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谁提出了“教育永远具有教育性”的命题(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叶圣陶
D.乌申斯基
第2题:
第3题:
分析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三个命题。
杜威认为,从人类经验的传递和延续看,教育是社会继续存在的条件;从人类经验的交流看,教育是社会共同生活的基础,只有使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教育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杜威从他的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思想出发,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观点。他说:“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教育就是不问年龄大小,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的事业”。他赞成卢梭的说法,即“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杜威指出,生长的理想和以下两种教育思想不同:一种主张教育就是从内部将潜在的能力展开;另一种主张教育是从外部进行塑造工作。他说,生长的理想则归结为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在杜威看来,本能生长的过程表现为社会性的活动即是生活,“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所以,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是雏形的社会。由此可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等提法,涵义相同,互为表里,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当他强调教育的社会方面时,即断言“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当他强调教育的儿童方面时,即断言“教育即生长”;而“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则是两个方面的交叉。
杜威这些教育概念,都是根据他的理论观点,针对“传统教育”而提出来的。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评,在许多方面是切中时弊而富有积极意义的。关于杜威提出的教育观点,就其强调教育对象的特点、注意实际有用的科学知识和比较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求教育同实际的社会生活协调一致而言,是有合理因素的,在当时也是比较新颖的。但是,从总体上说,杜威把教育本质归结为一种追随儿童先天本能的生长、适应眼前的即时生活和获取个人主观经验的过程,则是错误的。而事实上,杜威是要求教师注意和引导儿童现在已有的能力,使之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
略
第4题:
“教育即生活”的命题是由()提出的。
第5题:
()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命题。
第6题:
生成性目标关注儿童学习的过程,这一取向可以追溯到杜威的“教育即生长”这个命题,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儿童的生长。
第7题:
简述杜威“教育即生活”命题的基本内涵。
第8题:
布鲁姆
布鲁纳
杜威
夸美纽斯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夸美纽斯
洛克
杜威
赫尔巴特
第11题:
布鲁纳
杜威
陶行知
黄炎培
第12题:
第13题:
1 3 . 学 习 策 略 一 定 要 适 于 学 习 目 标 和 学 生 的 类 型 , 这 是 指 学 习 策 略 的 【 】 A . 内化性原则
B.特定性原则
C .主体性原则
D .生成性原则
第14题:
第15题:
杜威确立的四个教育哲学命题是什么?
“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
“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略
第16题:
杜威提出四个教育哲学命题:“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第17题:
生成性目标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
第18题:
提出“教育即生活”这一命题的教育家是()
第19题:
“教育即生活”,提出这一命题的是()。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杜威
赫尔巴特
派纳
泰勒
第22题:
第23题:
凯洛夫
杜威
赫尔巴特
裴斯泰洛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