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正确答案: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徒生活在东西两大帝国分裂的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在宗教语言、仪式和教义等诸多方面逐渐产生了分歧。东方教会在宗教思想上较多地保存了犹太教的传统,在生活方面则受希腊文化的影响较多。西方教会其宗教思想主要是受希腊罗马哲学的影响,而宗教生活则更多地接受拉丁民族和日耳曼民族的影响。这样,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东西方教会的分歧愈来愈明显。东方教会使用希腊文传教,其宗教理论具有神秘主义的特点;西方教会使用拉丁文,宗教理论则具有世俗化和法律化的特点。在宗教和国家关系方面,东方教会受国家的控制,拜占庭皇帝被神化,成为教会的最高首脑;西方教会则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教皇国,最高宗教首脑为教皇。教皇的权力不仅限于教皇国,他还利用分布在西欧各国的教会势力干涉其内政,与各国君主争夺其统治权。东西方教会最大的分歧是对教义认识的不同。西方教会的基本信条是“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圣灵三者是一体的,圣父生圣子,圣父和圣子共生圣灵。“三位”之间有严格的区别,不可混淆;但又是同性、同体的,彼此无大小尊卑之别,同等重要。即所谓一个上帝,三个“位格”。并认为这是神圣的奥秘,只有通过上帝的启示来信仰,而不是人的理性所能理解的。西方教会的这种“三位一体”的牵强附会的解释,自然不能令人信服。东方教会则认为,圣子(耶稣基督)是人,不是神,系由上帝所“造”,其品级低于上帝。东西方教会关于耶稣基督属性之争长期不能解决,导致双方分歧的扩大,预示着东西方教会分裂的不可避免性。
4、5世纪以后,东西方教会由于交易信仰而引发的各种宗教斗争层出不穷。8世纪至9世纪中叶,东西方教会因圣像崇拜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斗争,双方互相攻伐,严重对峙。11世纪,西方教会经过改革(克吕尼运动),克服了内部危机,加强了力量,在东西方教会斗争中逐渐占据上风。1053年,教皇利奥九世和君士坦丁大教长米海尔•凯鲁拉里的斗争达到白热化。凯鲁拉里写信谴责利奥九世为异端,利奥怒不可遏,立即复信,对凯鲁拉里进行反击,并宣称使徒“彼得建立的宗座(罗马主教)高于君士坦丁堡及其他一切宗座(主教),高于一切教会。因此关于礼拜仪式和信仰问题,罗马主教(教皇)的裁决高于所有人。”1054年,利奥和凯鲁拉里互相宣布开除对方教籍,从此以后,东西方教会正式分裂了。分裂后的东方教会自称为“正教”,亦称“东正教”或希腊正教;西方教会自称“公教”、“罗马公教”,亦称天主教。
教会分裂后,东西方教会逐渐形成各自的教会体制(即教阶制)。西方教会形成独立的封建神权教皇国,教皇为最高首脑,从教皇直到地方。一般神职人员形成了一整套教阶体系:主教、神父、助祭三个品位组成。主教以其职级复分为教皇、枢机主教(又称红衣主教,由教皇任命组成教皇国中央机构——罗马教廷,分掌教廷各部和一些国家重要教区的领导权)、首主教(即首席主教,为一国教会之首)、都主教(首都所在地的主教)、总主教(又称大主教,掌一省的教权)、主教(掌管教区)。神父(神甫)正式品位称司铎(司祭),协助主教管理教务,通常为一个教堂的负责人。助祭的神品为六品位,故亦称“六品”,协助主教办理一般事务,如慈善救济事宜等。
东正教无教皇和枢机主教,实行牧首制。其教阶制体系是:牧首(亦称宗主教或大主教长)、都主教(首都或重要城市的主教)、大主教(主管一个大教区)、主教(教区的负责人)、大司祭(亦称大司铎,可代替主教行大礼弥撒和主管教务)、司祭(亦称司铎,神父的正式品位之一,主持教务事宜)、辅祭(亦称助祭,辅佐司祭工作)。东正教的牧首虽有较高的地位,被各国教会尊为“全世界的圣者”,但各国教会自成体系,对君士坦丁堡没有隶属关系,他们都是独立的平行的教会。但东正教会与其所在国家的关系则不是独立的,他们奉国家君主为教会首领,教会从属于政府,这和西方的天主教会有很大的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