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0岁。渔民,因高热、全身酸痛3d,咯血1天于9月10日入院。体检:体温39.2℃,BP13.3/8kPa(100/60mmHg),稍烦躁,结合膜充血,肺部可闻湿啰音,肝肋下2cm。化验:WBC18.5×10/L。血清凝集溶解试验1:400(+)。作为病原治疗下列哪种药物为首选A、头孢拉定B、喹诺酮类C、氨基糖苷类D、青霉素E、大环内酯类病人为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机制是A、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毒物质的超敏反应B、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害C、肺内微血管弥漫性血栓形成D、血小板减少E、血中有抗凝物质存

题目

男性,30岁。渔民,因高热、全身酸痛3d,咯血1天于9月10日入院。体检:体温39.2℃,BP13.3/8kPa(100/60mmHg),稍烦躁,结合膜充血,肺部可闻湿啰音,肝肋下2cm。化验:WBC18.5×10/L。血清凝集溶解试验1:400(+)。作为病原治疗下列哪种药物为首选A、头孢拉定

B、喹诺酮类

C、氨基糖苷类

D、青霉素

E、大环内酯类

病人为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机制是A、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毒物质的超敏反应

B、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害

C、肺内微血管弥漫性血栓形成

D、血小板减少

E、血中有抗凝物质存在

下列哪项不是肺出血型的诱发因素A、治疗不及时

B、病原体是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

C、赫氏反应诱发

D、患者未接种菌苗,免疫力低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相似考题
更多“男性,30岁。渔民,因高热、全身酸痛3d,咯血1天于9月10日入院。体检:体温39.2℃,BP13.3/8kPa(100/60mmH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32岁。因收割水稻劳累,诉全身肌肉酸痛及发热4天,伴咳嗽、腹痛,咯血1次约50~60ml来诊。体检:体温39.2℃,面色苍白,双眼结膜充血,心率140/min,有奔马律,两肺有湿啰音,腓肠肌有压痛,拟诊为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鼠、猪
    B.鼠、牛
    C.猪、牛
    D.健康带菌者
    E.患者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患者,男性,32岁,元旦前后与朋友频繁聚会。今晨突感畏寒、高热、头痛,全身乏力、酸痛,咽部干痛、鼻塞、流涕、喷嚏、干咳。体检:体温39.2℃,面颊潮红,咽部充血,肺部听诊可闻及干啰音:血白细胞总数3.2×10/L,中性白细胞0.2,淋巴细胞0.5。

    患者若无并发症,其体力恢复的时间一般为
    A.3~5d
    B.5~7d
    C.7~14d
    D.15~20d
    E.20~30d

    答案:C
    解析:
    1.该患者发病于冬春季节,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重,卡他症状轻,血白细胞总数偏低,白细胞分类中性偏低,淋巴细胞偏听偏高,符合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表现,故最可能的诊断是流行性感冒。
    2.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一般为1~3d,最短数小时,最长4d。
    3.流行性感冒的确诊主要依据病毒分离。其标本采集宜在病程的早期取口腔含漱液或鼻咽拭子。
    4.对呼吸道传染病,通向走道的门窗必须关闭。
    5.流行性感冒的患者若无并发症,可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 d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要1~2周。

  • 第3题:

    患者,男性,32岁,平素体健。劳累着凉后发热,体温39.8℃,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咳嗽咳痰3d,痰为铁锈色。

    该患者出现高热,其饮食原则不包括
    A.高热量
    B.高蛋白
    C.高脂肪
    D.高维生素
    E.多饮水

    答案:C
    解析:
    1.结合症状,考虑为肺炎球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起病缓慢,儿童多见,以刺激性干咳为突出表现。
    2.青霉素为肺炎球菌肺炎首选药物。
    3.肺炎高热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可给予高脂肪饮食,因不易消化),多饮水(1500~2000ml)。

  • 第4题:

    患者男,33岁,主诉头晕,乏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入院,入院时患者面色潮红,皮肤干涸,发烫,呼吸急促,体温39.8℃,属于客观资料的信息是

    A.全身酸痛
    B.头晕
    C.恶心
    D.乏力
    E.体温39.8℃

    答案:E
    解析:

  • 第5题:

    患者,男性,32岁,元旦前后与朋友频繁聚会。今晨突感畏寒、高热、头痛,全身乏力、酸痛,咽部干痛、鼻塞、流涕、喷嚏、干咳。体检:体温39.2℃,面颊潮红,咽部充血,肺部听诊可闻及干啰音:血白细胞总数3.2×10/L,中性白细胞0.2,淋巴细胞0.5。

    该病的潜伏期是
    A.1~3d
    B.1~5d
    C.1~7d
    D.2~4d
    E.3~5d

    答案:A
    解析:
    1.该患者发病于冬春季节,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重,卡他症状轻,血白细胞总数偏低,白细胞分类中性偏低,淋巴细胞偏听偏高,符合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表现,故最可能的诊断是流行性感冒。
    2.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一般为1~3d,最短数小时,最长4d。
    3.流行性感冒的确诊主要依据病毒分离。其标本采集宜在病程的早期取口腔含漱液或鼻咽拭子。
    4.对呼吸道传染病,通向走道的门窗必须关闭。
    5.流行性感冒的患者若无并发症,可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 d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要1~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