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学者认为,传媒关于暴力行为的报道、描述能宣泄儿童和青少年的侵犯性。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传媒假事件”指由传媒公开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事件或公共关系活动。“传媒假事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消息来源和报道者重合、隐藏的动机、导演事件、事件媒介化、暧昧的真实。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描述属于“传媒假事件”的是( )。
A.某领导在举行捐助活动时,直到自己摆好姿势才允许记者拍照
B.某报社记者在报道一次野外放生活动时多次将一只不能在大海里生存的乌龟放生到海里,致其死亡,遭到社会各界的舆论谴责
C.某视频网站为了扩大影响力,投巨资开展自拍电影活动。得到大家的热烈响应
D.河南警方解救的一批被拐卖的儿童无法被四川的父母认领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某报社得知后,收留了这批儿童并联系上了儿童的父母,同时还对这一事件进行全程的新闻追踪
第3题:
下面是关于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描述,错误的表达是()
第4题:
中国学者吴凤岗在《中国家庭教育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文中,报道了我国心理学家对“狼孩”的研究案例。
第5题:
既是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儿童品德发展方向的基本因素是()。
第6题:
诺依曼认为,在以电视高度普及为特点的现代信息社会,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会产生()。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第9题:
所有青少年
暴力的高危青少年
暴力行为受害青少年
已表现出暴力行为的青少年
暴力的高危青少年及已表现出暴力行为的青少年
第10题:
审美需要
日常记事
情绪宣泄
意外发现
第11题:
A、利用惩罚
B、降低挫折
C、替代性攻击
D、宣泄
第12题:
实践技术、()和原始巫术是学者们提出关于艺术的起源三类起源理论。
第13题:
关于儿童青少年伤害与健康危害行为描述错误的是()
第14题:
大多数学者认为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年龄()岁比较合适。
第15题:
加拿大学者柏恩博士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一般有PAC三态,即()
第16题:
肱骨外髁骨折绝大多数发生于()。
第17题:
第18题:
HIV能选择性地侵犯CD4+T淋巴细胞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分为HIV 111和HIV 222
HIV对热及各种消毒剂均敏感
多数中医学者认为艾滋病的病因病机为“正虚邪侵”
SARS是其英文缩写
第19题:
青少年态
老年态
父母态
成人态
儿童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