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以下作品,判断哪一首是贝多芬创作的?A.作品1B.作品2C.作品3D.作品4

题目

聆听以下作品,判断哪一首是贝多芬创作的?

A.作品1

B.作品2

C.作品3

D.作品4


相似考题

3.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欢乐颂》欣赏课 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与学唱《欢乐颂》使学生了解“乐圣”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和他的创作风格。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感。 掌握小切分节奏。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播放音频请同学仔细聆听音乐片段,然后思考这首作品的作者是谁。 2.讲授新课 (1)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770年l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l827年3月26日逝世,享年57岁,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2)介绍贝多芬的作品。 (3)介绍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在1811年,创作完成《第七交响曲》后,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创作的,1823年创作完成。 3.学唱歌曲《欢乐颂》 老师进行叙述:《欢乐颂》是1785年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谱曲。虽然贝多芬的生活是不幸的,但是他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艺术的酷爱,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首经典之作《欢乐颂》。 (1)聆听合唱作品《欢乐颂》,同时思考歌曲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老师总结:热情,庄严,神圣。 (2)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旋律,教师教唱主题旋律。 (3)加入歌词,解决跨小节连音。 (4)学生齐唱,加入强弱规律进行演唱。 4.创作表演 一位同学指挥,个别学生乐器伴奏。 5.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中学习到了什么(友爱,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

参考答案和解析
A
更多“聆听以下作品,判断哪一首是贝多芬创作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欣赏教学中,最能体现学生审美思维的教学手段是( )
    A.抄写主题
    B.学生谈乐曲特点以及感受
    C.聆听作品
    D.识读乐谱


    答案:C
    解析:
    根据高中课标,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或方法,都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

  • 第2题: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交响曲创作大师,其中一位创作的交响乐将三者的风格特点创造性地结合了起来。这部作品是( )。


    A.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B.海顿《第三交响曲》

    C.莫扎特《幻想交响曲》

    D.海顿《第五交响曲》

    答案:A
    解析: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创造性地结合了海顿、莫扎特的古典交响曲风格。

  • 第3题:

    《F小调奏鸣曲》“热情”正是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时期,也是整个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最高峰的经典作品。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贝多芬的创作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各个不同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哪些?贝多芬创作特征最主要体现在哪两种音乐体裁上?


    正确答案: 贝多芬的创作分期及主要作品:
    1802年以前是贝多芬创作的早期。这段时期的创作明显还留有海顿、莫扎特音乐的一些影响的痕迹,但同时更多地反映出他本人的一些创作个性。主要作品:第一、二交响曲,第一、二钢琴协奏曲,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
    1803-1815年是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主要特征是英雄性与崇高性。主要作品: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皇帝钢琴协奏曲,歌剧《费德里奥》,热情奏鸣曲、黎明奏鸣曲等。
    1816-1827年是贝多芬创作的晚期(听觉完全丧失)。这个时期作品的主观的因素被加强,音乐中更多充满了内在的刻画和忧郁、徘徊,表现手法上比较自由。主要作品有合唱交响曲,D大调庄严弥撒,最后六首钢琴奏鸣曲等。
    贝多芬的总体创作特征一是强烈的要求自由、平等和博爱,二是强调对比和扩展。
    贝多芬的创作特征最主要体现在钢琴奏鸣曲和交响曲的创作上。

  • 第5题:

    贝多芬的交响曲是他创作的重要体裁,一生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作品,其中《第三交响曲》称(),《第五交响曲》称(),《第六交响曲》称(),《第九交响曲》称()。


    正确答案:英雄;命运;田园;合唱

  • 第6题:

    1817年至1823年,贝多芬创作了()。乐曲共分为四个乐章。《欢乐颂》是该作品的第四乐章。


    正确答案:第九交响乐

  • 第7题:

    贝多芬的一生通常被分为几个创作时期,指出这几个时期的起止年代,并结合主要作品谈谈他第二时期的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贝多芬(LudwingvanBeethoven,1770—1827)的创作一般被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770年到1802年;第二个时期是从1802年到1816年,第三个时期是从1816年到1827年。
    贝多芬的第二个时期是他最重要和最典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在这个时期,贝多芬已被人们认为是欧洲第一流的钢琴家和作曲家。由于他拒绝屈从于保护人和出版商的要求,他的作品的长度在增加,个性和反叛的东西也在增长。贝多芬写了大量的作品草稿,不断地修改它们,直到他自己满意为止。这是贝多芬音乐风格完全成熟的时期,他的很多最著名的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
    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弦乐四重奏作品59号,也叫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以及第74和第95号;15首钢琴奏曲(作品第22号到第90号),包括瓦尔德斯坦和热情奏鸣曲;第四和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三到第八交响曲;还有歌剧《费德里奥》。1803年创作的第三(英雄)交响曲是这个时期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作品最早是献给拿破仑•波拿巴这位法国大革命的英雄的。手稿上原来的标题是“以波拿巴为题的大交响曲”,后来改成“为波拿巴而作”。据说贝多芬得知拿破仑在1840年称帝后,愤怒地擦去了原来的标题并改写成“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个伟大而作”。
    这是一首革命性的作品,是对英雄的伟大理想的一种不朽的音乐表现。贝多芬一生坚持共和主义的理想,向往法国大革命,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这种思想典型地体现在第三交响曲中,并引起了音乐手法上的许多创新。例如第一乐章用两个强烈的乐队全奏的降E大三和弦作为引子,由这个大三和弦的分解构成了深沉刚毅的主部主题,它意外地到达升C音上,并引出了无穷的变奏和发展。简洁而有力的主部主题就像一部戏剧中的主人公,他被描写成一个奋斗的、被压制的,但最终取得胜利的英雄。而这个英雄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贝多芬自己。整个乐章的篇幅大为扩展,副部出现多主题,展开部比呈示部更长,突然的转调和紧张的不协和音,以及连续的切分节奏所带来的不可遏制的动力感使乐章不断达到新的高潮。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这种体裁与法国大革命有关,在当时有固定的格式,如中段用大调式与两端的小调式形成对比,木管乐器比较突出,表达对英雄的牺牲的深切哀悼。贝多芬的这个乐章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作曲家伐塞克等人的同类作品有相似之处。第三乐章是一首大规模的谐谑曲。末乐章则是一个大变奏曲,主题取自贝多芬的芭蕾舞音乐《普罗米修斯的创造》。贝多芬在他的一首著名的钢琴变奏曲中也使用了这同一个主题。
    这个时期的其它几部交响曲创作也很值得注意。第四和第五交响曲表现了几乎是相对立的情感世界。第四是欢快而幽默的,而第五是与命运搏斗并最终获胜的巨人。第六交响曲(田园)有五个乐章,而不是通常的四个。它也是标题交响曲的一个先例。第七交响曲的规模也比较大,是以舞蹈的节奏为主导的一部杰作,而第八交响曲则比较短小,还恢复了古老的小步舞曲乐章。
    贝多芬唯一的歌剧《费德里奥》是一部拯救歌剧(法国大革命期间流行的一种歌剧形式),1804年到1805年创作,1806和1814年修改。贝多芬在这部歌剧中表达了和第三交响曲类似的革命精神。英雄主义精神也体现在贝多芬这个时期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如“瓦尔德斯坦”奏鸣曲和“热情”奏鸣曲,以及献给俄国驻维也纳大使拉祖莫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作品第59号)和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等。

  • 第8题:

    简述贝多芬的生平及创作。


    正确答案:(一)、波恩时期
    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是贝多芬度过他人生最初的22年的城市,早年的贝多芬虽然面对的是粗暴的父亲,破落窘困的家境,但恶劣的环境却培养并增强了贝多芬顽强坚韧的性格及独立自主的意识。
    (二)、维也纳时期
    从1792年贝多芬赴维也纳到1802年贝多芬创作《第三(英雄)交响曲》之前,可以作为贝多芬创作的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有前两部交响曲和钢琴协奏曲,包括“悲怆”、“月光”、“暴风雨”在内的20首钢琴奏鸣曲,一系列变奏曲等室内乐作品。在这10年里明显的确立了个人风格。与此同时,贝多芬经历了人生和命运的巨大痛苦和考验。1802年,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外痛苦地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嘱”,但是他终于战胜了自我,度过了危机,走过这个阶段,他决定“与命运抗争”,从而走向音乐创作高峰。
    (三)、创作成熟时期
    《第三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创作盛期的到来,大量杰作在这时期产生,从第三到第八交响曲,第三到第五钢琴协奏曲,从“瓦尔德斯坦”到第26首“告别”的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及奏鸣曲,从“拉祖莫夫斯基”到作品74、95等重要的弦乐四重奏作品,还有为戏剧、歌剧以及芭蕾舞剧写的管弦乐配乐及序曲,如《埃格蒙特》等。
    《第三交响曲》是贝多芬个人风格完全成熟的标志。它的恢宏气势使交响套曲这种18世纪的传统性形式大大地充实并向前发展。第一乐章的快板奏鸣曲式集中显示出贝多芬大胆的独创意识,主体冬季的展开与贯穿原则得到充分发挥,各部分的独立作用和互相之间的关系大大加强。“展开部”篇幅大大扩展,调性宽阔,充满戏剧性。第二乐章用了法国大革命时期非常流行的“葬礼进行曲”。第三乐章采用谐谑曲,速度极快。第四乐章是整部交响曲的高潮,贝多芬采用了双主题的变奏手法,整个乐章以普罗米修斯主题的充分展示和最终肯定作为主线。《第三(英雄)交响曲》高扬着英雄主义精神,它所昭示的气质与风格也渗透在同时期的大量作品中。
    《费德里奥》是贝多芬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取材于法国作家布依的剧作《莱奥诺拉或夫妇之爱》,于1805年首演,割据主题是英雄的意志和爱情的力量。
    《埃格蒙特》是贝多芬在1809年为歌德的悲剧《埃德蒙特》写作的戏剧配乐。 献给拉祖莫夫斯基的三首四重奏可以作为贝多芬中期四重奏的典型,它采用了俄罗斯的民歌曲调。这三首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各具不同的格调,具有充分发展的戏剧性质开部和尾声。
    (四)、创作晚期
    主要作品有《第九交响曲》、《庄严弥撒》,最后一批弦乐四重奏和钢琴奏鸣曲等。
    《D大调弥撒》是大型声乐、管风琴与乐队的作品。贝多芬自认为这部“庄严弥撒”是他最伟大的作品,庄严灿烂是这部宗教作品的艺术特征。《庄严弥撒》按照五段的常规格式,其中有优美的独唱、重唱段落,也有雄伟壮丽的合唱,乐队的配器十分精练。
    《第九“合唱”交响曲》是贝多芬创作的顶峰。他以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为歌词,用独唱、合唱和管弦乐队谱写出他一生所坚信的“艺术能联合人类u”的伟大颂歌。贝多芬从曲式结构到旋律特征、和声配器等各方面突破了传统的音乐语言形式,也包括贝多芬自己
    的前期作品在内。他理性地驾驭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将其紧密而合乎逻辑的组织在奏鸣交响套曲中,它所造成的庄严雄辉使《第九交响曲》成为贝多芬为人类文化所做的最光辉贡献。
    (五)、总结
    贝多芬以辩证思维的原则创造性地发展了古典奏鸣曲式和交响套曲,在广泛使用的奏鸣曲式中,贝多芬的主部和副部主题已具有真正的对比意义,展开部充满了矛盾,在尾声里主题发展的潜能再一次得到发掘。
    贝多芬创作的套曲各乐章之间不再仅仅是对比并置的关系,在音乐具体表现手法上,简洁、粗犷的主题在他的笔下往往能获得巨大的发展。在他的音乐中,节奏变化丰富,和声不协和,调性不稳定的范围扩大。在配器上注重发挥铜管、木管乐器的作用。  贝多芬是18世纪古典主义的完成者,又是19世纪音乐的引路人。

  • 第9题:

    填空题
    1817年至1823年,贝多芬创作了()。乐曲共分为四个乐章。《欢乐颂》是该作品的第四乐章。

    正确答案: 第九交响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贝多芬的交响曲是他创作的重要体裁,一生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作品,其中《第三交响曲》称(),《第五交响曲》称(),《第六交响曲》称(),《第九交响曲》称()。

    正确答案: 英雄,命运,田园,合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贝多芬做为西方音乐史上重要的作曲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器乐作品。“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创作的(),它是标题交响曲的一个先例。
    A

    第三交响曲

    B

    第六交响曲

    C

    第七交响曲

    D

    第八交响曲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贝多芬的一生通常被分为几个创作时期,指出这几个时期的起止年代,并结合主要作品谈谈他第二时期的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 贝多芬(LudwingvanBeethoven,1770—1827)的创作一般被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770年到1802年;第二个时期是从1802年到1816年,第三个时期是从1816年到1827年。
    贝多芬的第二个时期是他最重要和最典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在这个时期,贝多芬已被人们认为是欧洲第一流的钢琴家和作曲家。由于他拒绝屈从于保护人和出版商的要求,他的作品的长度在增加,个性和反叛的东西也在增长。贝多芬写了大量的作品草稿,不断地修改它们,直到他自己满意为止。这是贝多芬音乐风格完全成熟的时期,他的很多最著名的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
    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弦乐四重奏作品59号,也叫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以及第74和第95号;15首钢琴奏曲(作品第22号到第90号),包括瓦尔德斯坦和热情奏鸣曲;第四和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三到第八交响曲;还有歌剧《费德里奥》。1803年创作的第三(英雄)交响曲是这个时期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作品最早是献给拿破仑•波拿巴这位法国大革命的英雄的。手稿上原来的标题是“以波拿巴为题的大交响曲”,后来改成“为波拿巴而作”。据说贝多芬得知拿破仑在1840年称帝后,愤怒地擦去了原来的标题并改写成“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个伟大而作”。
    这是一首革命性的作品,是对英雄的伟大理想的一种不朽的音乐表现。贝多芬一生坚持共和主义的理想,向往法国大革命,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这种思想典型地体现在第三交响曲中,并引起了音乐手法上的许多创新。例如第一乐章用两个强烈的乐队全奏的降E大三和弦作为引子,由这个大三和弦的分解构成了深沉刚毅的主部主题,它意外地到达升C音上,并引出了无穷的变奏和发展。简洁而有力的主部主题就像一部戏剧中的主人公,他被描写成一个奋斗的、被压制的,但最终取得胜利的英雄。而这个英雄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贝多芬自己。整个乐章的篇幅大为扩展,副部出现多主题,展开部比呈示部更长,突然的转调和紧张的不协和音,以及连续的切分节奏所带来的不可遏制的动力感使乐章不断达到新的高潮。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这种体裁与法国大革命有关,在当时有固定的格式,如中段用大调式与两端的小调式形成对比,木管乐器比较突出,表达对英雄的牺牲的深切哀悼。贝多芬的这个乐章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作曲家伐塞克等人的同类作品有相似之处。第三乐章是一首大规模的谐谑曲。末乐章则是一个大变奏曲,主题取自贝多芬的芭蕾舞音乐《普罗米修斯的创造》。贝多芬在他的一首著名的钢琴变奏曲中也使用了这同一个主题。
    这个时期的其它几部交响曲创作也很值得注意。第四和第五交响曲表现了几乎是相对立的情感世界。第四是欢快而幽默的,而第五是与命运搏斗并最终获胜的巨人。第六交响曲(田园)有五个乐章,而不是通常的四个。它也是标题交响曲的一个先例。第七交响曲的规模也比较大,是以舞蹈的节奏为主导的一部杰作,而第八交响曲则比较短小,还恢复了古老的小步舞曲乐章。
    贝多芬唯一的歌剧《费德里奥》是一部拯救歌剧(法国大革命期间流行的一种歌剧形式),1804年到1805年创作,1806和1814年修改。贝多芬在这部歌剧中表达了和第三交响曲类似的革命精神。英雄主义精神也体现在贝多芬这个时期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如“瓦尔德斯坦”奏鸣曲和“热情”奏鸣曲,以及献给俄国驻维也纳大使拉祖莫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作品第59号)和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某老师在一堂音乐鉴赏课上讲解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导入的时候让学生聆听了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英雄交响曲》,有一位学生提出不好听、听不懂,于是老师向学生介绍了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许多关于贝多芬的生平趣事和人物事迹等,学生听得很感兴趣。最后老师播放了一遍《命运交响曲》结束了本节课。
    问题:请你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


    答案:
    解析:
    (1)这是一个问题案例。(2)该案例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这是一堂鉴赏课,该老师分配在音乐鉴赏的时问过少,而是给同学们讲述贝多芬的生平事迹,没有遵循“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整堂课上教师没有让学生去实践和创造,只是一味地灌输和讲解,违背了课程理念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这一理念。虽然这是个问题案例,但是在案例中也有可取的地方,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注意到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采取了解决办法.该教师遵循了课程理念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并且教师充分吸引了学生的兴趣,遵循了课程理念中的“培养兴趣爱好”。
    (3)该老师在抓住学生兴趣的同时,应适时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和内容,合理分配时间,并在课程中让学生互相讨论和实践,从而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 第14题:

    下列音乐作品与创作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蓝色多瑙河》——巴赫
    • B、《安魂曲》——莫扎特
    • C、《天鹅湖》——柴可夫斯基
    • D、《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贝多芬的交响曲是他创作的重要体裁,一生共创作了()部交响曲作品,其中《第三交响曲》称(),《第五交响曲》称(),《第六交响曲》称(),《第九交响曲》称()。


    正确答案:9;英雄;命运;田园;合唱

  • 第16题:

    1817年至1823年,贝多芬创作了《第九交响乐》。乐曲共分为四个乐章,()是该作品的第四乐章。


    正确答案:《欢乐颂》

  • 第17题:

    下列作品中,属于贝多芬创作的有()。

    • A、《命运交响曲》
    • B、《月光奏鸣曲》
    • C、《致爱丽丝》
    • D、《爱格蒙特》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以下的音乐作品中哪一首是学堂乐歌()。

    • A、《牧童短笛》
    • B、《蝴蝶飞呀》
    • C、《念故乡》
    • D、《思乡曲》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贝多芬做为西方音乐史上重要的作曲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器乐作品。“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创作的(),它是标题交响曲的一个先例。

    • A、第三交响曲
    • B、第六交响曲
    • C、第七交响曲
    • D、第八交响曲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多选题
    下列作品中,属于贝多芬创作的有()。
    A

    《命运交响曲》

    B

    《月光奏鸣曲》

    C

    《致爱丽丝》

    D

    《爱格蒙特》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作品,其中《第三交响曲》又称《()交响曲》。

    正确答案: 英雄
    解析: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交响曲是他创作的重要体裁,其一生共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作品,其中《第三交响曲》又称《英雄交响曲》。

  • 第22题:

    判断题
    《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中期奏鸣曲创作中的杰出代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贝多芬的创作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各个不同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哪些?贝多芬创作特征最主要体现在哪两种音乐体裁上?

    正确答案: 贝多芬的创作分期及主要作品:
    1802年以前是贝多芬创作的早期。这段时期的创作明显还留有海顿、莫扎特音乐的一些影响的痕迹,但同时更多地反映出他本人的一些创作个性。主要作品:第一、二交响曲,第一、二钢琴协奏曲,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
    1803-1815年是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主要特征是英雄性与崇高性。主要作品: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皇帝钢琴协奏曲,歌剧《费德里奥》,热情奏鸣曲、黎明奏鸣曲等。
    1816-1827年是贝多芬创作的晚期(听觉完全丧失)。这个时期作品的主观的因素被加强,音乐中更多充满了内在的刻画和忧郁、徘徊,表现手法上比较自由。主要作品有合唱交响曲,D大调庄严弥撒,最后六首钢琴奏鸣曲等。
    贝多芬的总体创作特征一是强烈的要求自由、平等和博爱,二是强调对比和扩展。
    贝多芬的创作特征最主要体现在钢琴奏鸣曲和交响曲的创作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1817年至1823年,贝多芬创作了《第九交响乐》。乐曲共分为四个乐章,()是该作品的第四乐章。

    正确答案: 《欢乐颂》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