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对于中止犯的处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是犯罪的一种状态
C.中止犯与未遂犯不同之处表现在主观上的主动,阶段上包括预备,放弃行为上的彻底等等
第2题:
下列有关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相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实行行为
B.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相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处于犯罪过程中
C.犯罪行为实行终了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D.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态
第3题:
下列有关犯罪中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犯罪实行过程中
B.犯罪中止必须是行为人自动且彻底的放弃犯罪
C.如果行为人实施完毕犯罪行为后,在犯罪结果发生前,自动采取措施有效地避免犯罪结果发生,使犯罪未完成的也成立犯罪中止
D.如果行为人采取了各种挽救措施,但未能有效地阻止法定犯罪结果发生的,也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
E.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可以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可以减轻处罚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以下关于犯罪预备、中止、既遂以及未遂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下列关于犯罪形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第9题:
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第10题:
故意犯罪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
过失犯罪也可能存在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形态,
故意犯罪形态只能存在于犯罪过程中,在犯罪过程以外出现的某种状态,不是故意犯罪形态
同一犯罪行为,只有一种犯罪形态
第11题:
盗窃分子练习偷盗技巧是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第12题:
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中止是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之发生
是否着手不同
犯罪未遂可有预备未遂,犯罪中止则无
有无犯罪结果不同
自动防止犯罪结果的情况下,既有可能成立犯罪未遂,也有可能成立犯罪中止
第13题:
乙想杀甲,便约甲吃饭,趁甲还没来之即,在甲的饭菜中放入毒药,因久等未来且又惧怕法律制裁,乙遂打消杀甲的恶念,将有毒的菜倒掉。关于乙的行为,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犯罪未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D.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第14题:
A.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被迫停止犯罪
B.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
C.行为人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D.行为人出于自身的原因结束了犯罪行为
第15题:
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
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
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
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下列关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
第20题:
甲为了强奸乙而尾随乙后。此后,乙于偶然中回头,甲发现乙是男子,因而打消了强奸的念头。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21题:
下列关于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说法错误的是()。
第22题:
构成强奸罪(犯罪未遂)
构成强奸罪(犯罪预备)
构成强奸罪(犯罪中止)
不构成犯罪
第23题:
故意犯罪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
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
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
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
第24题:
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
犯罪告一段落,归于未遂之后,不可能出现犯罪既遂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
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结果构成犯罪既遂的,应当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