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区格等跨连续双向板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时, 在g'=g+q/2作用下,连续板的各中间支座两侧的荷载相同,若忽略远端荷载的影响,则可近似认为板的中间支座处转角为零,对中间区格板可按四边()的板来计算内力。 A、 B、 C、 D、
A.铰接
B.简支
C.固定
D.塑性铰
第1题:
A.简化计算,修正忽略抗扭钢度的误差
B.考虑在计算简图中取支座中点间距为跨长
C.考虑板和次梁荷载的随机性
D.考虑板和次梁施工尺寸的误差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时,当求中间支座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支座()两跨布置可变荷载,然后()跨布置可变荷载。
第5题:
按弹性理论计算肋形楼盖多跨连续双向板的支座最大弯矩时,板的中间支座均可视为()。
第6题:
按弹性理论计算单向板肋梁楼盖时,板和次梁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的原因是()。
第7题:
求多跨连续双向板某区格的板支座最大负弯矩时,板上荷载应按棋盘式布置。()
第8题:
计算连续双向板时,在满布的荷载p’作用下荷载对称,可近似认为板的中间支座都是()支座。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现浇肋形楼盖中的板、次梁和主梁,一般均为单跨连续梁(板)
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是主要内容,配筋计算与简支梁相同
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次梁和板按塑性变形方法计算
均布荷载下,等跨连续板与次梁的内力计算,考虑弹性变形的内力重分布
连续梁、板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
第11题:
考虑支座的弹性约束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沿板长跨方向传递荷载
沿板短跨方向传递荷载
第12题:
简支支座
固定支座
第13题:
A.支座可以自由转动,但没有竖向位移
B.不考虑薄膜效应对板内力的影响
C.在确定板传给次梁的荷载以及次梁传给主梁的荷载时,分别忽略板、次梁的连续性,按简支构件计算支座竖向反力
D.跨数超过五跨的连续梁、板,当各跨荷载相同,且跨度相差不超过30%时,可按五跨的等跨连续梁、板计算
第14题:
第15题:
按弹性理论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板内力时,采用换算荷载的原因是()。
第16题:
按弹性理论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次梁内力时,采用折算荷载的原因是()。
第17题:
单向板肋梁楼盖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连续板、梁时,下面叙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第18题: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时,连续梁、板的跨数应按()确定。
第19题:
计算连续双向板时,在一上一下的荷载p″的作用下,近似符合反对称关系,可认为中间支座的弯矩为零,即可以把中间支座都看作()支座。
第20题:
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影响
板的长跨方向也能传递部分荷载
支座弹性约束的影响
出现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可能性较小
第21题:
对于各跨荷载相同,其跨数超过五跨的等跨等截面连续梁、板将所有中间跨均以第三跨来代替
对于超过五跨的多跨连续梁、板,可按五跨来计算其内力
当梁板跨数少于五跨时,按五跨来计算内力
当梁板跨数少于五跨时,按实际跨数计算
第22题:
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将其支座均视为铰支座
对于两边支座为砖墙,中间支座为钢筋混凝土柱的主梁,若时,可将梁视作铰支于柱上的连续梁进行内力分析,否则应按框架横梁计算内力
当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如相邻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20%,可作为等跨计算
当连续梁板跨度不等时,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弯矩时,应按各自跨度计算;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按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最大值计算
第23题:
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但小于3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筋;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现浇肋形楼盖中的板、次梁和主梁,一般均为多跨连续梁(板)。内力计算有两种方法。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次梁和板可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均布荷载下,等跨连续板和连续次梁的内力计算,可考虑塑性变形的内力重分布。允许支座出现塑性铰,将支座截面的负弯矩调低,即减少负弯矩,调整的幅度,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
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因此,跨中按最大正弯矩计算正筋,支座按最大负弯矩计算负筋。
第24题:
对于均布荷载和承受间距相同、大小相等的集中荷载的多跨等跨连续梁,其内力可分别按计算
确定连续梁剪力设计值时,各跨应取各自的净跨计算
若梁、板两端均支承在砌体上,其计算跨度应取为1.05
对于等跨连续梁板,当跨度相差不大于15%时,计算跨内弯矩时取各自的跨度值,而计算支座弯矩则相邻两跨的平均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