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考点:
1.肝硬化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慢性、进行性的弥漫性改变。其特点是一种病因或数种病因.反复、长期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后,肝内结缔组织再生,出现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同时肝内肝细胞再生,形成再生结节,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形成遭到破坏,形成假小叶。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数年甚至数十年),肝脏逐渐发生变形,质地变硬,临床上称这一生理病理改变为肝硬化。
2.肝硬化的病因:在国内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在欧美国家则以酒精中毒最多见,其他还有寄生虫感染、胆汁淤积、遗传和代谢疾病、药物性或化学毒物因素。
3.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临床上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期之间常无明显界限。
(1)代偿期症状较轻,常缺乏特征性,可有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右上腹隐痛和腹泻等症状。体征不明显,肝脏常肿大,部分患者伴脾肿大、并可出现蜘蛛症和肝掌。常规肝功能检查正常或有轻度异常。
(2)失代偿期,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纳差、腹胀、出血、两肋痛,肝功能显著减退,且出现腹水、浮肿、黄疸、发热等症状。
(3)肝硬化的活动期和静止期。活动期:除肝硬化指标异常外,同时伴有黄疸指数升高、转氨酶升高等肝功指标异常,标志肝硬化进行性发展。容易造成病情恶化,甚至死亡。静止期肝硬化除肝硬化指标异常,不伴有黄疸指数、转氨酶升高等肝细胞继续坏死征象。肝脏病变处于相对静止,肝硬化无明显进行性加重现象,叫做静止期肝硬化。
4.诊断
a.肝组织活检出现假小叶,直接确诊为肝硬化。
b.B超提示:肝脏肿大或缩小,回声密集增强;门静脉内径大于1.4cm,脾肿大。
c.肝功: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伴球蛋白明显增高。血清蛋白电泳:γ球蛋白>22%,同时B球蛋白增高。
d.病人出现肝病面容,腹水,食欲不振,腹胀,乏力等。
e.胃镜检查: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具有以上a、b+c或b+d、b+e可以诊断为肝硬化。
5.肝硬化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可对症治疗,注意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