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教育中如何正确处理已知与未知的关系?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是一个用已知同化未知,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要处理好教育过程中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已知与未知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已知在学习新知识中的积极作用
A.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准备"。
B.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还具有加工处理的作用。
(2)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已知与未知的关系,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未知向已知的转化
A.在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中,未知既要与已知相关,又要有超出已知的新内容。
B.在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中介"的转化作用。
略
第3题:
全面发展教育和因材施教的关系是什么?
第4题:
在教育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符号与意义的关系?
第5题:
如何理解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观?
第6题: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实施教育目的应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的关系。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如何正确处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过程和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儿童科学探索的过程必然导致积极的结果,科学教育的结果应该是儿童科学探索过程的产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对于儿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只重过程、忽视结果或者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都是片面的。科学教育应该使学前儿童在过程和结果两方面都得到满足。
略
第14题:
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教育目的规定的教育所要培养的"劳动者"或"建设人才"既是全面发展的,又是具有独立个性的."全面发展"与"独立修改"并不互相排斥.所谓"全面发展",说的是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欠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独立个性",说的是体,智,德,美等基本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事实上,全面发展在不同的受教育者个体身上必然会有不同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个人特点,而不会是千人一面.我们知道,受教育者是社会的现实的人,不同的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境地,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经历和经验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智慧品质,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对教育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全面发展不能不是个性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不能不是个性的形成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把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对立起来,排斥受教育者独立个性的培养,从而也损害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不能不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这应当说是正确的,合理的,但问题在于对统一性,社会化怎样理解。教育目的作为社会对其成员的质量规格需求的反映,无疑要有统一标准;但统一性不等于一律化,模式化,排斥个性的自由发展。我们的教育无疑要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但社会化并不排斥个性化.由于我们以统一性排斥个性自由发展,把社会化看作驯服工具化,所以,我们不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爱护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不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把受教育者只是当作工具,而不是主要当作目的。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受教育者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有相当一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唯唯诺诺,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平庸度日的心态;他们的头脑长在别人的肩上,他们的理想挂在别人的嘴上;他们号称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但缺乏主人意识,对社会事务呈现出冷漠,厌倦甚至抵触的情绪.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也是我们教育的弊端,而且,直至今天,仍是我们教育改革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略
第15题: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第16题:
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执政党之间的关系?
第17题:
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内容。
第18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是()。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研究幼儿心理的形成规律
研究如何应用幼儿心理的形成规律
促进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与整合
解决幼儿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