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先危险分析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 )
A.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危害。
B.鉴别产生危害的原因。
C.估计和鉴别危害对系统的影响。
D.将危险、危害分级。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A.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
B.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C.预测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
D.分析、确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消除或控制危险性
第3题:
对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的工作,其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该安全评价方法是( )。
A.安全检查表方法
B.危险指数方法
C.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D.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不属于预先危险分析要达到的基本目标的是()
第8题: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92),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37个小类。这6大类分别是:()危险、危害因素,()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和()危险、危害因素。
第9题:
预先危险分析要达到的目标是()
第10题:
第11题:
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危害
鉴别产生危害的原因
估计和鉴别危害对系统的影响
将危险,危害分级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A.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B.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自救和互救
C.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
D.以上都是
第14题:
A.危险性评估
B.危害分析
C.危险性管理
D.危险性信息交流
E.危害识别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A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B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C危险指数分析方法
D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第19题:
危险性分析由()构成。
第20题: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能够鉴别系统产生危险的原因。()
第21题:
预先危险分析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
第22题: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
危险指数方法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
第23题:
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危害
鉴别产生危害的原因
估计和鉴别危害对系统的影响
将危险、危害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