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 B.成立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物品的淫秽性 C.成立嫖宿幼女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卖淫的是幼女 D.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认识到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

题目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
B.成立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物品的淫秽性
C.成立嫖宿幼女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卖淫的是幼女
D.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认识到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故意的认识内容。 A项,根据《刑法》第14条的规定,故意的认识内容是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不包括对行为是否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认识,即刑法不会因为行为人不知法律而免责,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行为的危害性(法益侵害性)就可以了。
B项,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是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贩卖”,行为对象是“淫秽的物品”,并且有“牟利”的目的(主观超过要素)。如果行为人以为是普通英文小说,实际上是英文淫秽小说而贩卖的,会因为主观上没有贩卖淫秽物品的故意而无罪。
C项,嫖宿幼女罪是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自己进行的是嫖宿行为,行为对象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如果行为人误将不满14周岁的幼女当作已满14周岁的女子进行嫖宿的,属于过失嫖宿幼女,不成立此罪。值得注意的是,《刑法修正案(九)》删除了嫖宿幼女罪的相关规定,当前解释只针对未删除之前。
D项,如果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如果行为人对对方没有正确认识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成立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更多“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加入某种添加剂的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

    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

    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

    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


    参考答案:B

  • 第2题:

    甲举枪射击乙,但因没有瞄准而击中丙,致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

    B.甲的行为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

    C.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D.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ABC

  • 第3题: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走私、运输、贩卖、制造毒品的故意,必须对走私、运输、贩卖、制造行为和对象是毒品有认识
    B.成立传播淫秽物品罪,必须对传播的是淫秽物品有认识
    C.成立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要求行为人必须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组织、机构或个人
    D.成立犯罪故意,不要求行为人对行为及其结果具有社会危害性有认识

    答案:D
    解析:
    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在认识因素上,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行为、结果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的客观事实具有明确认识,即对犯罪构成所属情况具有明确认识。ABC选项说法正确。第二,对行为及其结果具有社会危害性有明确认识。D选项说法错误。

  • 第4题: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1年)

    A.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
    B.成立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物品的淫秽性
    C.成立嫖宿幼女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卖淫的是幼女
    D.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认识到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故意的认识内容。 A项,根据《刑法》第14条的规定,故意的认识内容是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不包括对行为是否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认识,即刑法不会因为行为人不知法律而免责,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行为的危害性(法益侵害性)就可以了。
    B项,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是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贩卖”,行为对象是“淫秽的物品”,并且有“牟利”的目的(主观超过要素)。如果行为人以为是普通英文小说,实际上是英文淫秽小说而贩卖的,会因为主观上没有贩卖淫秽物品的故意而无罪。
    C项,嫖宿幼女罪是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自己进行的是嫖宿行为,行为对象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如果行为人误将不满14周岁的幼女当作已满14周岁的女子进行嫖宿的,属于过失嫖宿幼女,不成立此罪。值得注意的是,《刑法修正案(九)》删除了嫖宿幼女罪的相关规定,当前解释只针对未删除之前。
    D项,如果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如果行为人对对方没有正确认识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成立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 第5题:

    甲与乙因情生仇。一日黄昏,甲持锄头路过乙家院子,见甲妻正在院内与一男子说话,以为是乙举锄就打,对方重伤倒地后遂发现是乙哥哥。甲心想,打伤乙哥哥也算解恨。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后来想“打伤乙哥哥也算解恨”,说明甲也有伤害乙的哥哥的故意,所以本案不存在事实认识错误
    B.本案属于具体事实认识错误中的对象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和具体符合说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C.本案属于具体事实认识错误中的对象错误,对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对乙哥哥成立故意伤害罪(重伤)
    D.本案属于具体事实认识错误中的对象错误,无论按照具体符合说还是法定符合说,甲对乙哥哥都成立故意伤害罪(重伤),对乙不成立犯罪。

    答案:A,B,C
    解析:
    ①责任主义原则要求,故意必须是行为时存在的故意,甲在打人时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打的是乙的哥哥,所以甲属于具体事实认识错误当中的对象错误。A 选项错误。②对象错误中无论按照具体符合说还是法定符合说,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B 选项错误。③对象错误,不论按照具体符合说还是法定符合说,只对乙哥哥成立故意犯罪,对乙不成立犯罪。C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

  • 第6题:

    在下列选项中,行为人对下列哪一项内容缺乏认识不影响盗窃罪故意的认定?( )
    A.盗窃行为本身
    B.盗窃对象的性质(如是枪支还是货币)
    C.盗窃对象的价值数额
    D.盗窃对象是否是他人之物


    答案:C
    解析:
    盗窃对象的价值数额类似于大陆法系犯罪成立理论中的客观处罚条件,不需要行为人主观方面有相应的认识。

  • 第7题:

    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
    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
    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
    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

    答案:A,C,D
    解析:
    【考点】违法性认识错误。详解:违法性认识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本题中,甲不知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以书面形式向人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由此,鉴于司法权威,甲对此行为不再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 第8题:

    警察带着警犬(价值3万元)追捕逃犯甲。甲枪中只有一发子弹,认识到开枪既可能只打死警察(希望打死警察),也可能只打死警犬,但一枪同时打中二者,导致警察受伤、警犬死亡。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如认为甲只有一个故意,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 B、如认为甲有数个故意,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与故意毁坏财物罪,数罪并罚
    • C、如甲仅打中警犬,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论处
    • D、如甲未打中任何目标,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论处

    正确答案:C

  • 第9题:

    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 B、对象认识错误
    • C、客体认识错误
    • D、手段认识错误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 
    • B、甲本欲枪杀乙,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 C、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 
    • D、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乙是对象错误,按照教唆犯从属于实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对象错误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 

    B

    甲本欲枪杀乙,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

    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 

    D

    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乙是对象错误,按照教唆犯从属于实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对象错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农民甲醉酒在道路上驾驶拖拉机,其认为拖拉机不属于《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的机动车。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6年真题]
    A

    甲未能正确评价自身的行为,存在事实认识错误

    B

    甲欠缺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C

    甲对危险驾驶事实有认识,具有危险驾驶的故意

    D

    甲受认识水平所限,不能要求其对自身行为负责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分为事实认识错误和法律认识错误。甲未能正确评价自身行为,构成法律认识错误而非事实认识错误。
    BC两项,根据刑法通说,违法性认识并不要求行为人准确认识到其行为触犯了刑法哪一个具体罪名。对于醉酒驾驶拖拉机的行为,甲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其可以认识到这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违法性,只是未认识到触犯哪一罪名而已,故甲具有危险驾驶的犯罪故意。甲误以为其行为不构成危险驾驶罪,并不影响追究其危险驾驶罪的刑事责任。
    D项,甲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并不影响要求其对自身行为负责。

  • 第13题:

    下列关于违法性认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违法性的认识不仅包括对形式的违法性的认识,也包括实质的违法性(社会危害性)的认识 B.对刑罚可罚性、法定刑的认识也属于违法性的认识 C.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是独立于故意、过失之外的故意犯与过失犯共同的主观要素 D.违法性的错误的回避可能性的判断基准是具体状况下的“行为者本人的个人的能力”,而不是“一般人”


    正确答案:AB
    违法性的认识大体是指对形式的违法性的认识,而不是指实质的违法性(社会危害性)的认识,A项错误。违法性的认识不包括刑罚可罚性、法定刑的认识,B项错误。C项和D项表述正确。

  • 第14题:

    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

    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

    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

    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


    正确答案:B
    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本题中,甲不知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以书面形式向人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由此,鉴于司法权威,甲对此行为不再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答案B是正确的,当选。

  • 第15题:

    关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罪过形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只能是故意
    B.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C.只能是间接故意
    D.只能是过失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理解。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 第16题:

    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
    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
    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
    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

    答案:B
    解析:
    【考点】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详解】违法性认识,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违法性的认识问题,大多是作为违法性的错误问题从反面进行议论的。违法性的错误,是指没有事实错误,但不知道其行为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的,或者错误地以为其行为被法律所允许的情形。违法性的错误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可以回避的违法性的错误,在此情形下,行为人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二是不可回避的违法性的错误,于此情形下,行为人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而当行为人不可能认识到行为的违法性时,或者说不可避免地产生违法性的错误时,则不能以犯罪论处。在本案中,甲专门针对该行为的合法状况向法院进行了咨询,那么在其信赖了法院的见解而产生了违法性的错误时,这些错误应属于不可避免的错误,故甲不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不构成犯罪。因此B正确,ACD错误。

  • 第17题:

    农民甲醉酒在道路上驾驶拖拉机,其认为拖拉机不属于《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的机动车。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未能正确评价自身的行为,存在事实认识错误
    B、甲欠缺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C、甲对危险驾驶事实有认识,具有危险驾驶的故意
    D、甲受认识水平所限,不能要求其对自身行为负责

    答案:C
    解析:
    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甲明知自己“醉酒在道路上驾驶拖拉机”,可知对案件事实不存在认识错误。因其对相关事实是明知的,因此具有危险驾驶的故意。
    选项B.D错误,法律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行为的法律性质或意义有错误的认识。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行为在法律上规定为犯罪而行为人却误认为不构成犯罪的,此时按照有罪处理。不知法律或法律认识错误也不能免责的原则,是维护公共政策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必要。因此,不允许以不知法律为理由逃避法律责任,也是刑法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据此可知,农民甲可构成危险驾驶罪。

  • 第18题: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几个选项是正确的?( )
    A.成立盗窃枪支罪,要求行为人必须认识到自己正在盗窃的是枪支
    B.成立嫖宿幼女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卖淫的是幼女
    C.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
    D.成立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


    答案:A,B,C
    解析:
    在故意犯罪中,有些犯罪对象是特定的,因此需要行为人对此有所认识。盗窃枪支罪,要求行为人必须认识到自己正在盗窃的是枪支。成立嫖宿幼女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卖淫的是幼女。犯罪故意还要求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有认识。成立为境外非法提 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通说认为,成立故意犯罪,不需要行为人对行为的违法性有明确的认识,只要对行为的违法性有认识的可能性即可。故本题答案应选A、B、C选项。

  • 第19题:

    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答案:D
    解析:
    【精解】刑法中之所以研究认识错误问题,是因为有些认识错误的情形会影响到主观罪过的认定,进而影响到刑事责任的确定。对于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一般认为不会影响犯罪故意的认定。即使行为人不知道法律的规定,也不能以不知法作为自己的辩护理由。对于对象认识错误和手段认识错误而言,同样不影响主观罪过的认定。例如,行为人将男子误认为是女子而实施强奸行为,构成强奸罪的未遂,不影响强奸的犯罪故意。再如,行为人误将白糖当做砒霜而实施杀人行为,也认定为故意杀人未遂,不影响杀人的犯罪故意的认定。而客体认识错误,则可能会影响犯罪故意的认定。例如,行为人误将人当做野兽而加以射击致人死亡的,则应当根据行为当时的主客观情况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失。如果有过失的,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没有过失的,则认定为意外事件。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就排除了犯罪故意。故选D项。

  • 第20题:

    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加入某种添加剂的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
    • 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
    • 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
    • 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甲举枪射击乙,但因没有瞄准而击中丙,致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
    • B、甲的行为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
    • C、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 D、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A,B,C

  • 第22题:

    多选题
    甲举枪射击乙,但因没有瞄准而击中丙,致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6年真题]
    A

    甲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

    B

    甲的行为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

    C

    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D

    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 B,A
    解析:
    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即行为人只是在某个犯罪构成的范围内发生了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具体的事实错误主要包括对象错误、打击错误与因果关系的错误。
    A项,刑法中的打击错误是指由于行为本身的差误,导致行为人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仍然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本题属于典型的打击错误
    B项,刑法中的事实认识错误可以分为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与不同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本题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因为无论是打死乙还是打死丙,都属于杀人罪。
    CD两项,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并不阻却犯罪既遂的成立,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

  • 第23题:

    单选题
    警察带着警犬(价值3万元)追捕逃犯甲。甲枪中只有一发子弹,认识到开枪既可能只打死警察(希望打死警察),也可能只打死警犬,但一枪同时打中二者,导致警察受伤、警犬死亡。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如认为甲只有一个故意,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B

    如认为甲有数个故意,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与故意毁坏财物罪,数罪并罚

    C

    如甲仅打中警犬,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论处

    D

    如甲未打中任何目标,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论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的是:()
    A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

    对象认识错误

    C

    客体认识错误

    D

    手段认识错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错误问题。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处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总原则是: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法判定,不因主观上的认识错误而发生变化。因此排除选项A。如果行为人对犯罪对象认识有错误,但是对犯罪客体认识没有错误,则对刑事责任不发生任何影响。据此,排除选项B。手段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罪过成立,但是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行为人只负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据此,排除选项D。客体认识错误的,则依行为人主观认识的客体种类定罪。比如,甲认为乙包中藏有钱财实施抢劫,而乙包中实际藏有手枪,据此应当排除甲抢劫枪支罪的故意,即应当认定甲构成抢劫罪,而非抢劫枪支罪。因此,选项C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