造方法申请专利后,开始制造并投入市场,该商品在当地获得消费者好评,结果在邻省销售遭遇滞销,经查证,是乙工厂生产了同样的产品在当地销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工厂须证明乙工厂产品制造方法和专利方法相同
    B:甲工厂不应当承担乙工厂的产品制造方法与专利方法相同的证明责任
    C:乙公司如能证明自己产品采用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则不构成侵权,但是应承担赔偿责任
    D:乙公司除了证明自己产品采用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外,还须是善意的,才不属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答案:B
    解析:
    根据《专利法》第61条的规定,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根据第62条的规定,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乙公司如果能证明自己产品采用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则不构成侵权,自然不承担赔偿责任。所以,本题应选B。

  • 第18题:

    某工厂计划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每套产品所需的设备台时、A、B两种原材料和可获取利润以及可利用资源数量如下表所示。则应按( )方案来安排计划以使该工厂获利最多。

    A.生产甲2套,乙3套
    B.生产甲1套,乙4套
    C.生产甲3套,乙4套
    D.生产甲4套,乙2套

    答案:B
    解析:
    设甲生产X套,乙生产Y套,则有:2X+3Y≤14; X≤2; Y≤4;同时要满足利润最大,只有X取1,Y取4时利润最大是14万元。

  • 第19题:

    某市甲、乙两厂均生产一种“记忆增强器”产品。甲厂产品的质量比乙厂产品好得多,因而其市场占有率远远高于乙厂。王某是甲厂技术人员。乙厂为提高本厂的市场占有率,付给王某一大笔“技术咨询费”,获取其提供的甲厂技术秘密。乙厂运用这些技术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改进。同时,乙厂在本市电视台发布广告,声称本厂生产的记忆增强器功效迅速质量可靠,其他厂家生产的同类产品质量无保证,呼吁消费者当心。另外,乙厂还以高额回扣诱使本市几家大型商场的购货人员不再采购甲厂产品。本市消费者李某等人在使用乙厂产品一段时间后,不仅记忆力没有增强,反而出现了神经衰弱症状。李某等人在电视台的协助下,向乙厂反映了情况。乙厂随后发现,王某提供的甲厂技术资料缺少几项关键技术,致使乙厂产品存在质量缺陷。对于王某的行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王某未完整提供甲厂技术资料而获取乙厂重金,构成诈骗罪
    • B、王某的行为构成对甲厂商业秘密的侵犯
    • C、甲厂有权要求王某赔偿损失
    • D、乙厂有权要求王某返还“技术咨询费”

    正确答案:B,C

  • 第20题:

    甲工厂为增加产品销量,故意模仿某著名厂家乙的同类产品的包装装潢,足以使消费者误认为该产品由乙生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工厂的产品如果表明了自己的商标和厂址,就不构成侵权
    • B、尽管包装装潢类似,但是如果消费者经过仔细判断仍然能够区分出来属于甲工厂生产,就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 C、两种产品的包装类似,足以使消费者产生混淆,故甲工厂行为属不正当行为
    • D、如果乙工厂没有就该包装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权,则甲工厂的行为合法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某市甲、乙两厂均生产一种“记忆增强器”产品。甲厂产品的质量比乙厂产品好得多,因而其市场占有率远远高于乙厂。王某是甲厂技术人员。乙厂为提高本厂的市场占有率,付给王某一大笔“技术咨询费”,获取其提供的甲厂技术秘密。乙厂运用这些技术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改进。同时,乙厂在本市电视台发布广告,声称本厂生产的记忆增强器功效迅速质量可靠,其他厂家生产的同类产品质量无保证,呼吁消费者当心。另外,乙厂还以高额回扣诱使本市几家大型商场的购货人员不再采购甲厂产品。本市消费者李某等人在使用乙厂产品一段时间后,不仅记忆力没有增强,反而出现了神经衰弱症状。李某等人在电视台的协助下,向乙厂反映了情况。乙厂随后发现,王某提供的甲厂技术资料缺少几项关键技术,致使乙厂产品存在质量缺陷。对于王某行为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王某未完整提供甲厂技术资料而获取乙厂重金,构成诈骗罪
    • B、甲厂可以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并且无须提前通知王某
    • C、甲厂有权要求王某赔偿损失
    • D、乙厂有权要求王某返还“技术咨询费”

    正确答案:B,C

  • 第22题:

    乙工厂为了增加自己产品销量,模仿某著名厂家甲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包装,足以使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是甲工厂生产的。关于这一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两种产品的包装类似,足以使消费者产生混淆,故乙工厂行为属不正当行为
    • B、尽管包装类似,如果消费者经过仔细判断仍然能够区分出来属于乙工厂生产,就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 C、乙工厂的产品如果表明了自己的商标和厂址,就不构成侵权
    • D、如果甲工厂没有就该包装申请专利权,则乙工厂的行为就是正当行为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工厂生产甲和乙两种产品,甲产品的日产量是乙产品的1.5倍。现工厂改进了乙产品的生术技术,在保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其单件产品生产能耗降低了20%,而每日工厂生产甲和乙两种产品的总能耗降低了10%。则在改进后,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件生产能耗之比为?
    A

    2:3

    B

    3:4

    C

    4:5

    D

    5:6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乙工厂为了增加产品销量,模仿某著名厂家甲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包装,足以使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是甲工厂生产的。关于这一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产品的包装类似,足以使消费者产生混淆,故乙工厂的行为属不正当竞争行为

    B

    尽管包装类似,如果消费者经过仔细判断仍然能够区分出来属于乙工厂生产,就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C

    乙工厂的产品如果表明了自己的商标和厂址,就不构成侵权

    D

    如果甲工厂没有就该包装申请专利权,则乙工厂的行为就是正当行为


    正确答案: A
    解析: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①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②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③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④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