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一项实验中,要求所有被试都在电脑前利用鼠标来控制一个小球的运动,这项任务需要被试控制鼠标动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实验之前,对全部被试进行同样的移动小球的训练。实验时,其中一种情况下,被试很容易操纵小球完成任务,另一种情况下,小球较难操纵,但所有人最终都能完成该任务。研究者随机选取180名大学生被试,并随机分配到6个组中。第一组被试在电脑前训练10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二组被试训练30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三组被试训练60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四组被试训练10分钟,

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一项实验中,要求所有被试都在电脑前利用鼠标来控制一个小球的运动,这项任务需要被试控制鼠标动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实验之前,对全部被试进行同样的移动小球的训练。实验时,其中一种情况下,被试很容易操纵小球完成任务,另一种情况下,小球较难操纵,但所有人最终都能完成该任务。研究者随机选取180名大学生被试,并随机分配到6个组中。第一组被试在电脑前训练10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二组被试训练30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三组被试训练60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四组被试训练10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第五组被试训练30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第六组被试训练60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最后记录每个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实验的结果发现,在比较难的任务中,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显著减少;但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所有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都很短且几乎相同请问:(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2)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因变量是什么?(3)该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相似考题
更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一项实验中,要求所有被试都在电脑前利用鼠标来控制一个小球的运动,这项任务需要被试控制鼠标动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实验之前,对全部被试进行同样的移动小球的训练。实验时,其中一种情况下,被试很容易操纵小球完成任务,另一种情况下,小球较难操纵,但所有人最终都能完成该任务。研究者随机选取180名大学生被试,并随机分配到6个组中。第一组被试在电脑前训练10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描述正确的是()。

    A.选择材料时是随机的

    B.选择被试时是随机的

    C.分配被试时是随机的

    D.分配材料时是随机的


    参考答案:C

  • 第2题:

    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

    A、实验情境

    B、控制被试

    C、控制实验刺激

    D、控制被试的反应


    正确答案:ABCD

  • 第3题:

    通常当被试不能被随机分配到实验处理中去时,可以应用准实验设计,包括()。

    A.自变量为被试变量

    B.控制变量较多

    C.在研究中难以实现把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处理中去

    D.在研究中可以实现把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处理中去


    参考答案:AC

  • 第4题:

    在选择被试时,实验组与控制组的被试不对等就可能产生取样偏差。()


    参考答案:正确

  • 第5题:

    在下列选项中,主要以变量的控制情况和控制水平高低来分类的实验设计类型是( )

    A.完全随机、随机区组和拉丁方实验设计
    B.单因素和多因素实验设计
    C.被试间、被试内和混合设计
    D.非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

    答案:D
    解析:
    几种实验设计的区分。 选项A中三种实验设计的主要区别在于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选项B的区别在于自变量的数量;选项C的主要区别在于被试接受实验处理的种类数,是否控制个体差异;选项D的主要区别是对变量的控制情况和控制水平的高低。故选择D。本题考查实验设计分类的基础知识。

  • 第6题:

    我们做一个运动适应性训练的实验。实验共包括6组被试,每一组被试分别进行15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的训练,训练任务的难度分为难、易两种。结果如下图:
    能不能说明任务难度和训练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对于容易的任务来说,短于30分钟的训练可以提高练习的百分数,长于30分钟就没有效果?为什么?应该怎样完善实验计划?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从图中似乎可以看做是对于困难的任务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完成百分数也增加;而对于容易的任务,完成百分数则在长于30分钟后不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似乎出现了任务难度和训练时间的交互作用。好像对于容易的任务来说,短于30分钟的训练可以提高练习的百分数,而长于30分钟就好像没有效果。但这并不是练习对容易的任务没有促进作用,而是因为发生了高限效应。高限效应是指由于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图中可以看出,在容易的任务当中,30分钟的训练已经完成了训练任务的100%,尽管更长时间的训练对完成容易的任务有帮助,但无法在实验中表现出来,正因为出现了高限效应,我们不能说不同的训练时间对于不同的训练难度的效果不同,也就是不能说训练时间和任务水平有交互作用。
    (2)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任务的难度,比如提高适应性训练的总数,避免高限效应的出现。

  • 第7题:

    实验心理学中,挑选被试时最应注意(  )

    A.被试数量最好达到30个
    B.被试要具有代表性
    C.随机选取被试
    D.最好选择有经验的被试

    答案:B
    解析:
    实验心理学中,挑选被试时最应注意是要有代表性。保持代表性的最重要办法是随机选取被试,当然还有其他的抽样方式,如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等。被试的数目要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来定,选择被试也根据实验需要,一般情况不选有经验的被试,以免有练习和其他效应的影响。

  • 第8题:

    我们在挑选实验被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

    A.被试数量越多越好
    B.被试要具有代表性
    C.必须随机选取被试
    D.对于有损伤性的实验尽量使用非人类被试

    答案:B,D
    解析:
    实验研究结果所要求的概括程度可以指导被试选择如何取样的问题。被试的选取数量要依研究的问题和据此而推论的全体而定,数量过多和过少都不好。被试没有代表性,就会影响实验效度,而能减少这种偏差的方法就是随机选取被试,这是最基本的方法但并不是必须这样做,还有一些其它的代表性取样方式。

  • 第9题:

    科瓦维拉什维利(Kvavilashvili)以成年人为被试研究前瞻记忆。被试被独自一人留在实验室中执行一个实验任务,为了“在他们的测试期间保证安静”,拔掉了房间里的电话,并要求被试在5分钟的测试时间结束后重新挂好它。此时,前瞻记忆任务为被试是否记得把电话挂起来。该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自然法
    B.实验法
    C.情境模拟法
    D.访谈法

    答案:C
    解析:
    该方法属于情境模拟法。在情境模拟法中,对前瞻记忆的测量是对现实生活的模拟,同时又可以对额外变量进行严格控制。该方法集中了自然法和实验法的优势,并解决了它们所无法避免的问题。

  • 第10题:

    随机选配被试,严密操作自变量,全面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是()。

    • A、前实验
    • B、准实验
    • C、真实验
    • D、后实验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单选题
    挑选实验被试时应注意()
    A

    被试数量越多越好

    B

    被试要具有代表性

    C

    必须随机选取被试

    D

    必须选择有经验的被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和分配被试,只把已有的研究对象作为被试,且只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控制的实验是()
    A

    真实验

    B

    前实验

    C

    准实验

    D

    探索性实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实验设计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实验设计中只能有一个因变量

    B.一个变量设为被试内变量就不能再设为被试间变量

    C.一个变量设为被试间变量就不能再成为被试内变量

    D.被试内变量和被试间变量可以在一个实验中并存


    参考答案:D

  • 第14题:

    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是相关变量。()


    参考答案:错误

  • 第15题:

    选取正常血压被试,把他们随机分为A、B两组,接下来让A组被试保持安静状态,不接受外界刺激,而B组则被施予强烈的外界刺激(如惊吓),在这里血压属于()。

    A、被试变量

    B、可操纵变量

    C、不可操纵变量

    D、因变量


    参考答案:B

  • 第16题:

    在挑选被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A、被试数量越多越好

    B、被试要有代表性

    C、必须随机选取被试

    D、对于有损伤性的实验尽量使用非人类被试

    E、性别一定要平衡


    参考答案:BC

  • 第17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某一培训机构开发出一种独特的记忆术,他们认为使用这种记忆术会大大提高记忆成绩。在一项实验中,他们随机选取了三组成人被试,第一组要求他们利用简单复述的方式记忆一张词表(机械识记组),第二组要求他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识记词表(意义识记组),第三组则先教会他们该机构开发出的记忆术之后,让他们利用此种记忆术对词表进行识记(记忆术组),三组被试的识记时间相同,随后进行自由回忆并比较三组被试回忆成绩的差别。为了表明三组被试是相匹配的,实验者在实验之后让所有被试都补充完成了智力测验和记忆广度测验。结果发现,在记忆广度测验上,三组被试的差别明显。请问:(1)该项实验属于哪种实验设计?(2)该实验中的重要额外变量是什么?应如何控制?(3)考虑到记忆广度这一额外因素,请设计一个更合理的方案改进该实验。


    答案:
    解析:
    (1)该实验的设计类型:该实验属于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2)该实验中的额外变量与控制方法:该实验的额外变量是记忆广度。记忆广度可以作为协变量进入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控制。(3)新的实验方案:使用随机区组设计。首先,把被试按记忆广度测验的结果分成记忆广度高中低三组,然后,分别把这三组被试随机分到三个实验组中,这样,三个实验组中的被试在记忆广度上就会相匹配了,再对三个实验组实施材料中的实验程序。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额外变量的控制和真实验设计中的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的掌握情况。其中,对额外变量的统计控制可以作为事后的控制手段;随机区组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实验自变量无关的额外因素。

  • 第18题:

    研究者先测量所有被试与任务呈高相关的属性,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将被试分成属性相等的实验组和控制组。这种被试分组方法称为

    A.匹配法
    B.分层抽样法
    C.ABA法
    D.ABBA法

    答案:A
    解析:
    匹配法是先将被试按某一或几个特征上水平的相同或相似加以匹配,然后再把每一匹配组中的每个被试随机分配到各个组别,以此保证各组被试在这个或这几个特往上是同质的。因此,题干中所描述的分组方法是匹配法,

  • 第19题:

    在一项研究情绪的实验中,要求A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情绪测试之间观看恐怖电影,要求B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情绪测试之间休息,则A组被试通常被看作是

    A.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
    B.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
    C.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
    D.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

    答案:C
    解析:
    A组和B组被试前后都进行了情绪测试,即A组和B组都属于前测~后测设计。又因为A组被试看了恐怖电影'而B组并没有看,因为看恐怖电影是实验处理,通常将A组看作是实验组B组看作是控制组。

  • 第20题:

    在一项研究情绪的实验中,要求A组被试观看恐怖电影之后进行情绪测试,要求B组被试在A组被试进行情绪测试时也进行情绪测试,则A组被试通常被看做是

    A.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
    B.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
    C.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
    D.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

    答案:B
    解析:
    该设计属于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设计,在该设计中没有前测,只有后测,

  • 第21题:

    挑选实验被试时应注意()

    A被试数量越多越好

    B被试要具有代表性

    C必须随机选取被试

    D必须选择有经验的被试


    B

  • 第22题:

    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和分配被试,只把已有的研究对象作为被试,且只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控制的实验是()

    • A、真实验
    • B、前实验
    • C、准实验
    • D、探索性实验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问答题
    解释一个2×3×4的完全随机因素实验设计(要指出该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数、每个自变量的水平数、可检验几个主效应、交互作用等)。假如同一实验条件(即一个实验单元)需要5名被试,那么完成该实验需要多少名被试?如果将实验设计改为混合设计,其中前两个变量为组间变量,第三个变量为组内变量,同一实验条件仍需要5名被试,则该实验需要多少组被试?

    正确答案: (1)该设计中,自变量有3个,分别有2、3、4个水平,可检测3个主效应和4个交互作用。
    (2)假如同一实验条件需要5名被试,该实验共需120名被试。
    (3)如果该实验设计为混合设计,且前两个变量为组间变量,另一变量为组内变量,同一实验条件仍需要5名被试,该实验则需要30名被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