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表述,下列错误的是( )。A.声音来源于物体的振动 B.声速是质点的振动速度 C.在通常室温下的空气中,100~4000Hz的声音波长范围在3.4~8.5cm D.入耳所能感觉到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声波的频率范围在20~20000Hz

题目
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表述,下列错误的是( )。

A.声音来源于物体的振动
B.声速是质点的振动速度
C.在通常室温下的空气中,100~4000Hz的声音波长范围在3.4~8.5cm
D.入耳所能感觉到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声波的频率范围在20~20000Hz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表述,下列错误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声音可以在固态、液态和气态的介质中传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分子间距有关,分子间距越小,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下列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A. 铁棒
    B. 竹杠
    C. 盐水
    D. 液态汞

    答案:A
    解析: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在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

  • 第2题: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波
    B.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快
    C.用空心砖砌墙降噪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接听电话主要靠音色来分辨熟人的声音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减少噪音有3种方法:一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二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三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用空心砖砌墙降噪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 第3题: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每个选项都有学生选择。
    题目: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
    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就越大
    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问题:(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2)针对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答案:
    解析:
    (1)正确选项为A。部分同学由于对声音的音调、响度混淆不清,或者对听到声音的条件不理解,容易出现以下几种错误思路:①因为听不到声音说明物体没有振动发声,错选B;②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错选c;③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响,声音大我们就可以听到,错选D。
    (2)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仔细看清楚这道题的选项,其中包含的关键信息点有物体发声与我们听到声音。教师:大家回忆一下人听到声音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
    学生:首先必须有物体在振动,其次必须有介质在传播声音。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的两点是正确的,不过还少了一个条件。比如超声波和次声波我们人耳就听不到.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因为人对声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 Hz到20000 Hz.如果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低于20 Hz或高于20000 Hz,人耳就觉察不出来。
    教师:所以,根绝这三个条件我们判断出哪个选项正确 哪个选项错误呢 学生:A选项正确,B选项和D选项错误。
    教师:有部分同学选择了C选项,大家思考一下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对应声音的哪种物理量 学生:声音的振幅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声音的频率反映了声音的音调。
    教师:因此物体振幅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就越大,C选项也是错误的。同学们理解了人听到声音的条件以及能正确判断声音的响度与音调的区别,这类题目就能迎刃而解。

  • 第4题:

    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正确答案:声音是由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的。声音必须通过空气或其它的媒质才能进行传播。

  • 第5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无关
    • D、音量大的声音比音量小的声音传播快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下列表述不符合声音广播传播特性的是()。

    • A、听觉媒介
    • B、时效性强
    • C、音画合一
    • D、保存性弱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声音可以在固态、液态和气态的介质中传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分子间距有关,分子间距越小,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下列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A、铁棒
    • B、竹竿
    • C、盐水
    • D、液态汞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恒星的爆炸声音传播不到地球是因为这些星球的爆炸不会产生声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填空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和接受者。

    正确答案: 声源、传声途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表述,下列正确的是()
    A

    声音来源于物体的振动

    B

    声速是指点的振动速度

    C

    人的耳朵所能感觉到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声波的频率范围在20—20000Hz

    D

    声音的音色主要与波长有关系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

    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B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C项,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D项,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

    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项,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项,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改变了鼓的振幅,从而改变声音的响度;D项,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第13题:

    关于声音和光的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源振幅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
    C.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D.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2.9955×10^8m/s,光在水中传播速度为2.25×10^8m/s,故光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速度快。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并且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为2.9979×10^8m/s。
    B项:振幅指震动的物理量可能达到的最大值,描述了物体震动幅度的大小和震动的强弱。
    D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传播。

  • 第14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拨动张紧的橡皮筋:发声时摸喉头。
    实验二: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这门课。任务: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24分)


    答案:
    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具备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对科学的热爱,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
    二、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声音在水里能不能传播 宇航员在月球上能和地球上一样交谈吗 带着各种对声音的疑问。今天开始,我们将一同走进声音的世界,首先要共同探讨的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声音的产生
    利用准备的器材进行实验:小鼓或吉他、薄纸片或树叶、音叉、橡皮筋、梳子、刻度尺、纸屑或泡沫颗粒、水盆等,怎样让它们发出声音,并探究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方案l:让学生用橡皮筋做实验。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拉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1)能听到声音吗 此时橡皮筋处于什么状态 (2)当橡皮筋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
    方案2:让学生用刻度尺做一个简单的实验。使刻度尺三分之二伸出桌面,一手将其另三分之一紧压在桌边上,另一手拨动伸出端,观察尺子在发声时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现象。
    思考问题:(1)能听到声音吗 此时尺子处于什么状态 (2)当尺子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
    方案3:将悬吊着的泡沫塑料或乒乓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又,球并不跳动;将音叉敲响,再使球接触音叉,球跳动。
    通过实验对比。思考问题:橡皮筋、尺子、纸屑、泡沫塑料颗粒在什么情况下跳动,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跳动 归纳总结得到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物体就停止发声。
    3.交流探究
    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解释物体的发声原理吗
    (1)用手摸着喉头发出声音,这时手有怎样的感觉 人是怎样发声的
    (2)击打音叉,使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面颊,你有什么感觉 把发声音叉的尖端触及水面,仔细观察会发现水面有什么变化
    (3)弹拨吉他的一根琴弦后,立即把你的手轻放在琴弦上,手有怎样的感觉 乐器是怎样发声的
    总结:面颊有发麻的感觉,振动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激起水花,形成水波。弦乐器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的。
    4.声音的传播
    思考:花样游泳运动员,当她们的耳朵在水中时还要靠音乐的节奏,才能使自己的动作和其他队员保持协调一致.声音是如何传到耳朵的 宇航员在太空中近在咫尺为什么还要靠无线电波而不直接交谈呢
    提示:声音是怎样从发声体传播到远处人的耳朵里的,是否需要什么媒介 有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吗 太空比地球表面缺少了什么
    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探究固体、液体、气体能否传声。实验1:气体传声实验(演示)我们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可以听到美妙动听的音色,打雷时我们和雷电没有接触,但我们却能听到隆隆的雷声。说明此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进一步猜想:如果连空气都没有呢 声音能不能传播呢
    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闹铃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你听到的闹铃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闹铃声音又怎样变化 闹铃和罩的底座之间为什么要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
    现象一:抽出部分空气后,听到闹铃的声音明显变小:
    现象二:当空气全部抽出后,听不到闹铃的声音:
    现象三:当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大.结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2:液体传声实验将能发声的物体(如音乐卡、手机、闹铃等)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塑料袋浸没在水里后。仍能听到发声体发出的声音,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实验3:固体传声实验
    (1)两个学生合作。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白纸上用力均匀地写字,同时同学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
    (2)同学乙将耳朵离开桌面(注意调整耳朵与笔的距离,保证与上次实验时耳朵与笔的距离相同).同学甲在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写字,与上次实验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说明了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2)物理学中把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5.声速
    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田径比赛时,远处的人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后听到发令枪的声音。这些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我们把声音在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是否一样快
    学生阅读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表。熟悉声音在空气、水、钢铁中的传播速度。
    小结:(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2)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l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1.
    (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6.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 第15题:

    对声音的产生条件描述错误的是()

    • A、物体振动
    • B、媒质传播
    • C、空气振动
    • D、人耳接收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的。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而产生的。


    正确答案:四面八方;振动

  • 第17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 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传感器觉察和比较各种声音,来讲授() 

    • A、 热现象
    • B、 光的传播
    • C、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D、 简单电路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下述有关声音速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声音的速度与频率无关
    • B、声音的速度在气温高时变快
    • C、声音的波长乘以频率就是声音的速度
    • D、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成语或俗语所揭示的声学、热学现象,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在山谷之间发生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B

    曲高和寡:频率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越少

    C

    瑞雪兆丰年:雪覆盖在农作物上面,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起到保温作用

    D

    弦外之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衍射,所以有些声音我们听不到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无关

    D

    音量大的声音比音量小的声音传播快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正确答案: 声音是由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的。声音必须通过空气或其它的媒质才能进行传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

    D

    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