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门销售增长10%、销售成本增长2%、存货增长15%、净利润增长8%。年终,内部审计经理完成了部门年终审计业务的计划定稿。根据有关数据,排在最前面的业务程序是:A.选择销售交易,追踪出货单据到销货成 ,来确定是否所有的出货都已记录B.安排年终存货的全面清点,要求内部审计师观察并测试年终存货C.编制产品的成本组成,对标准成本制度进行全面调查D.安排年终销售截止测试

题目

某部门销售增长10%、销售成本增长2%、存货增长15%、净利润增长8%。年终,内部审计经理完成了部门年终审计业务的计划定稿。根据有关数据,排在最前面的业务程序是:

A.选择销售交易,追踪出货单据到销货成 ,来确定是否所有的出货都已记录

B.安排年终存货的全面清点,要求内部审计师观察并测试年终存货

C.编制产品的成本组成,对标准成本制度进行全面调查

D.安排年终销售截止测试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某部门销售增长10%、销售成本增长2%、存货增长15%、净利润增长8%。年终,内部审计经理完成了部门年终审计业务的计划定稿。根据有关数据,排在最前面的业务程序是:A.选择销售交易,追踪出货单据到销货成 ,来确定是否所有的出货都已记录B.安排年终存货的全面清点,要求内部审计师观察并测试年终存货C.编制产品的成本组成,对标准成本制度进行全面调查D.安排年终销售截止测试”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不考虑连续审计,上期期末未实施监盘程序的情况下,下列各项追加审计程序中,可以为存货期初余额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有(  )。

    A.充分利用被审计单位内部相关的凭证并辅之于函证程序
    B.对期初存货项目进行计价测试
    C.对销售毛利以及存货截止进行测试
    D.实施监盘程序,确定当前存货数量并调节至期初存货数量


    答案:B,C,D
    解析:
    下列一项或多项审计程序可以为存货期初余额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1)监盘当前的存货数量并调节至期初存货数量;(2)对期初存货项目的计价实施审计程序;(3)对毛利和存货截止实施审计程序。

  • 第2题:

    某内部审计师在审计公司经营情况进行审计时,发现毛利率明显的增加,管理层解释说毛利率的增加是由于生产经营效率提高导致的。那么内部审计师应该采取哪种审计措施来证明这种说法:

    A.将存货的盘点数与存货的入库单和发运单进行比较
    B.将抽取产品样本今年和去年的单位成本进行对比,检查成本的增长,并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
    C.对设备的运行效率进行检测,观察是否增加新的设备
    D.分析抽取的产品样本,从原材料成本追查至原材料购买价格,以确定原材料的价格是否准确

    答案:B
    解析:
    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与经营成本有直接的关系,效率提高,生产率提高,则单位成本降低,各项成本因素会发生变化,所以通过分析成本的变化可以对经营效率进行检查。

  • 第3题:

    某内部审计师正对某部门的经营业绩进行审计。该部门的销售、毛利和净利润均存在超常增长的情形。若内部审计师仍怀疑存在虚构销售业务以虚增上报利润的情形,以下哪项审计程序最无效?

    A.进行实物盘点。
    B.按月编制存货清单并根据永续盘存记录调查反常的存货变动情况。
    C.按月编制销售变动状况及毛利明细表,通过调查销售的相关支持文件来检查存在的超常销售额及超常毛利的月份。
    D.对年终销售及购货业务进行截止性测试。

    答案:B
    解析:
    A不正确。进行实物盘点可以查明在账面上已经销售的产品是否已经出库,或者是否合理地改变了所有权,从而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虚构销售业务的行为。B正确。永续盘存记录和存货清单都是书面记录,两者的编制基础是一致的,因而对这两种记录进行调查不能有效地发现虚构销售业务的行为。C不正确。通过这种分析性程序,以及检查超常销售额的超常毛利月份的具体销售情况,有助于发现虚构销售业务的问题。D不正确。通过这种截止性测试可以有效地判断是否存在虚假销售。

  • 第4题:

    某内部审计师根据业务销售额的变动发现,销售部门经理为了多赚取奖金,可能通过装运劣质商品来虚增销售额。并且,内部审计师怀疑,被退回的有缺陷的产品没有得到全面修复又作为新产品销售给其他顾客。以下审计程序在确定是否发生这样的发货行为方面效果最差的是:

    A.实地观察运货和收货地点,找到退货证据
    B.检查年末以后发布的、针对年前运送的商品的销售记录
    C.就反常的顾客投诉数量和顾客服务代表进行面谈
    D.要求该部门在年末进行全面实地盘点并实施监盘

    答案:C
    解析:
    顾客服务代表不会了解产品发运情况,所以就反常的顾客投诉数量和顾客服务代表进行面谈,效率最低,效果最差,不能直接有效地反映问题。

  • 第5题:

    内部审计师对销售部门的经营业绩进行审计时发现,销售部门的销售收入总额、毛利润、净利润的增长都远远超出了正常的预测。下列哪项最可能表明销售部门不存在舞弊行为:

    A.同行业的一家竞争企业倒闭了
    B.第二年年初存在大量的销售退回
    C.销售部门经理的奖金与销售业绩挂钩
    D.内部审计师在进行账务审计时发现有些销售记录没有原始凭证

    答案:A
    解析:
    同行业的一家竞争企业倒闭,可能会使本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毛利润、净利润的增长都远远超出了正常的预测。

  • 第6题:

    在与存货部门管理人员面谈期间,某内部审计师了解到销售人员经常在没有得到销售副总裁批准的情况下订购存货。同时,详细测试显示在补充备件采购订单上也没有书面的批准。详细测试属于以下哪类审计证据?( )

    A.间接证据
    B.附属证据
    C.佐证证据
    D.主观证据

    答案:C
    解析:
    A不正确,详细测试提供的是关于采购未收到批准的直接证据。间接证据提供的是间接的事项,从中可以推断出主要事项。B不正确,附属证据是通过证明其他事件或环境,为某个事件的发生进行合理推断提供依据。因此,附属证据也是间接证据。C正确。佐证证据是来自不同渠道,并且能够补充、证实其他证据的证据。例如,口头声明认为某个程序没有得到执行,可以通过缺乏相应的文件来佐证。D不正确,主观证据是意见导向的证据,不能据此形成审计结论。在上述情况下不存在主观证据。

  • 第7题:

    内部审计师应逻辑地思考问题。以下哪种情形表明内部审计师得出了不合逻辑的结论?( )

    A.内部审计师利用分析性程序估计销售账户余额的准确性,没有发现重大差异在此基础上,内部审计师推断原始记录一定是准确的
    B.内部审计师运用通用审计软件抽样进行函证,在函证回复的基础上,审计师断定账面的应收账款是存在的
    C.内部审计师观察客户的实物盘存过程,记录了存货的测试数量,并将这些测试存货追踪到年底的存货数据,未发现例外审计师断定账面的存货是存在的
    D.内部审计师检查了2008年1月的销售额记录,发现其中不包括2007年的销售额,审计师断定2007年的销售额得到了恰当记录

    答案:D
    解析:
    A不正确,在分析性程序的限制范围内,如果销售额与内部审计师预期的几乎一致,则内部审计师可以推导出销售余额和原始记录都是准确的。B不正确,内部审计师仅能得出应收账款确实存在的推断,但得不出应收账款可收回性的推断。C不正确,上述程序已将账面记录与存货进行了全面的核对。D正确。内部审计师实施了截止日测试,并断定2007年销售额的表述准确的。这种推断是不正确的,恰当的结论是截止日测试支持了有关2007年销售额的完整性的论断,如2007年的销售额得到了恰当的记录。不过,这种测试不能确定2008年的销售额是否记在了2007年。

  • 第8题:

    下列哪项程序对于检查是否存在虚构销售收入的情形是最无效的:

    A.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
    B.对年终销售进行截止性测试
    C.编制销售状况变动表,对销售变动大的月份重点审查
    D.根据仓库的盘点记录和存货的收发记录核对

    答案:D
    解析:
    仓库的盘点记录和存货的收发记录都是书面记录,且两者一般一致,不能反映是否存在虚构销售性行为。

  • 第9题:

    某部门销售增长10%、销售成本增长2%、存货增长15%、净利润增长8%。年终,内部审计经理完成了部门年终审计业务的计划定稿。根据有关数据,排在最前面的业务程序是:

    A.选择销售交易,追踪出货单据到销货成,来确定是否所有的出货都已记录
    B.安排年终存货的全面清点,要求内部审计师观察并测试年终存货
    C.编制产品的成本组成,对标准成本制度进行全面调查
    D.安排年终销售截止测试

    答案:B
    解析:

  • 第10题:

    分部经理认为近期毛利的增长是由于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以下哪项审计程序与这一结论最为相关?( )

    A.对存货进行实物盘点
    B.抽取产品样本,将当年单位成本与上一年的相比较,测试成本组成,并分析标准成本差异
    C.对设备进行盘点以确定是否有重大变化
    D.抽取产成品存货样本,将原材料成本追查至购入价格,以便确定原材料成本记录的准确性

    答案:B
    解析:
    A不正确。这一程序只用于确定原因是否是存货高估。B正确。分析经营情况与评价经营效率相关。C不正确。设备的变化可能是经营效率提高的信号,但相比之下选项B更相关。D不正确。这一程序与评价原材料采购正确性相关,却无法提供有关经营效率方面的信息。

  • 第11题:

    下列哪项程序对于检查是否存在虚构销售收入的情形是最无效的:()

    • A、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
    • B、对年终销售进行截止性测试
    • C、编制销售状况变动表,对销售变动大的月份重点审查
    • D、根据仓库的盘点记录和存货的收发记录核对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某公司总部下设华北、东北、华南三个销售大区,总部内部审计师正对东北销售大区的经营业绩进行审计,发现该销售大区的销售、毛利和净利润均存在超常增长的情形。下列哪项最不可能表明东北销售大区存在销售舞弊?()

    • A、该大区销售经理报酬的绝大部分取绝于上报总部的利润。
    • B、年终过后存在大量的销售退回记录。
    • C、内部审计师对销售发票进行随机抽样,但无法找到11、12月份的大量与销售业务相应的运输凭单。
    • D、本年度该销售大区内的一大主要竞争对手破产了。

    正确答案:D

  • 第13题:

    分部门经理认为近期毛利的增长是由于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以下哪项审计程序与这一结论最为相关?( )

    A.对存货进行实物盘点
    B.抽取产品样本,将当年单位成本与上一年的相比较,测试成本组成,并分析标准成本差异
    C.对设备进行盘点以确定是否有重大变化
    D.抽取产成品存货样本,将原材料成本追查至购入价格,以便确定原材料成本记录的准确性

    答案:B
    解析:
    A不正确,这一程序只用于确定原因是否存货高估。B正确。分析经营情况与评价经营效率相关。C不正确,设备的变化可能是经营效率提高的信号,但相比之下选项“B”更相关。D不正确,这一程序与评价原材料采购正确性相关,却无法提供有关经营效率方面的信息。

  • 第14题:

    分公司经理认为近期毛利的增长是由于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以下哪项审计程序与这一结论最相关?

    A.对存货进行实物盘点
    B.抽取产品样本,将当年单位成本与上一年相比较,检查成本的组成,并分析标准成本差异
    C.实地查看设备以确定是否有重大变化
    D.抽取产成品存货样本,将原材料成本追踪至购入价格,以便确定原材料成本记录的准确性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某内部审计师正对某部门的经营业绩进行审计。该部门的销售、毛利和净利润均存在超常增长的情形。以下哪项最不可能表明部门存在销售舞弊?

    A.部门经理报酬的绝大部分取决于上报的部门利润。
    B.年终过后存在大量的销售退回记录。
    C.内部审计师对销售发票进行随机抽样,但无法找到十一、十二月份的大量与销售业务相应的运输凭单。
    D.本年度该部门的一大主要竞争对手破产了。

    答案:D
    解析:
    A不正确。由于经理的个人收入与部门的利润紧密相关,因而与销售业绩也紧密相关,可能存在夸大销售业绩以骗取个人奖金的舞弊行为。B不正确。大量的销售退回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可能存在该部门上年度虚列销售收入而在本年度冲回的舞弊行为。C不正确。如果年末的大量销售业务没有相应的运输凭单,则表明可能存在虚构销售业务、夸大年度销售业绩的舞弊行为。D正确。该部门的竞争对手破产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正常现象,这与该部门是否存在舞弊行为无关。

  • 第16题:

    对某主要零售公司实施审计的审计师怀疑三个具有较高销售成本的商店存在存货舞弊问题。以下哪一项审计活动可以为舞弊的发生提供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A.利用整体测试法(ITF)将单个销售交易与测试交易进行比较调查所有的差异
    B.与三个商店的经理面谈以确定他们对于差异的解释是否一致,然后将他们的解释与部门经理的解释进行比较
    C.计划实施一项突击存货审计,包括实物盘点,调查存货短少的区域
    D.挑选每个商店价格的样本,并且与相同现金收款柜台的销售记录进行比较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通过对存货进行总体评价,内部审计师获取一些审计证据,则根据证据的来源,证明力最强的是:

    A.按单个产品计算存货周转率
    B.通过与市场部经理面谈以确定产品的可销售性,对存货周转率小于或等于2的存货项目评价其净变现能力
    C.计算所有存货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根据最后的销售价格,用审计软件计算),并将其与成本进行比较
    D.选取存货的一个统计样本,检查最后的采购文件(发票和收货清单),以计算存货成本

    答案:D
    解析:
    A内部审计师利用分析性程序获得的审计证据属于分析证据,其说服力仅次于D。计算和比较存货周转率,从存货周转率的变化中可以显示出存在过时存货的可能性,较低水平的存货周转率也会提示内部审计师实施额外的审计程序,如检查后期销售以确定存货是否被正确结转核销。B.市场经理关于可销售性的意见属于证明证据,其说服力是最低的。为了自身利益,市场经理需要努力说服内部审计师商品是在正常的业务过程中以正常的价格售出的。另外,任意地将存货周转率取值为2.0也是不合理的,取多大值应根据存货的性质来决定。C.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揭示的是存货的计价问题,但用最后的销售价格计算可变现净值并不合适,因此其证明力低于D和A。D.对存货进行抽样检查和检查采购文件所获得的证据,属于实物证据,是提供关于存货价值的最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由内部审计师亲自观察存货和检查来自外部的采购文件,更增加了所获得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另外,存货应按照成本和市价孰低原则计价,因此,确定存货价值重要的是从确定成本开始,检查采购文件和抽样检查存货的过程就是确定成本的过程。

  • 第18题:

    某大型零售公司的内部审计师怀疑,公司旗下销售商品成本很高的3家商店都有存货舞弊行为发生。以下哪种审计活动可提供关于舞弊正在发生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

    A.利用整合测试法(ITF)将单个销售交易与测试交易进行比较,调查所有的差异
    B.与3家商店的经理面谈以确定他们对于差异的解释是否一致,然后将他们的解释与部门经理的解释进行比较
    C.计划实施一项突击存货审计,包括实物盘点,调查存货缺少的区域
    D.挑选每个商店价格的样本,并且与相同现金收款柜台的销售记录进行比较

    答案:C
    解析:
    A不正确,ITF只提供计算机处理过程正确性的证据,它与运营数据的合理性无关。B不正确,面谈提供的是一种较弱的证据形式,而且,只有当内部审计师事先已经获得了实质性书面证据,面谈才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C正确。如果舞弊发生了,将导致存货短少,突击存货盘点将是有效的审计技术。D不正确,存在的问题是存货缺少,而不是是否恰当地输入存货项目或者是否可以在现金账上浏览存货项目。

  • 第19题:

    某大型零售公司的内部审计师怀疑,公司旗下销售商品成本很高的3家商店都有存货舞弊行为发生。以下哪种审计活动可提供关于舞弊正在发生的最有说服力证据?( )

    A.利用整合测试法(ITF)将单个销售交易与测试交易进行比较,调查所有的差异
    B.与3家商店的经理面谈以确定他们对于差异的解释是否一致,然后将他们的解释与部门经理的解释进行比较
    C.计划实施一项突击存货审计,包括实物盘点,调查存货缺少的区域
    D.挑选每家商店价格的样本,并且与相同现金收款柜台的销售记录进行比较

    答案:C
    解析:
    A不正确,ITF只提供计算机处理过程正确性的证据,它与运营数据的合理性无关。B不正确,面谈提供的是一种较弱的证据形式,而且,只有当内部审计师事先已经获得了实质性书面证据,面谈才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C正确。如果舞弊发生了,将导致存货短少。突击存货盘点将是有效的审计技术。D不正确,存在的问题是存货缺少,而不是是否恰当地输入存货项目或者是否可以在现金账上浏览存货项目。

  • 第20题:

    公司的某一运营部门被发现在检查和核实已接受货品的质量方面程序不全,为评价这一控制缺陷的重要性,审计是应该复核该部门的:

    A.年终存货余额
    B.每年的存货购买
    C.年终资产总额
    D.年度运营费用

    答案:B
    解析:

  • 第21题:

    在审计某大型零售企业时,因三个零售点的销货成本高,内部审计人员怀疑存在存货欺诈,下列哪项审计活动能提供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存在欺诈行为?

    A.使用集成测试设施,通过集成测试措施提交的交易与各个销售交易做比较,调查所有的差异。
    B.安排一个突击存货审计,包括实物盘点。调查库存损耗的区域。
    C.选择单个商品价格,并将它们与同类商品记入收银机的价格进行比较。
    D.采访3个人商店经理,以确定他们的解释是否能说明所观察到的差异,然后将他们的解释与科长作比较。

    答案:B
    解析:
    如果发生了此类欺诈,将导致存货损耗。突击库存盘点将是一个有效的审计方法。其他选项没有解决的问题。

  • 第22题:

    下列审计程序中,属于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测试程序的有()

    • A、抽查出库单有无销售部门主管批准的签字
    • B、核实有关成本账户中各项成本的性质和发生日期,以确定其归属期是否正确
    • C、询问、实地观察成本的归口分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 D、抽查存货盘点记录,核实盘点是否由仓库保管员以外的人员监督执行
    • E、观察有无独立人员检查与生产和存货业务相关的账簿记录正确性

    正确答案:A,C,D,E

  • 第23题:

    审计人员在收集审计证据,推断审计结论时可能同时使用归纳与演绎方法。为评估这两种方法的利弊,审计人员必须懂得其不同。以下哪一项审计过程使用了归纳方法()。

    • A、内部审计师用通用审计软件抽样进行函证,在函证回复的基础上,审计人员断定记录上的应收款存在
    • B、内部审计师利用分析性复核程序估计销售帐户余额的准确性,没有发现重大差异。在此基础上,审计人员推断基础记录正确
    • C、审计人员观察客户的存货处理过程,记录了测试存货的数量。该测试存货被追踪到年底的存货数据,未发现例外。审计人员断定所记录的存货存在
    • D、审计人员检查了1995年1月的销售记录,发现其中不包括1994年的销售,审计人员断定1994年的销售记录正确

    正确答案:A,B,C,D

  • 第24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程序对于检查是否存在虚构销售收入的情形是最无效的:()
    A

    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

    B

    对年终销售进行截止性测试

    C

    编制销售状况变动表,对销售变动大的月份重点审查

    D

    根据仓库的盘点记录和存货的收发记录核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舞弊的审查程序。仓库的盘点记录和存货的收发记录都是书面记录,且两者一般一致,不能反映是否存在虚构销售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