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议.杂律》“违令”条规定:诸违令者,笞五十;谓令有禁制而律无罪名者,别式,减一等,议曰“令有禁制,谓《仪制令》‘行路,贱避贵、去避来之类’,此是令有禁制,律无罪名,违者,得笞五十”“别式减一等”,谓《礼部才》“五品以上服紫,六品以下服朱之类,违式文而著服色者,笞四十,是名别式减一等。”运用法律史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律文的主要规定是什么?(2)律文与疏议之间是何关系?(3)唐代的律令式三者是何关系?

题目
《唐律疏议.杂律》“违令”条规定:诸违令者,笞五十;谓令有禁制而律无罪名者,别式,减一等,议曰“令有禁制,谓《仪制令》‘行路,贱避贵、去避来之类’,此是令有禁制,律无罪名,违者,得笞五十”“别式减一等”,谓《礼部才》“五品以上服紫,六品以下服朱之类,违式文而著服色者,笞四十,是名别式减一等。”运用法律史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律文的主要规定是什么?(2)律文与疏议之间是何关系?(3)唐代的律令式三者是何关系?


相似考题
更多“《唐律疏议.杂律》“违令”条规定:诸违令者,笞五十;谓令有禁制而律无罪名者,别式,减一等,议曰“令有禁制,谓《仪制令》‘行路,贱避贵、去避来之类’,此是令有禁制,律无罪名,违者,得笞五十”“别式减一等”,谓《礼部才》“五品以上服紫,六品以下服朱之类,违式文而著服色者,笞四十,是名别式减一等。”运用法律史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律文的主要规定是什么?(2)律文与疏议之间是何关系?(3)唐”相关问题
  • 第1题:

    《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犯罪已发及已配而更为罪者,各重其罪”;“已发者,谓已被告言;及已配者,谓犯徒已配,而更为笞罪以上者,各重其后之事而累科之。”规定的是( )

    A.累犯
    B.共同犯罪
    C.自首
    D.立功

    答案:A
    解析:
    唐律刑法适用上规定了累犯加重原则。

  • 第2题:

    《唐律疏议●杂律》:“诸买奴婢、马牛驼骡驴,已过价……立券之后,有旧病者三日内听悔,无病欺者市如法。”   《疏议》日:“若立券之后,有旧病,而买时不知,立券后始知者,三日内听悔。三日外无疾病,故相欺罔而欲悔者,市如法,违者笞四十;若有病欺,不受悔者,亦笞四十。”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所引唐律条文规定了买卖契约中规范反悔行为的何种制度?   (2)《疏议》是如何对律文作进一步阐释的?   (3)唐律的这一规定有何意义和作用?


    答案:
    解析:
    (1)该条规定的是关于奴婢和畜产买卖中的标的物瑕疵担保责任制度。(2)疏议对律文规定的适用条件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同时对买卖双方的法律责任作出补充规定。律文规定,自买卖成交后三日内,买主可以标的物有瑕疵为由解除契约,并一般性地规定了适用条件。疏议则进一步补充了准予反悔、买方借他故反悔、卖方应受悔而不受悔的三种具体情形的法律处置。(3)有利于规范买卖行为,明确法律责任,保障交易秩序;维护契约公平、合法、合理。

  • 第3题:

    唐代诉讼制度不断完善,并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唐律据证定罪的原则?( )(2017年)

    A.唐律规定,审判时“必先以情,审察辞理,反复参验,犹未能决,事须拷问者,立案同判,然后拷讯,违者杖六十”
    B.《断狱律》说:“若赃状露验,理不可疑,虽不成引,即据状断之”
    C.唐律规定,对应议、请、减和老幼残疾之人“不合拷讯”
    D.《断狱律》说:“(断狱)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

    答案:B
    解析:
    A项规定的是刑讯的条件;B项是关于据证定罪的规定;C项是关于特权人不得刑讯的规定;D项是关于依法断狱的规定。

  • 第4题:

    请对下列文字进行简要分析。
    《唐律疏议-斯狱律》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制敕断罪,临时处分,不为永格者,不得引为后比。若辄引,致罪有出入者,以故失论。”


    答案:
    解析:
    这是唐代关于法官责任制度的有关规定。其意思是,司法官进行案件审判时,必须将判决该案所适用的律、令、格、式中的条文规定明确列出,否则就要处以笞三十的处罚。对于皇帝针对一时一事所发布的敕令,未经立法程序上升为普遍法律的“永格”的,不得引用以为“后比”。如果任意引用而致断罪有出入者,属故意,以故出故入罪论处;属过失,以过失出入罪论处。这一规定,反映了唐朝统治者希望通过司法官严格、准确适用法律来追求司法公正的意图,对于避免司法冤案具有积极意义。

  • 第5题:

    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 A、律、令、比、式
    • B、律、令、科、比
    • C、律、令、式、课、程
    • D、律、令、格、式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唐律疏议》是由张斐、杜预完成的法律注释
    • B、《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
    • C、《唐律疏议》奠定了中华法系的传统
    • D、《唐律疏议》对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

    正确答案:B,C

  • 第7题:

    唐法典《仪制令》规定:“行路,贱避贵,来避去,少避老,轻避重,违者笞五十”,这表明唐朝时()

    • A、礼让行人是法律的强制要求
    • B、法律制定凸显三纲五常思想
    • C、严刑峻法是立法的指导思想
    • D、社会生活全面体现等级观念

    正确答案:A

  • 第8题:

    中国法制史上,确立“十恶”罪名的法典是()。

    • A、《北齐律》
    • B、《开皇律》
    • C、《人业律》
    • D、《唐律疏议》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唐法典《仪制令》规定:“行路,贱避贵,来避去,少避老,轻避重,违者笞五十”,这表明唐朝时()
    A

    礼让行人是法律的强制要求

    B

    法律制定凸显三纲五常思想

    C

    严刑峻法是立法的指导思想

    D

    社会生活全面体现等级观念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A

    律、令、比、式

    B

    律、令、科、比

    C

    律、令、式、课、程

    D

    律、令、格、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唐律疏议》的结构分为()。
    A

    律文

    B

    疏议

    C

    问答

    D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

    《唐律疏议》是由张斐、杜预完成的法律注释

    B

    《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

    C

    《唐律疏议》奠定了中华法系的传统

    D

    《唐律疏议》对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


    正确答案: A,C
    解析: 《唐律疏议》体现了“礼法合一”,是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故BC正确。《唐律疏议》是《武德律》之后,由张斐、杜预完成法律注释的是《晋律》而非《唐律》。

  • 第13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唐律疏议》对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
    B.《唐律疏议》奠定了中华法系的传统
    C.《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
    D.《唐律疏议》是由张斐、杜预完成的法律注释


    答案:B,C
    解析:
    【详解】
    A项混淆了隋唐立法的时间顺序。隋唐时的立法顺序为:《开皇律》、《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唐律集封建法律之大成,是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唐律的完备标志 着中华法系的成熟。在整个中国封建法制史上唐律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律的立法 思想、原则、篇章体例、法律内容都集前朝立法之大成,同时唐律又对后世的立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汉武帝开始,中国封建法律开始了儒家化的过程,贞观年间,因为对于礼法关系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所以在《永徽律疏》编订时就确立了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唐律“一准乎礼”。D项不正确,它混淆了晋朝的《泰始律》与《永徽律疏》。《泰始律》是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完成、次年颁行全国的一部法律。这部法律由张斐、 杜预作注释,为晋武帝首肯从而具有了与律文同等的法律地位,《泰始律》又称为 “张杜律”。

  • 第14题:

    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疏】议日:“化外人”,谓蕃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制法不同。其有同类自相犯者,须问本国之制,依其俗法断之。异类相犯者,若高丽之与百济相犯之类,皆以国家法律,论定刑名。《唐律疏议》卷六《名例》 (1)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何谓“化外人”?唐律关于“化外人”相犯规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如何评价唐律的上述规定? (2)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疏议”与律文之间的关系。


    答案:
    解析:
    (1)①“化外人”即外国人。依照唐律关于“化外人”相犯的规定,同一国家侨民在中国犯罪,按其本国法律处断,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家侨民相犯或唐朝人与外国人相犯,则按照唐律处理,实行属地主义原则。(5分)②唐律的这一规定体现了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既维护了唐朝的司法主权,也照顾了其他国家的法律习惯。

    (2)“疏议”是对律文的解释,与律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唐律的本条“疏议”既具体解释了“化外人”的概念,明确了律文适用的对象;又对律条所规定的“化外人”有犯的两种情形作了详细的说明,其目的在于阐明律意,以便于准确地适用律文。

  • 第15题:

    (2007年真题)“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此规定针对的中国古代法律是(  )。
    A.唐律
    B.大明律
    C.大诰
    D.大清律例


    答案:C
    解析:
    解析:《明大诰》为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制定的刑事特别法律,由于朱元璋以强制手段推行《明大诰》,甚至科举考试也考《明大诰》,以至于该部法律在当时家喻户晓,故选C项。

  • 第16题:

    唐宣宗时,张戣编成《大中刑律统类》,这种将律、令、格、式混编一起的新型法典,简称()。

    • A、刑律
    • B、刑统
    • C、唐律
    • D、疏议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以刑律为主,将其他刑事性质的敕菱格式分载在律文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的加以汇编的法规,叫做()。

    • A、刑律统律
    • B、唐律疏议
    • C、元典章
    • D、法经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唐律疏议》的结构分为()。

    • A、律文
    • B、疏议
    • C、问答
    • D、注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唐律疏议》的完成标志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 B、《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
    • C、《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保存下来最完整、最早、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
    • D、《唐律疏议》对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汉代的法律形式是( )。

    • A、敕、令、格、式
    • B、律、令、格、式
    • C、律、令、程、式
    • D、律、令、科、比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汉代的法律形式是( )。
    A

    敕、令、格、式

    B

    律、令、格、式

    C

    律、令、程、式

    D

    律、令、科、比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唐宣宗时,张戣编成《大中刑律统类》,这种将律、令、格、式混编一起的新型法典,简称()。
    A

    刑律

    B

    刑统

    C

    唐律

    D

    疏议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唐律疏议》的完成标志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B

    《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

    C

    《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保存下来最完整、最早、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

    D

    《唐律疏议》对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武德律》时唐代的首部法典,《唐律疏议》不可能对《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故D选项不正确,应选。《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故B选项正确。《唐律疏议》的完成标志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保存下来最完整、最早、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故AC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