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本期将其成本为80万元的一批产品销售给子公司,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子公司本期购入该产品都形成期末存货,并为该项存货计提5万元跌价准备。一年以后,子公司上期从母公司购入的产品仅对外销售了40%,另外60%依然为存货。由于产品已经陈旧,预计其可变现净值进一步下跌为40万元,子公司再次计提跌价准备,期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假设不考虑所得税影响),母公司应抵销的项目和金额有( )。 A.“期初未分配利润”,15万元 B.“营业成本”,6万元 C.“存货”,12万元 D.“存货跌价准备”,12万元

题目
母公司本期将其成本为80万元的一批产品销售给子公司,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子公司本期购入该产品都形成期末存货,并为该项存货计提5万元跌价准备。一年以后,子公司上期从母公司购入的产品仅对外销售了40%,另外60%依然为存货。由于产品已经陈旧,预计其可变现净值进一步下跌为40万元,子公司再次计提跌价准备,期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假设不考虑所得税影响),母公司应抵销的项目和金额有( )。

A.“期初未分配利润”,15万元
B.“营业成本”,6万元
C.“存货”,12万元
D.“存货跌价准备”,12万元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
解析:
分录为: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20
  贷:营业成本 20
借:营业成本 12
  贷:存货[(100-80)×60%]12
借:营业成本 2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
提示:存货——存货跌价准备是存货的备抵科目,第二年出售了40%,需要结转成本,由于上年确认了5万的跌价准备,所以出售的40%按其所占的份额结转存货跌价准备冲减营业成本。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5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5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9
  贷:资产减值损失 9
子公司期末存货成本=100×60%=60(万元),可变现净值=40(万元),本期计提跌价准备=20-(5-2)=17(万元);集团角度成本=80×60%=48(万元),合并角度应计提跌价准备=48-40=8(万元);全部发生在本期,所以合并报表角度应冲减本期计提准备=17-8=9(万元)。
应抵销“存货”项目金额=12+2-5-9=0,选项C不正确;因为存货跌价准备是科目而不是报表项目,选项D不正确。
更多“母公司本期将其成本为80万元的一批产品销售给子公司,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子公司本期购入该产品都形成期末存货,并为该项存货计提5万元跌价准备。一年以后,子公司上期从母公司购入的产品仅对外销售了40%,另外60%依然为存货。由于产品已经陈旧,预计其可变现净值进一步下跌为40万元,子公司再次计提跌价准备,期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假设不考虑所得税影响),母公司应抵销的项目和金额有(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企业,期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为借方11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为贷方200万元。期末,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800万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万元

    B、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

    C、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贷方100万元

    D、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贷方300万元


    答案:BC

    解析:由于期末存货成本11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800万元,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下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1100-800=300(万元);由于期初存货跌价准备贷方有余额,则期初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300-200),计入“存货跌价准备”贷方,故期末“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300万元(200+100)


  • 第2题:

    2007年9月子公司从母公司购入的150万元存货,本年全部没有实现销售,期末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05万元,子公司计提了45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母公司销售的该批存货的成本为120万元,2007年末在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针对该准备项目所作的抵销处理为()。

    A、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30贷:资产减值损失30

    B、借:资产减值损失15

    C、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45

    D、借:未分配利润——年初30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30


    参考答案:A

  • 第3题:

    2007年9月子公司从母公司购入的150万元存货,本年全部没有实现销售,期末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05万元,子公司计提了45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母公司销售该存货的成本120万元,2007年末在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针对该存货跌价准备项目所作的抵销处理为( )。

    A.借:存货跌价准备 3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B.借:资产减值损失 15

    贷:存货跌价准备 15

    C.借:存货跌价准备 45

    贷:资产减值损失 45

    D.借: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3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0


    正确答案:A
    子公司计提了45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但是从集团公司角度来看,应计提15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所以属于多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应予以抵销。 

  • 第4题:

    2006年12月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商品50000元,销售成本率为70%。子公司购入的商品在年末全部未销。子公司在年末检查中,发现该存货已经全部陈旧过时,其可变现净值降至32000元,子公司按规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在编制2006年报表中已作了抵销。2007年子公司又从母公司中购入同种商品20000元,母公司的销售成本率为70%。子公司上年购入的存货在本年售出80%,本年购入的存货全部未售出。在2007年年末检查中,预计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29000元。则2007年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抵销的资产减值损失是( )元。

    A.14000(借方)

    B.14000(贷方)

    C.2000(借方)

    D.2000(贷方)


    正确答案:C
    2006年母公司销售给子公司的销售成本是35000元(50000×70%),其可变现净值是32000元,从集团公司看,应计提3000元的存货跌价准备,但子公司购入成本是50000元,故计提了18000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因而应抵销15000元存货跌价准备。2006年末编制合并报表时的抵销分录是:  
    (1)借:营业收入 50000  
        贷:营业成本 50000  
    (2)借:营业成本 15000  
        贷:存货 (50000×30%)15000  
    (3)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5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5000  
    2007年子公司将上年购入的商品对外销售80%。故年末有上年购入的存货10000元(50000×20%),加上本年购入的20000元,共30000元,按毛利率30%计算,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9000元,年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为29000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应是1000元,但计提前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18000-18000×80%=3600元,故应冲回跌价准备2600元。从集团公司的角度看,集团公司的成本为21000元(50000×70%×20%+20000×70%),可变现净值为29000元,不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存货跌价准备已有余额3000×(1-80%)=600(元),故站在集团角度应冲跌价准备600元,合并抵销分录中应抵销多冲减的2000元。在2007年编制合并报表时,抵销分录是:  
    (1)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500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5000  
    (2)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5000  
        贷:营业成本 15000  
    (3)借:营业收入 20000  
        贷:营业成本 20000  
    (4)借:营业成本 9000  
        贷:存货 9000  
    (5)借:营业成本 1200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2000  
    (6)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00

  • 第5题:

    2017年12月1日,子公司将其成本为80万元的一批产品销售给母公司,销售价格为100万元。母公司购入的该产品尚未对外销售,全部形成期末存货,并为该项存货计提5万元跌价准备。2018年上述存货在本期向外销售了40%,另外60%依然为存货。2018年12月31日,由于该产品已经陈旧,可变现净值下跌为4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母公司编制2018年合并财务报表时的处理正确的有( )。

    A.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科目15万元
    B.贷记“营业成本”科目6万元
    C.贷记“存货”科目10万元
    D.借记“存货跌价准备”14万元
    E.贷记“资产减值损失”9万元

    答案:A,B,E
    解析:
    2017年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营业收入100
    贷:营业成本80
    存货20
    个别报表:存货成本为100万元,减值额为5万元,因而可变现净值=100-5=95(万元);
    集团角度:存货成本为80万元,小于可变现净值,无减值。因此要将个别报表中计提的减值抵销: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5
    贷:资产减值损失5
    2018年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20
    贷:营业成本2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5
    针对剩余存货的成本:
    借:营业成本12
    贷:存货[(100-80)×60%]12
    个别报表:当期对外销售存货已经计提减值额=5×40%=2(万元),对外销售时结转了存货跌价准备2;
    集团角度:当期对外销售的存货没有减值,不应做结转存货跌价准备的分录,因此要将其抵销:
    借:营业成本2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2
    个别报表:存货成本=100×60%=60(万元)【已计提减值额=5-2=3(万元)】,可变现净值为40万元,因此本期减值额=(60-3)-40=17(万元);
    集团角度:存货成本=80×60%=48(万元),可变现净值为40万元,上期未减值,因此本期减值额=48-40=8(万元)。因此个别报表中多计提减值额=17-8=9(万元),应将其抵销: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9
    贷:资产减值损失9
    因而:未分配利润——年初借记额=20-5=15(万元),选项A正确;营业成本贷记额=20-12-2=6(万元),选项B正确;存货贷记额=12+2-5-9=0,选项C错误;存货跌价准备不是报表项目,不在抵销分录中体现,选项D错误;资产减值损失贷记额为9万元,选项E正确。

  • 第6题:

    2×18 年3 月,母公司以1 000 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额),将其生产的A 产品销售给其全资子公司,该产品的生产成本为800 万元。2×18 年末全部形成期末存货;截至2×19 年末子公司购入的该批A 产品已对外销售了60%,售价为700 万元。2×19 年子公司又以500万元的价格购入母公司成本为350 万元的B 产品。截至2×19 年末,该批B 产品均未对外销售。不考虑其他因素,2×19 年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是( )。

    A.80 万元
    B.350 万元
    C.230 万元
    D.200 万元

    答案:C
    解析:
    因为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发生了内部存货交易,在该存货未出售到集团外部之前,属于内部存货交易,其内部售价与内部成本之间的差额形成的是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金额,在2×19 年末存在2×18 年形成的内部存货交易以及2×19 年存在的内部存货交易两部分,因此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1 000-800)×(1-60%)+(500-350)=230(万元)。

  • 第7题:

    2010年9月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商品100件,每件成本1.20万元,每件销售价格为1.50万元,子公司本年全部没有实现对外销售,期末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每件为1.05万元。2010年末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该存货跌价准备项目抵销而所做的抵销处理是( )。

    A.分录为: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30
    贷:资产减值损失30
    B.分录为: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45
    贷:资产减值损失45
    C.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3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30
    D.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15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15

    答案:A
    解析:
    子公司角度看,该存货应计提减值45万元[(1.5-1.05)×100];集团角度看,该存货应计提减值15万元[(1.2-1.05)×100];从合并报表角度看,子公司多计提30万元的减值,应予以抵销,所以应该是贷记“资产减值损失”项目30万元。
    本题分录为: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3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 第8题:

    A公司期末库存甲产品,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万元,账面价值为95万元,其中与B公司签订合同的产品成本70万元,合同售价80万元,预计销售税费7万元。另外30万元的甲产品无订单,预计市场售价为32万元,预计销售税费4万元,A公司期末按照单项存货计提减值准备,A公司本期末应做的处理是( )。

    A.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万元
    B.转回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
    C.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
    D.转回存货跌价准备3万元

    答案:D
    解析:
    期末计提跌价准备前,甲产品的成本=95+5=100(万元);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80-7=73(万元),高于成本70万元,不需要计提跌价准备;无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32-4=28(万元),低于成本30万元,期末应有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2万元,而之前已经有存货跌价准备5万元,所以期末应转回跌价准备3万元。

  • 第9题:

    问答题
    母公司2012年向子公司销售商品20000元,销售成本16000元;子公司购进的该商品本年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而形成年末存货。子公司年末发现该存货已部分陈旧,其可变现净值降至18400元,为此,子公司年末对该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00元。母子公司所得税税率均为25%。 2013年子公司又从母公司购进存货30000元,母公司销售该商品的销售成本为24000元。子公司2012年从母公司购进的存货本期全部售出,销售价格为26000元;2013年从母公司购进存货销售40%,销售价格为15000元,另60%形成期末存货。2013年12月31日该内部购进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6000元,2013年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0元。要求: 分析计算上述业务对2013年合并净利润的影响。

    正确答案: 上述业务对2013年合并净利润的影响=(26000-16000)-(26000-20000)×25%-4000×25%-(30000-24000)×25%+(15000-24000×40%)-(15000-30000×40%)×25%+(30000×60%-24000×60%)×25%=10000-6000×25%-4000×25%-6000×25%+5400-3000×25%+3600×25%=11550(元)
    解析: 2012年购入商品在2013年影响应为: (26000-16000)【合并层面销售利润】- (26000 -20000)×25%【个别报表销售应交所得税影响】-4000× 25%【转回递延所得税的金额】(个别报表中转回1600×25%,合并抵消分录中转回2400×25%) 2013年购入商品在2013年影响应为: -(30000-24000)×25%【个别层面内部销售应交所得税影响】+(15000-24000×40%)【合并层面销售利润】- (15000 - 30000×40%)×25%【个别层面对外销售应交所得税影响】+( 30000×60% - 24000×60%)×25%【剩余部分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影响】

  • 第10题:

    单选题
    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A公司当期销售一批产品给B公司,销售成本为100万元,售价为150万元。截至当期期末,子公司已对外销售该批存货的60%,期末留存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4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A公司在当期期末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为(  )万元。
    A

    15

    B

    20

    C

    0

    D

    50


    正确答案: C
    解析:
    对于期末留存的存货,站在B公司的角度,应该计提150×(1-60%)-45=15(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而站在集团的角度,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因此在编制抵销分录时应该抵销存货跌价准备15万元。

  • 第11题:

    单选题
    大海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并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0年12月31日,库存A产品的成本为140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为1300万元;库存B产品的成本为125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为1300万元(假设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0)。2010年12月31日,大海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  )万元。
    A

    100

    B

    150

    C

    50

    D

    0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A公司当期销售一批产品给B公司,销售成本为100万元,售价为150万元。截至当期期末,B公司已对外销售该批存货的60%,期末留存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4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在当期期末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为( )万元。
    A

    15

    B

    20

    C

    0

    D

    50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2007年12月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商品50000元,销售成本率为70%。子公司购入的商品在年末全部未销售。子公司在年末检查中,发现该存货已经全部陈旧过时,其可变现净值降至32 000元,子公司按规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在编制2007年报表中已作了抵销。2008年子公司又从母公司购入同种商品20 000元,母公司的销售成本率为 70%。于公司上年购入的存货在本年售出80%,本年购入的存货全部未售出。在2008年年末检查中,预计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29 000元。则2008年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的资产减值损失是( )元。

    A.14000(借方)

    B.14 000(贷方)

    C.2 000(借方)

    D.2 000(贷方)


    正确答案:C
    解析:2008年子公司将上年购入的商品对外销售80%。故年末有上年购入的存货 10 000元(50000×20%),加上本年购入的20000元,共30000元,按毛利率的30%计算,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9000元,年未存货可变现净值为29000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应是1 000元,但计提前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3 600(18 000-18 000×80%)元,故应冲回跌价准备2 600元,从集团公司的角度看,集团公司的成本为21 000元 (50000×70%×20%+20000×70%),可变现净值为29000元,不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存货跌价准备已有余额3 000×(1-80%)=600(元),故站在集团角度应冲减跌价准备600元,合并抵销分录中应抵销多冲减的2 000元。

  • 第14题:

    母公司本期向子公司销售商品20000元,其销售成本为16000元。子公司购进的该商品当期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而形成期末存货,子公司对该存货计提跌价准备2500元,则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应将母公司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予以抵销

    B.应将子公司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予以抵销

    C.应将子公司本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全额予以抵销

    D.子公司本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对于企业集团来说,是必需计提的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2006年12月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商品50 000元,销售成本率为70%。子公司购入的商品在年末全部未销。子公司在年末检查中,发现该存货已经全部陈旧过时,其可变现净值降至32 000元,子公司按规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在编制2006年报表中已作了抵销。2007年子公司又从母公司中购入同种商品20 000元,母公司的销售成本率为70%。子公司上年购人的存货在本年售出80%,本年购入的存货全部未售出。在2007年年末检查中,预计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29 000元。则2007年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抵销的资产减值损失是( )元。

    A.14000(借方)

    B.2000(借方)

    C.14000(贷方)

    D.2000(贷方)


    正确答案:C
    第一年,站在子公司角度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8 000,而站在集团角度应提存货跌价3 000,所以第一年的抵销分录,应抵销多提的存货跌价15 000;第二年站在子公司角度上应冲回17 000存货跌价(其中随出售而转销18 000×80%=14 400,期末转回2 600),而站在集团角度应转销3 000(其中随产品出售而转销3 000×80%=2 400,期末转回3 000-2 400=600,因为此时从集团角度来看,存货没减值,所以要全部转回),所以第二年的抵销分录应抵销多转回的跌价准备14 000(其中抵销随产品出售而转销的12 000=14 400-2 400,抵销多转回的2 000=2 600-600)。

  • 第16题:

    甲公司系乙公司的母公司,本期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商品200万元,商品成本为140万元,乙公司购进的该商品当期全部未对外销售而形成期末存货。乙公司期末对存货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商品已经部分陈旧,其可变现净值己降至160万元,为此,乙公司期末对该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并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列示。则甲公司编制本期合并财务报表时,下列合并处理中,正确的有( )。

    A.抵销存货60万元

    B.抵销营业成本200万元

    C.减少期初未分配利润60万元

    D.抵销营业收入200万元

    E.抵销存贷跌价准备40万元

    答案:D,E
    解析:
    合并报表抵销处理:
    借:营业收入200
    贷:营业成本140
    存货6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40
    贷:资产减值损失40
    应抵销营业收入200万元,营业成本140万元,存货20万元,资产减值损失40万元。

  • 第17题:

    子公司上期从母公司购入的100万元存货全部在本期实现销售,取得140万元的销售收入,该项存货母公司的销售成本80万元,在母公司本期编制本期合并报表时(假定不考虑内部销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做的抵销分录为( )。

    A.借:未分配利润——年初40
    贷:营业成本40
    B.借:未分配利润——年初20
    贷:存货20
    C.借:未分配利润——年初20
    贷:营业成本20
    D.借:营业收入140
    贷:营业成本100
    存货40

    答案:C
    解析:
    该存货上年合并报表相关抵销分录为:
    借:营业收入 100
      贷:营业成本 80
        存货 20
    因为该项存货已经在本年度全部售出,所以分录为: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贷:营业成本 20
    如果本期期末均未对外销售,则抵销分录应是: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贷:存货 20

  • 第18题:

    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双方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乙公司2×12年将其成本为600万元的一批A产品销售给甲公司,销售价格为800万元(不含增值税),至2×12年年末甲公司本期购入A产品未实现对外销售全部形成存货,2×12年12月31日可变现净值为750万元。至2×13年12月31日,甲公司上期从乙公司购入的产品仅对外销售了40%,另外60%依然为存货。由于商品陈旧预计结存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进一步下跌为3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编制2×12年12月31日和2×13年12月31日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抵销分录。


    答案:
    解析:
    2×12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相关抵销分录:
    借:营业收入                     800
     贷:营业成本                     800
    借:营业成本                     200
     贷:存货                       20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50(800-75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
    合并报表上该存货的计税基础为800万元,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800-600)×25%=50(万元)。个别财务报表上因为减值已经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50×25%),因此合并财务报表角度补确认37.5万元(50-12.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7.5
     贷:所得税费用                    37.5
    2×13年12月31日编制合并报表时相关抵销分录为:
    ①实现内部交易利润: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00
     贷:营业成本                     200
    借:营业成本                     120
     贷:存货                 120(200×60%)
    ②抵销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5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50
    借:营业成本                20(50×4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90
     贷:资产减值损失         90[200×60%-(50-20)]
    ③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期个别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800×60%-300)×25%=45(万元);合并财务报表中剩余存货账面价值为300万元,计税基础为480万元(800*60%),则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余额45万元,所以本期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金额=45-45-37.5=-37.5(万元)。2×13年合并财务报表中抵销分录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7.5
    借:所得税费用                   3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7.5

  • 第19题:

    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A公司当期销售一批产品给B公司,销售成本为100万元,售价为150万元。截至当期期末,子公司已对外销售该批存货的60%,期末留存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4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在当期期末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为( )。

    A.15万元
    B.20万元
    C.0
    D.50万元

    答案:A
    解析:
    对于期末留存的存货,站在B公司的角度,应该计提15 [150×(1-60%)-45] 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而站在集团的角度,成本[100×(1-60%)]小于可变现净值,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因此在编制抵销分录时应该抵销存货跌价准备15万元。分录为: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15
      贷:资产减值损失15

  • 第20题:

    多选题
    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2011年9月,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商品100件,每件成本1.20万元,每件销售价格为1.50万元,子公司本年全部没有实现对外销售,期末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每件为1.05万元,2011年年末母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正确的处理是(  )。
    A

    借:营业收入 150贷:营业成本 150

    B

    借:营业成本 30贷:存货 30

    C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30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D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45贷:资产减值损失 45


    正确答案: C,A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A公司当期销售一批产品给B公司,销售成本为100万元,售价为150万元。截至当期期末,子公司已对外销售该批存货的60%,期末留存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4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在当期期末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为()。
    A

    15万元

    B

    20万元

    C

    0

    D

    50万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2017年母公司销售100件产品给子公司,销售成本为每件3万元,售价为每件4万元。子公司购进后,向集团外销售50件,取得收入250万元,其余50件形成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相关抵销分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50万元

    B

    合并资产负债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

    C

    合并资产负债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元

    D

    合并利润中确认递延所得税收益12.5万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50×(4-3)=50万元;BD两项,合并报表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50万元,计税基础为20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万元,合并资产负债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50×25%)。

  • 第23题:

    单选题
    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A公司当期销售一批产品给B公司,销售成本为100万元,售价为150万元。截至当期期末,子公司已对外销售该批存货的60%,期末留存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4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A公司在当期期末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消存货—存货跌价准备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A

    15

    B

    20

    C

    0

    D

    50


    正确答案: C
    解析: 对于期末留存的存货,站在B公司的角度,应该计提15万元[150×(1-60%)-45]的存货跌价准备,而站在集团的角度,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因此在编制抵消分录时应该抵消存货—存货跌价准备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