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欧盟《2030年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明确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60%。()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下对不确定性评估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以不做不确定性评估

    B.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以不做不确定性评估

    C.所有排放源产生的排放量必须做不确定性评估

    D.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确定性必须进行量化


    正确答案:C

  • 第2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这次为期12天的会议,100多位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将与会,此次会议将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一步。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认识到各国在此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利益,但国情的多样性又决定了各国在具体主张上存在差别。

    会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已推出了各自的减排计划。美国宣布,美国将承诺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约17%,这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4%;欧盟承诺,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并表示愿与其他发达国家一道将中期减排目标提高到30%;俄罗斯承诺,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25%。

    众多发展中国家也明确了自己的立场。中国承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巴西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减少36.1%~38.9%,这一指标是根据该国未来10年年均经济增长4%~6%的预期规划制定的;印度承诺,到2020年印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减少20%~25%。

    哥本哈根大会的任务是达成一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协议,要求各国持续重点关注气候变化问题,不仅要帮助整个世界走上低排放增长之路,还要帮助相对落后的国家有能力适应全球气候变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达成一个完整的、包含诸多细节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性条约还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有关国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包括具体目标的设定、成本的分担等。如果不解决这些分歧,新的全球性气候协议将很难达成。其次,新的全球性气候协议涉及190多个谈判方,涵盖大量细节性规定,而这些细节难以在短期内确定。因此,新的协议有可能分两步走:首先,在此次大会上达成一份框架性协议,同时为完成一份完整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设定一个最后期限;然后,成立相关工作组,在规定期限内拟定具体的协议细节并形成规范的法律文本。


    正确答案:
    答:国内方面,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任何别的选择,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我国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减少污染排放,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从本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上面临的压力,一方面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期,但另一方面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发展中国家由经济增长带来的气候的恶化。我国面临着国内及国际方面的双重压力,节能减排措施刻不容缓。我国要采取的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有: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行业,占了全社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大头。遏制这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宏观调控的紧迫任务。要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思路,加大调控力度。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的推广,继续实施节能产品的惠民工程。在推出节能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新的节能产品。推进节能减排科技进步。要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深化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典型地区、典型企业、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制定和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体制和政策体系。要深化改革,消除制约节能减排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按照补偿治理成本的原则,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节能减排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节能减排项目。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解决节能减排的资金问题,主要采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促使企业开展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

  • 第3题:

    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作为管理气候变化环境问题的定量指标而非定性指标()GHGs emissions can be used as a metric other than an indicator for management of climate change()


    变暖

  • 第4题:

    《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定义的温室气体排放类型包括? ( )

    A.直接排放

    B.其它直接排放

    C.能源间接排放

    D.其它间接排放


    正确答案:ACD

  • 第5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有关报告中强调:在解决未来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变化的问题上,技术进步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作用超过其他所有驱动因素之和。技术进步对改进能源消费方式、提高能源效率、减轻环境压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下列各项为上述论断的前提假设的是( )。



    A.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进步未来是可能实现的
    B.未来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C.未来气候变化问题终究是可以解决的
    D.各国政府都有自觉减排的意识

    答案:A
    解析:
    题干的主要观点是技术进步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全球变暖方面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推断成立的前提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在未来的可行性,只有这种技术有望实现,对其作用的说法才不会空口无凭。A项正确,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