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过程能力很好,不需要改进
B.过程能力较差,过程分布中心和公差中心存在较大偏移
C.过程能力较差,过程分布中心和公差中心基本重合,但波动较大
D.过程能力很好,但过程分布中心和公差中心存在较大偏移
第1题:
A.减小过程标准差
B.降低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
C.提高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
D.凭这两个指数不能肯定改进方向,要结合工程实际状况确定
第2题:
对于一个稳定的服从正态分布的生产过程,计算出它的过程能力指数Cp=1.65,Cpk=0.92。这时对生产过程作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有( )。
A.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太远,且过程的标准差太大
B.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太远,过程的标准差尚可
C.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尚可,但过程的标准差太大
D.对于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情况及过程的标准差都不能作出判断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一个过程的数据分布中心与规范中心重合,Cp值为0.8,这表示规范的公差带宽度占过程数据分布±3σ的百分比为()。
第7题:
当质量特性值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不重合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在车削轴的加工过程中,轴的直径是一个关键质量特性。某工程师对该过程进行了过程能力分析,该工程师在生产过程中随机抽取了25根轴,并且为了避免轴不同位置的直径有变异,在每根轴上测9个位置,将每根轴上测得的9个数据作为一个样本,这样共取得了25根轴直径的数据,分析得知数据满足稳定性及正态性的要求,根据测得的数据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得到如下结果:Cp=1.69,Cpk=1.44;Pp=0.34,Ppk=0.29;根据这一结果,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第9题:
某项目团队在测量阶段要测量其项目指标“温度”的过程能力,收集温度数据时每半小时测量一次,每次测得1个数据,共收集30个数据,过程稳定且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采用MINITAB计算得出,Cp=1.3,Pp=0.4,根据这一结果,下列哪个推断可能是正确的()?
第10题:
提高过程能力指数的途径是()。
第11题:
减小过程标准差
降低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
提高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
仅凭这两个指数不能肯定改进方向,要结合工程实际状况确定
第12题:
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太远,且过程的标准差太大
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太远,过程的标准差尚可
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尚可,但过程的标准差太大
对于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情况及过程的标准差都不能作出判断
第13题:
在车削轴的加工过程中,轴的直径是一个关键质量特性。某工程师对该过程进行了过程能力分析,该工程师在生产过程中随机抽取了25根轴,并且为了避免轴不同位置的直径有变异,在每根轴上测9个位置,将每根轴上测得的9个数据作为一个样本,这样共取得了25根轴直径的数据,分析得知数据满足稳定性及正态性的要求,根据测得的数据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得到如下结果:Cp= 1.69,Cpk=1.44;Pp=0.34,Ppk=0.29;根据这一结果,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A.每根轴内部测量点的数据波动不大,但是每根轴之间的波动较大
B.每根轴内部测量点的数据波动较大,但是每根轴之间的波动不大
C.每根轴内部测量点的数据波动和每根轴之间的波动都比较大
D.以上都不对
第14题:
关于过程能力及过程能力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过程能力的大小与公差无关
B.Cp等于公差除以3倍的过程质量特性标准差
C.Cp值越大,表明过程质量特性的离散程度越大
D.Cp与CpK的差反映了过程分布中心与规范中心的偏离程度
E.Cp=l时,99.73%的过程输出将在规范范围内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考察某工序过程加工能力水平时,要计算其过程能力指数,那么提高过程能力指数的途径有()。
第19题:
某过程具有双侧公差,对其进行过程能力分析,结果发现Cp=1.55,Cpl=0.6,根据这一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某具有双侧公差的工序过程能力分析结果发现pC=1.6,puC=1.0,过程能力指数提示过程改进的主要方向是:()
第21题:
某轴类加工过程中已知对直径的公差要求为10±0.02mm,假设直径服从正态分布,对该过程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发现Cp=1.0,Cpk=Cpu=0.8,因此可以判断,该过程分布中心是:公式计算()
第22题:
过程独立性有问题存在,过程数据存在自相关性
过程分布中心和公差中心存在较大偏移
Pp数据不可行,Cp数据是可信的区别:容差/6变准差6方差
以上判断都不对
第23题:
Cpu=2.5
应努力增大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
应努力减低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
公差范围一定小于6倍过程输出的标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