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比较分析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和赫尔巴特的四步教学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分析比较赫尔巴特与杜威的课程理论的异同。


    答案:
    解析:
    在教育理论界,赫尔巴特与杜威被视为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对于课程也分别有自己的观点。(1)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见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论述3)(2)杜威的课程理论。(见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论述)(3)不同点:①课程目标不同: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可分为两种,即所谓“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这个目的是要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和谐发展。“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即道德,这个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内心的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念的形成。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在杜威看来,外在的教育目的是强加的,不能充分考虑儿童的本能与需要;固定的教育目的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终极的教育目的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和假设,因为世界是变动不息的。“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无目的论。②课程内容不同: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兴趣占有重要的地位j他根据“多方面兴趣”的理论,建立了一个广泛学科的课程体系。赫尔巴特把多种多样的兴趣分为两大类: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其中经验的兴趣包括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兴趣包括同情的、社会的和宗教的三种关趣。各种经验、兴趣对应应设的课程,如对应经验的兴趣,应该开设自然、物理、化学、地理等课程。杜威的课程内容以经验和环境为主,他倡导从直接经验中获取知识,任何书本都不能代替个人的直接经验。他还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儿童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将来的社会密切相关。③课程实施不同:赫尔巴特认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他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连续的阶段:明了、系统、联想、方法:杜威提倡在教育中用“从做中学”把“知”和“行”统一起来。“从做中学”的教育原则要求学生亲自接触具体事物,用感官去感受事物,再通过所获取的感性认识去思维,最后达到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目的。(4)相同点:都强调课程的组织要符合儿童的兴趣和经验。

  • 第2题:

    形式阶段教学法(赫尔巴特)
    明了阶段、联想阶段、系统阶段、方法阶段。赫尔巴特的学生将其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

  • 第3题:

    比较分析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理论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和杜威是西方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二者教育理论既有统一性,也存在着对立,其表现如下:
    (1)赫尔巴特和杜威在教育理论上的统一性
    ①他们对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理解,是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前提。赫尔巴特的哲学思想受康德和费希特影响,其在《普通教育学》中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与其哲学认识论是密不可分的。而杜威的教育理论则是建立在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上的。
    ②赫尔巴特和杜威都十分关注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课程理论以及教学过程等教育的基本问题,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建构在这些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的。而由于二者在哲学认识论、教育观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他们在论述这些问题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对教育目的认识上: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第一目的是要发展人的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道德.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念,成为普鲁士优秀的公民。
    杜威则认为,促进儿童的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社会性的要求和儿童的需要并不总是相对抗的,因此,教育也是社会进步及改革的基本方法。杜威理论中理想的人应该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等。虽然二者的论述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目的。
    (2)赫尔巴特和杜威在教育理论上的对立点
    ①道德教育方面,赫尔巴特更重视个人的观念的培养,杜威则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赫尔巴特认为存在着五种道德观念的培养,即内在自由、完善、善意、法权和正义。观念是最根本的要素,人们用这些观念来调节个人意志和社会冲突,就能使自己成为服从既定法制的、有美德的人。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重视人的独立性、独创性和毅力。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非竞争等。在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上,杜威认为,学校生活、教材、教法皆应渗透社会精神,道德教育应有社会性的情境、社会性的内容和社会性的目的,还要建立在学生本能冲动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基础上。
    ②在课程内容上,赫尔巴特提倡分科课程,而杜威强调活动课程。赫尔巴特提出了多方面兴趣的概念以及教学必须培植多方面兴趣的要求。他认为多方面兴趣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他把人的兴趣分为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六种,认为课程的设置要适应这多方面的兴趣。所以,他把所有的学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的”学科,包括历史、文学和语言文字等,另一类是“科学的”学科,即各种自然学科及数学等,提出了一个比较广泛的课程系统,是一种较为系统的分科课程理论。
    而杜威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生活化和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传授。这种活动性的课程范围很广,包括园艺、烹饪、纺织、绘画、唱歌、讲故事、阅读等形式。他认为,这些活动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还能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总的来说,是一种综合各门学科的活动课程。同时,杜威还指出成年人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未成年人的经验也是有指导价值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使儿童最终获取较系统的知识,同时又能在学习过程中顾及儿童的心理水平。
    ③教学过程方面,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杜威强调五步教学法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利用学生原有的旧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从而获得新观念的过程,并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他把人的一切理活动都归结为观念的运动。他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两个基本环节:“专心”和“审思”。由此就形成了教学的四个阶段: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把新知识跟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作概括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
    杜威认为,在教学方法上,师生应该共同活动、共同经验,书本降到次要的位置,活动和经验才是主要的;教学活动也不限于教室。他把思维的五步法直接运用到教学方法上: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第三,学生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第四,子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第五,在现实情境中解决问题。
    ④在教师和儿童的地位上,赫尔巴特强调教师主导,杜威强调儿童的兴趣。
    赫尔巴特在这方面重点论述的是纪律问题。他认为,纪律的本质就是约束儿童的意志,管理本身并不是教育,而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他提出。威吓、监督、命令,禁止和惩罚等管理的方法,对待学生采取严酷的态度,很少注意到儿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杜威十分关注在教育中儿童兴趣的发挥和经验的形成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儿童的生长,实质上是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要求摒弃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的东西,强调经验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个体在经验过程中的主动性,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要求等。
    (3)在教育史上,一般来说,把赫尔巴特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而杜威则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两大派在教育理论上的分歧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三个中心”的对立,即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的对立、系统书本知识中心和个人直接经验中心的对立、课堂教学中心和活动中心的对立。这两个派别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虽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是总的来说,这三个中心的“对立”揭示了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最为基本的相互联系的几个因素。无论是现代教育对于传统教育的批判,还是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反驳,他们的争论都离不开“三个中心”的问题,而对对方的批判也都击中了对方教育理论中存在着的问题和弊端。

  • 第4题:

    五步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 A、杜威
    • B、孔子
    • C、蔡元培
    • D、赫尔巴特

    正确答案:A

  • 第5题:

    试比较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 第一,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著作是《普通教育学》。他试图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教学过程的四阶段论等思想,主张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其教育思想在世界各国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杜威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著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他反对传统的教育三中心,主张以“学生中心”代替“教师中心”,以“做中学”代替“教材中心”,以“学校即社会”代替“课堂中心”,以活动课程代替分科教学。他强调儿童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口号。其教育思想对于20世纪教育科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 第6题:

    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的是( )。

    • A、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 B、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 C、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D、巴班斯基教学过程中最优化的理论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并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是()。

    • A、赫尔巴特
    • B、夸美纽斯
    • C、洛克
    • D、杜威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五步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

    杜威

    B

    孔子

    C

    蔡元培

    D

    赫尔巴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比较分析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理论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和杜威是西方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二者教育理论既有统一性,也存在着对立,其表现如下:
    (1)赫尔巴特和杜威在教育理论上的统一性
    ①他们对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理解,是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前提。赫尔巴特的哲学思想受康德和费希特影响,其在《普通教育学》中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与其哲学认识论是密不可分的。而杜威的教育理论则是建立在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上的。
    ②赫尔巴特和杜威都十分关注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课程理论以及教学过程等教育的基本问题,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建构在这些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的。而由于二者在哲学认识论、教育观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他们在论述这些问题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对教育目的认识上: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第一目的是要发展人的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道德.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念,成为普鲁士优秀的公民。
    杜威则认为,促进儿童的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社会性的要求和儿童的需要并不总是相对抗的,因此,教育也是社会进步及改革的基本方法。杜威理论中理想的人应该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等。虽然二者的论述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目的。
    (2)赫尔巴特和杜威在教育理论上的对立点
    ①道德教育方面,赫尔巴特更重视个人的观念的培养,杜威则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赫尔巴特认为存在着五种道德观念的培养,即内在自由、完善、善意、法权和正义。观念是最根本的要素,人们用这些观念来调节个人意志和社会冲突,就能使自己成为服从既定法制的、有美德的人。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重视人的独立性、独创性和毅力。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非竞争等。在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上,杜威认为,学校生活、教材、教法皆应渗透社会精神,道德教育应有社会性的情境、社会性的内容和社会性的目的,还要建立在学生本能冲动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基础上。
    ②在课程内容上,赫尔巴特提倡分科课程,而杜威强调活动课程。赫尔巴特提出了多方面兴趣的概念以及教学必须培植多方面兴趣的要求。他认为多方面兴趣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他把人的兴趣分为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六种,认为课程的设置要适应这多方面的兴趣。所以,他把所有的学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的”学科,包括历史、文学和语言文字等,另一类是“科学的”学科,即各种自然学科及数学等,提出了一个比较广泛的课程系统,是一种较为系统的分科课程理论。
    而杜威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生活化和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传授。这种活动性的课程范围很广,包括园艺、烹饪、纺织、绘画、唱歌、讲故事、阅读等形式。他认为,这些活动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还能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总的来说,是一种综合各门学科的活动课程。同时,杜威还指出成年人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未成年人的经验也是有指导价值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使儿童最终获取较系统的知识,同时又能在学习过程中顾及儿童的心理水平。
    ③教学过程方面,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杜威强调五步教学法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利用学生原有的旧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从而获得新观念的过程,并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他把人的一切理活动都归结为观念的运动。他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两个基本环节:“专心”和“审思”。由此就形成了教学的四个阶段: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把新知识跟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作概括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
    杜威认为,在教学方法上,师生应该共同活动、共同经验,书本降到次要的位置,活动和经验才是主要的;教学活动也不限于教室。他把思维的五步法直接运用到教学方法上: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第三,学生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第四,子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第五,在现实情境中解决问题。
    ④在教师和儿童的地位上,赫尔巴特强调教师主导,杜威强调儿童的兴趣。
    赫尔巴特在这方面重点论述的是纪律问题。他认为,纪律的本质就是约束儿童的意志,管理本身并不是教育,而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他提出。威吓、监督、命令,禁止和惩罚等管理的方法,对待学生采取严酷的态度,很少注意到儿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杜威十分关注在教育中儿童兴趣的发挥和经验的形成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儿童的生长,实质上是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要求摒弃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的东西,强调经验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个体在经验过程中的主动性,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要求等。
    (3)在教育史上,一般来说,把赫尔巴特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而杜威则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两大派在教育理论上的分歧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三个中心”的对立,即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的对立、系统书本知识中心和个人直接经验中心的对立、课堂教学中心和活动中心的对立。这两个派别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虽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是总的来说,这三个中心的“对立”揭示了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最为基本的相互联系的几个因素。无论是现代教育对于传统教育的批判,还是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反驳,他们的争论都离不开“三个中心”的问题,而对对方的批判也都击中了对方教育理论中存在着的问题和弊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的教学方法有()。
    A

    叙述教学法

    B

    分析教学法

    C

    综合教学法

    D

    直观教学法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形式阶段教学法(赫尔巴特)

    正确答案: 明了阶段、联想阶段、系统阶段、方法阶段。赫尔巴特的学生将其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赫尔巴特派提出的最为流行的五阶段教学法()
    A

    预备

    B

    提示

    C

    比较

    D

    以上全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

    答案:A
    解析: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根据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论。后来他的学生席勒又将“明了”分为“预备”和“提示”两部分。

  • 第14题:

    赫尔巴特派提出的最为流行的五阶段教学法()

    • A、预备
    • B、提示
    • C、比较
    • D、以上全是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学者()提出了四段教学,后又演变为五段教学法。

    • A、夸美纽斯
    • B、康德
    • C、杜威
    • D、赫尔巴特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在()的四段教学法基础上,席勒和赖因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段教学法,即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

    • A、夸美纽斯
    • B、杜威
    • C、赫尔巴特
    • D、裴斯泰洛齐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的是()

    • A、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 B、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 C、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D、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

    • A、赫尔巴特
    • B、夸美纽斯
    • C、洛克
    • D、杜威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的教学方法有()

    • A、叙述教学法
    • B、分析教学法
    • C、综合教学法
    • D、直观教学法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单选题
    在()的四段教学法基础上,席勒和赖因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段教学法,即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
    A

    夸美纽斯

    B

    杜威

    C

    赫尔巴特

    D

    裴斯泰洛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洛克

    D

    杜威


    正确答案: D
    解析: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根据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论。后来他的学生席勒又将"明了"分为"预备"和"提示"两部分。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是由其学生在教学过程四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对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起了积极作用,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根据心理学来阐述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揭示了课堂教学的某些规律性。
    (1)明了。当一个表象由自身的力量突出在感官前,兴趣活动对它产生注意;这时,学生处于静止的专心活动;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以做好观念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2)联想。由于新表象的产生并进入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因而产生新旧观念的联合,但又尚未出现最后的结果;这时,兴趣活动处于获得新观念前的期待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与学生进行无拘无束的谈话,运用分析的教学方法。
    (3)系统。新旧观念最初形成的联系并不是十分有序的,因而需要对前一阶段由专心活动得到的结果进行审思;兴趣活动正处于要求阶段;这时,需要采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使新旧观念间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概念。
    (4)方法。新旧观念间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联系巩固新习得的知识。
    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后来被他的学生所发展。席勒把明了分为两个阶段,组成了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赖因则在前面加了一个预备阶段,并对原有的四个阶段作了更符合教学实际的修改,演变为预备(提出问题、说明目的)、提示(提示新课程、讲解新教材)、联系、总结、应用的教学过程。上述教学过程均为五段,俗称五段教学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是()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洛克

    D

    杜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