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题:
问答题
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
正确答案:
【分析】重点是以哲学原理中所包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答题。回答问题的角度包括:事物的普遍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事物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以及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个别——一般——个别)、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及其特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运动的两次飞跃。
①根据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题中,“碎花瓶理论”是对碎花瓶这一个别事物中所包含的一般特征的概括和反映,这就使得人们能够举一反三地认识和处理其他事物。
②根据唯物辩证法,现象与本质是联系和发展的五大基本范畴之一。现象是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的、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多变的;本质是是事物的内在方面,只能运用抽象思维来认识,是稳定的。现象与本质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现象与本质是相互区别的,现象与本质又是统一的,可以通过现象认识本质。材料中打碎的一个花瓶中所体现的碎片重量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现象,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现象来认识本质,因此可以通过一个碎花瓶来概括出“碎花瓶理论”。
③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上来看,人们认识一定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列宁认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a.认识的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也就是“从生动的直观到的抽象思维”,这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
b.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更为重要的飞跃,意义更加重大,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以下两方面: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认识的结果仍然是观念的存在,把观念的存在转变成现实的存在,必须经过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理论的终极意义在于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把正确的理论束之高阁,或夸夸其谈而不加以实行和运用,那么,再好的理论也是没有意义的。第二,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理论是否正确,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中,是没有得到证实也不可能得到证实的。只有将已经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或推翻,并在指导实践、实现自身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就是实践产生认识的过程。“碎花瓶理论”指导和帮助人们用来恢复文物、陨石等布置原貌的物体,这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作用,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这是认识到实践的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