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尚书·泰誓》:“惟人,万物之灵。”
(2)《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3)《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4)《说文》:“民,众萌也。”
(5)《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6)《论贵粟疏》:“民者,在上所以牧之。”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荀子在《非十二子篇》提出“此三奸者,圣王之所禁也。”,其中“三奸”是指()。
第4题:
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第5题:
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第6题:
翻译: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第7题:
(材料 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 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 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 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第8题:
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第9题:
下列例句“鄙”字用其本义的是()
第10题: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皆兢为义
第11题: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民可使乐成,不可与虑始
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曲突徙薪无恩泽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下列句子中不含名词活用为动词现象的是()。
A而民説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
B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
C而民説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D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
第15题:
《行军篇》中说“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足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请将这段话翻译成白话。
第16题: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论语》)解释句中“比”。
第17题:
翻译: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第18题:
下列各组引文,其意义相异的选项是()
第19题:
下列关于君臣关系的表述,观点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第20题:
试根据下列例句分析“之”、“焉”的异同。①之二虫又何知?②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以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③制,岩邑也,虢叔死焉。④非曰能之,愿学焉。⑤晋国,天下莫强焉。
第21题:
第22题:
《论语》
《尚书》
《春秋》
《孟子》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