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什么是司空图的韵味说?简析司空图韵味说对钟嵘《诗品》滋味说的继承、发展和深化。”相关问题
  • 第1题:

    (司空图的)“韵味”说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开篇就说:“文之难,而诗之犹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xī醋),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cuó盐),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开宗明义地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他的所谓“味”是指“咸酸之外”的诗歌的“醇美”,这显然是指意境的特体内涵——丰富的审美韵味。这种韵味不是任何一篇诗歌作品都具备的,必须是有意境作品的特质。而有“韵味”有意境的作品,也就是他在《与极浦书》中所说的具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作品。这“四外”说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有“四外”,即有意境,也即有“韵味”。司空图的“韵味”说和他的“四外”说对诗歌的意境理论作了深入细致而又精辟的分析阐述,对后世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都有深远的影响,宋代苏轼的“远韵”观、严羽的“兴趣”说、清代王士禛的“神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等都或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地受到司空图“韵味”说的影响。

  • 第2题:

    什么是司空图的韵味说?简析司空图韵味说对钟嵘《诗品》滋味说的继承、发展和深化。


    正确答案: 钟嵘《诗品》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对于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从鉴赏角度,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就是‚韵味‛说。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强调诗歌要有‚咸酸‛之外的‚醇美‛之味。他的‚韵味‛说本于钟嵘‚滋味‛说,但有发展和深化。
    第一,司空图比钟嵘更加自觉地把‚味‛作为论诗的原则和衡量诗歌的标准。钟嵘说最好的诗是具有隽永味道的 作品:‚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而司空图则更为明确地表述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就是说,若是不会或不去辨味,就不配来谈诗。
    第二,司空图并没有停留在提出这一醇美的韵味理论,而是深入探讨了这种韵味的具体丰富的内容。所谓‚四外‛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

  • 第3题:

    司空图提出的所谓()、()、()和(),都是在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地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


    正确答案: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 第4题:

    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钟嵘《()》的“()”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


    正确答案:诗品;滋味

  • 第5题:

    论述司空图韵味说的艺术原则。


    正确答案: 司空图韵味说的艺术原则是在评论作品和描绘各种诗境时自然言及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直致所得强调诗人深入自然,即目所见,任性率真,而不数事用典。
    (2)思与境偕“思”指作者所要抒写的主观情思;“境”指作者为表达情思而创设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物境。“思与境偕”,从创作的角度说,是指诗人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完美统一;从塑造诗歌形象的角度来说,即是指“意”与“象”的结合。
    (3)万取一收即从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挑选出最具有特征又最具代表性的生活现象,通过艺术虚构,把它熔铸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这一形象虽然是个别和独特的,但它概括了广阔的生活内容,因而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4)离形得似所谓“形”是指诗人所描绘的客观物象;“神”是指诗人所描绘的审美对象内在具有的精神和作者对它的主观感受和评价。“离形”即不拘泥于形似而非抛弃“形”,要求超出具体物象之表,概括其内在的精神本质。
    (5)妙造自然自然即天然本色,情意纯真,语淡味隽,虽出于诗人精心创作,但丝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迹,是诗人妙造的第二自然。

  • 第6题:

    问答题
    简要说明司空图“韵味”说的内涵。

    正确答案: “像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合称“四外”,共同构成了司空图“韵味”说的基本内容。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韵味”说。“江岭之南,凡是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有所乏耳。”以比喻来说诗,认为作为诗歌的原始材料或咸或酸都有味,而只有诗歌才具有“醇美”之味;“醇美”之味来源于咸酸而又有别于咸酸,“醇美”之味在咸酸之外,比咸酸更高级更美妙。这种“醇美”之味,又称之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所谓“韵外之致”,即强调在语言方面做到“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就是说诗歌创作要比它的语言本身具有更为生动、深远的东西,艺术性语言呈现一种启示性、隐喻性的态势,给读者留下联想、想象与回味的余地。所谓“味外之旨”,不仅要求诗歌语句精美,而且要求在语言文字之外还要有更为耐人回味思考的东西。就是说不要停留在语言锤炼的表面,而是要寄余味于语言之外,刻画出鲜明可感的形象,寄寓着深厚蕴藉的情意,使读者把玩不已,回味不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填空题
    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

    正确答案: 诗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以古典诗词为例,阐释司空图“韵味”说。

    正确答案: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合称“四外”,共同构成了司空图“韵味”说的基本内容。总的来说,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前者指诗歌的形象要具体、生动、不浮泛,仿佛是读者可以触摸得到的;后者指在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中还要有丰富的蕴藉,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能让读者愈读愈有发现,愈读愈有味道。像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汛》)。这些诗句所表现出来的情景是不同的,但其共同的特点是:景物具体、鲜明、生动,仿佛就在眼前,而其意味的悠远绵长则一下子便把人带到了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幻境。
    又如韦应物的诗:“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秋夜寄丘员外》);“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作为韦应物诗歌的代表作,这两首仿佛描绘出了一幅幅清丽、冲淡的水墨山水画,其意含蓄蕴藉,让人浮想联翩、如临其境,回味深远而绵长。这些诗,都是“近而不浮,远而不尽”而具有“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的优秀之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司空图是如何对其韵味说进行诗化表达的?

    正确答案: (1)韵味说虽在司空图的多篇书信中被提出来,但在《诗品》中得以全面而诗化的表达。
    (2)《诗品》的“品”字偏于审美品味的意思,司空图主要是就诗歌的意境和风格来辨味的,每一品描写一种境界,同时显示一种风格美。
    (3)《诗品》所辨识的意境和风格相当广泛,但都有借实喻虚、以有形表现无形、以外在景物象征内在精神的美学特征,这就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具体体现。它能调动读者联想和想象的积极性,使读者直接获得对各种意境和风格的艺术体验,从艺术整体上作具体理论把握。
    (4)《诗品》所写的各种意境和风格,主要体现了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如冲淡、自然、高古、旷达、飘逸等。当然司空图内心深处并没有完全忘怀现实,其理论也有一定的复杂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教材认为: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
    A

    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

    B

    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C

    钟嵘《诗品》的“滋味”说

    D

    《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司空图的)“韵味”说

    正确答案: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开篇就说:“文之难,而诗之犹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xī醋),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cuó盐),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开宗明义地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他的所谓“味”是指“咸酸之外”的诗歌的“醇美”,这显然是指意境的特体内涵——丰富的审美韵味。这种韵味不是任何一篇诗歌作品都具备的,必须是有意境作品的特质。而有“韵味”有意境的作品,也就是他在《与极浦书》中所说的具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作品。这“四外”说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有“四外”,即有意境,也即有“韵味”。司空图的“韵味”说和他的“四外”说对诗歌的意境理论作了深入细致而又精辟的分析阐述,对后世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都有深远的影响,宋代苏轼的“远韵”观、严羽的“兴趣”说、清代王士禛的“神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等都或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地受到司空图“韵味”说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教材认为: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
    A

    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

    B

    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C

    钟嵘《诗品》的滋味说

    D

    《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教材认为: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

    A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

    B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C钟嵘《诗品》的滋味说

    D《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


    C

  • 第14题:

    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

    • A、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
    • B、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 C、钟嵘《诗品》的“滋味”说
    • D、《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


    正确答案:诗品

  • 第16题:

    司空图是如何对其韵味说进行诗化表达的?


    正确答案: (1)韵味说虽在司空图的多篇书信中被提出来,但在《诗品》中得以全面而诗化的表达。
    (2)《诗品》的“品”字偏于审美品味的意思,司空图主要是就诗歌的意境和风格来辨味的,每一品描写一种境界,同时显示一种风格美。
    (3)《诗品》所辨识的意境和风格相当广泛,但都有借实喻虚、以有形表现无形、以外在景物象征内在精神的美学特征,这就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具体体现。它能调动读者联想和想象的积极性,使读者直接获得对各种意境和风格的艺术体验,从艺术整体上作具体理论把握。
    (4)《诗品》所写的各种意境和风格,主要体现了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如冲淡、自然、高古、旷达、飘逸等。当然司空图内心深处并没有完全忘怀现实,其理论也有一定的复杂性。

  • 第17题:

    “滋味”说是由()提出的。

    • A、刘勰
    • B、钟嵘
    • C、严羽
    • D、司空图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问答题
    论述司空图韵味说的艺术原则。

    正确答案: 司空图韵味说的艺术原则是在评论作品和描绘各种诗境时自然言及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直致所得强调诗人深入自然,即目所见,任性率真,而不数事用典。
    (2)思与境偕“思”指作者所要抒写的主观情思;“境”指作者为表达情思而创设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物境。“思与境偕”,从创作的角度说,是指诗人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完美统一;从塑造诗歌形象的角度来说,即是指“意”与“象”的结合。
    (3)万取一收即从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挑选出最具有特征又最具代表性的生活现象,通过艺术虚构,把它熔铸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这一形象虽然是个别和独特的,但它概括了广阔的生活内容,因而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4)离形得似所谓“形”是指诗人所描绘的客观物象;“神”是指诗人所描绘的审美对象内在具有的精神和作者对它的主观感受和评价。“离形”即不拘泥于形似而非抛弃“形”,要求超出具体物象之表,概括其内在的精神本质。
    (5)妙造自然自然即天然本色,情意纯真,语淡味隽,虽出于诗人精心创作,但丝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迹,是诗人妙造的第二自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司空图提出的所谓()、()、()和(),都是在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地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

    正确答案: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司空图“韵味”说的内涵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 “韵味说”,其基本内容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总的来说,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前者指诗歌的形象要具体、生动、不浮泛,仿佛是读者可以触摸得到的;后者指在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中还要有丰富的蕴藉,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能让读者愈读愈有发现,愈读愈有味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说著名。
    A

    滋味

    B

    品味

    C

    食味

    D

    气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
    A

    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

    B

    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C

    钟嵘《诗品》的“滋味”说

    D

    《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司空图的韵味说?简析司空图“韵味”说对钟嵘《诗品》“滋味”说的继承、发展和深化。

    正确答案: 钟嵘《诗品》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对于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从鉴赏角度,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就是“韵味”说。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强调诗歌要有“咸酸”之外的“醇美”之味。他的“韵味”说本于钟嵘“滋味”说,但有发展和深化。
    第一,司空图比钟嵘更加自觉地把“味”作为论诗的原则和衡量诗歌的标准。钟嵘说最好的诗是具有隽永味道的作品:“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而司空图则更为明确地表述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就是说,若是不会或不去辨味,就不配来谈诗。
    第二,司空图并没有停留在提出这一醇美的韵味理论,而是深入探讨了这种韵味的具体丰富的内容。所谓“四外”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钟嵘《()》的“()”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

    正确答案: 诗品,滋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