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中建筑场地类别的确定方法,覆盖层厚度为4m,该场地类别为( )。A.可能为Ⅰ类 B.可能为Ⅱ类 C.可能为Ⅲ类 D.可能为Ⅳ类

题目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中建筑场地类别的确定方法,覆盖层厚度为4m,该场地类别为( )。

A.可能为Ⅰ类
B.可能为Ⅱ类
C.可能为Ⅲ类
D.可能为Ⅳ类

相似考题
更多“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中建筑场地类别的确定方法,覆盖层厚度为4m,该场地类别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 )。

    A.甲类建筑
    B.乙类建筑
    C.丙类建筑
    D.丁类建筑

    答案:A,B,C
    解析:

  • 第2题:

    某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对建筑物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宜符合下列哪项要求?(  )

    A、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B、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C、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D、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3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3.3条,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 第3题:

    地震烈度7度区,某建筑场地存在液化粉土,分布较平坦且均匀,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采用不消除液化沉陷的地基抗液化措施?(  )

    A、地基液化等级严重,建筑设防类别为丙类
    B、地基液化等级中等,建筑设防类别为丙类
    C、地基液化等级中等,建筑设防类别为乙类
    D、地基液化等级严重,建筑设防类别为丁类

    答案:B,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6条规定,当液化砂土层、粉土层较平坦且均匀时,宜按表(见题表)选用地基抗液化措施;尚可计入上部结构重力荷载对液化危害的影响,根据液化震陷量的估计适当调整抗液化措施。不宜将未经处理的的液化土层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 第4题: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关于场地类别的叙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场地类别用以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对基岩地震动的综合放大效应
    B、场地类别的划分要依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场地土层软硬程度这两个因素
    C、场地挖填方施工不会改变建筑场地类别
    D、已知各地基土层的层底深度和剪切波速就可以划分建筑场地类别

    答案:A,B,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1.6条规定,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4.1.6(见题63表)划分为四类,其中Ⅰ类分为Ⅰ0和Ⅰ1两个亚类。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4.1.6(见题63表)所列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特征周期。



    场地挖填方施工,会改变覆盖层厚度,因而会改变建筑场地类别。

  • 第5题: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Ⅰ类。建筑物 A和建筑物B的结构自振周期分别为TA=0.25s和Tb=0.4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如果建筑物A和B的地震影响系数分别为aA和aB。则aA/aB的值为( )。

    A.0.5
    B.1.1
    C.1.3
    D.1.8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5.1.4条及5.1.5条计算
    Tg=0.3s,假定阻尼比为0.05
    aA/aB=amax/[(Tg/TB)γη2amax]

    根据规范图5.1.5得
    aA=η2amax=amax

  • 第6题:

    某场地钻探及波速测试得到的结果见下表。



    试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用计算确定场地类别为下列哪一项(  )

    A. I
    B. II
    C. Ⅲ
    D. Ⅳ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1.4~4.1.6条。
    (1)确定覆盖层厚度
    4层的剪切波速小于第2层砾砂的2.5倍,覆盖层厚度取基岩顶面到地面的距离,即取22m。
    (2)计算等效剪切波速
    计算深度取20m和覆盖层厚度中的较小值,计算深度取20m。



    (3)场地类别确定
    查规范表4.1.6,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 第7题:

    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给出的地震影响系数计算方法中,没有考虑的影响因素是()

    • A、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
    • B、建筑物的自振周期
    • C、场地类别
    • D、地震持续时间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列()为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 A、高耸孤立的山丘
    • B、条状突出的山嘴
    • C、边坡边缘
    • D、平坦开阔密实、均匀的中硬土场地

    正确答案:A,B,C

  • 第9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划分场地类别的依据为( )。

    • A、场地土类型
    • B、等效剪切波速
    • C、覆盖层厚度
    • D、地下水位

    正确答案:B,C

  • 第10题:

    单选题
    某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对建筑物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宜符合下列哪项要求?(  )[2014年真题]
    A

    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B

    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C

    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D

    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3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3.3.3条规定,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 第11题:

    多选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述()不正确。()
    A

    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8度烈度区甲类建筑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B

    建筑场地为Ⅱ类时,9度烈度区乙类建筑宜按8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C

    建筑场地为Ⅲ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的地区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D

    建筑场地为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宜按7度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给出的地震影响系数计算方法中,没有考虑的影响因素是()
    A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

    B

    建筑物的自振周期

    C

    场地类别

    D

    地震持续时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与下列哪个选项无关()
    A.抗震设防水准 B.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
    C.覆盖层厚度 D.等效剪切波速


    答案:A
    解析:
    据5.1.4条及 4.1.6条

  • 第14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关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A、与地震烈度有关
    B、与震中距无关
    C、与拟建场地所处的抗震地段类别有关
    D、与建筑所在地的场地类别无关

    答案:A,C
    解析:
    AD两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5.1.4条规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B项,设计地震分组可更好地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同样烈度、同样场地条件的反应谱形状随着震源机制、震级大小、震中距远近等变化,可见地震影响系数与震中距有关;C项,根据第4.1.8条规定,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及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丙类以上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

  • 第15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中设计地震分组是为了体现下列()原则。
    A.设防烈度与基本烈度
    B.发震断层的性质
    C.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D.场地类别不同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某丁类建筑场地勘察资料如下:
    ① 0~3 m淤泥质土,fak=130 kPa;
    ② 3~15 m黏土,fak=200 kPa;
    ③ 15~18 m密实粗砂,fak=300 kPa;
    ④ 18 m以下,岩石。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场地类别为( )。

    A.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Ⅳ类

    答案:B
    解析:
    ① 各岩土层剪切波速按经验及表4.1.3取值如下: vs1=150 m/s,vs2=250 m/s,vs3=280 m/s,vs4=500 m/s。 ② 取覆盖层厚度d0v=18 m。 ③ 取计算深度d0=18 m。 ④ 等效剪切波速值vse
    ⑤场地类别: d0v=18 m,vse=228.7 m/s 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

  • 第17题:

    某建筑场地土层分布如下表示,所拟建8层建筑,高25m,根据《建筑抗震规范》 (GB50011- 2001),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现无实测剪切波速,该建筑诙建场地的类别划分可根据经验按下列哪一选项考虑?


    答案:B
    解析:
    ①根据岩土名称及性状,深度60m以内不可能有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岩土层,故覆盖层厚度应取60m
    ②在计算深度20m范围内的土层应属于中软土,等效剪切波速介于140-250m/s之间
    ③场地类別可划分为Ⅲ类。

  • 第18题:

    已知某建筑场地土层分布如表所示,为了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01)划分抗震类别,测量土层剪切坡速的钻孔应达到下列哪一选项中的深度即可,并说明理由?()


    答案:B
    解析:

  • 第19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01)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与()无关。

    • A、抗震设防水准
    • B、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
    • C、覆盖层厚度
    • D、等效剪切波速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建筑场地的类别划为应以()为准。

    • A、土层的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 B、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 C、土层的剪切波速和抗震设防类别
    • D、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抗震设防类别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建筑场地的类别划为应以()为准。
    A

    土层的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B

    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C

    土层的剪切波速和抗震设防类别

    D

    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抗震设防类别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01)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与()无关。
    A

    抗震设防水准

    B

    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

    C

    覆盖层厚度

    D

    等效剪切波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划分场地类别的依据为( )。
    A

    场地土类型

    B

    等效剪切波速

    C

    覆盖层厚度

    D

    地下水位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