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法国“六人团”包括作曲家( )。”相关问题
  • 第1题:

    “乐圣”贝多芬是()

    • A、德国作曲家
    • B、美国作曲家
    • C、法国作曲家

    正确答案:A

  • 第2题:

    1920年法国音乐评论家亨利·科莱写了一篇题为《俄国的“五人团”与法国的“六人团”》的文章,其中法国 “六人团”的提法引起了人们的共识,并由此流传开来,这六人分别是指()、迪雷、奥涅格、米约、普朗克和泰莱菲雷。


    正确答案:奥里克

  • 第3题:

    六人团的六位作曲家是()、()、()、奥里克、()、泰费尔。


    正确答案:奥涅格;米约;普朗克;杜列

  • 第4题:

    20世纪“六人团”成员是()。

    • A、德彪西
    • B、韦伯
    • C、米约
    • D、普朗克

    正确答案:C,D

  • 第5题:

    简述法国“六人团”(LesSix)及“三人团”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1、“六人团”的由来在1917年以后的法国,有六位青年音乐家经常以“新青年”的名义在一起举行音乐会,他们希望法国的音乐走一条明快、活泼、简朴的新路。1920年法国音乐评论家亨利·科莱写了一篇题为《俄国的“五人团”与法国的“六人团”》的文章,其中“六人团”的提法引起了人们的共识,并由此流传开来,这六人是奥里克、迪雷、奥涅格、米约、普朗克和泰莱菲雷。这就是“六人团”的由来,不过他们作为一个团体的时间不长,由于志向和美学趣味上的差异,不到三年就分道扬镳了。
    2、“三人团”的由来“三人团”是在“六人团”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几年后,“六人团”的六人发展各不相同:迪雷不久就放弃了音乐,回到农村;泰莱菲蕾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作品再出现了;奥里克的兴趣转向了电影创作。最后,留下米约、奥涅格和普朗克三人,他们成为20世纪法国音乐界的代表人物,史学中又把他们称为法国“三人团”。
    3、“六人团”人物简述
    (1)奥涅格(ArthurHonegger,1892-1955),瑞士作曲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他的音乐生活一直没有割断与德国音乐的联系,曾提出以巴赫为伟大榜样;他经常采用巴赫式的复调音乐进行创作,带有德国音乐特点,同时从格里高利圣咏、爵士乐、十二音体系等多种音乐风格中吸取养料,音乐始终有调性,雄浑、热情,充满动力感;正因如此,他被视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管弦乐曲《太平洋231》,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大卫王》,《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很有新意)、《第五交响曲》等。
    (2)米约(DariusMilhaud,1892-1974),法国作曲家、钢琴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他的音乐风格具有多样性,总体上倾向于抒情风格;旋律常采用类似流行音乐的简单纯朴的音调;节奏一般很规整,常常带有强烈的切分音,与南美民间音乐有关;和声具有多重叠性;多调性是他的音乐最显著特点之一。代表作品:管弦乐《屋顶上的公牛》、《巴西的乡愁》,舞剧《世界的创造》等。
    (3)普朗克(F.Poulenc,1899-1963),法国作曲家、钢琴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音乐风格兼收并蓄,但仍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特征,主要以调性音乐为主,旋律性强,穿插了20世纪和声的不协和因素,音乐中含有优美、诙谐和惆怅的情感表达。代表作品:舞剧《母鹿》,《小提琴奏鸣曲》等。
    (4)迪雷(L.Durey,1888-1979),法国作曲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早期音乐含有新古典主义音乐因素,1945年后按照共产主义艺术观念进行创作。代表作品:木管曲《困扰》(1920),清唱剧《长征》(采用毛泽东诗词)等。
    (5)泰莱菲雷(G.Taillferre,1892-1983),法国作曲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作品具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代表作品:两架钢琴的《户外游戏》,《第一钢琴协奏曲》,《竖琴小协奏曲》,《小提琴奏鸣曲》等。
    (6)乔治·奥里克(G.Auric,1899-1983),法国作曲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热衷于电影音乐,作有电影音乐《给我们自由》、《凯撒与克莱奥帕特拉》,另有舞剧《水兵》、《加马舍的婚礼》等作品。

  • 第6题:

    斯特拉文斯基、亨德米特、“法国六人团”在创作上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斯特拉文斯基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创作分期及代表作:
    第一时期是他的民族主义时期或称新原始主义时期。代表作有三部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它们都富于创造性。
    第二时期是新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作有舞剧《浦契涅拉》、歌剧《浪子生涯》。
    第三时期是十二音时期。代表作品有舞剧《阿贡》、合唱《哀歌》等。
    亨德米特的创作特征: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调式系统是以不协和的“线条对位”为特征,它很少考虑音与音之间纵的结合关系。代表作有歌剧改编交响乐《画家马蒂斯》。
    六人团中的六位作曲家差距比较大,但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就是反对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支持萨蒂的美学观点,尽快使法国音乐走上清新、明快,简朴自然的发展道路。
    六人团的代表作有《埃菲尔铁塔的婚礼》。
    奥涅格的特点:不遵循任何法则作曲。风格多样,受德奥体系的影响。代表作: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管弦乐曲《太平洋231号》。
    米约的特点:不抱任何法则作曲。抒情主义。第一个在创作上系统并丰富使用多调性的作曲家。代表作:管弦乐《普罗旺斯组曲》、《屋顶上的牛》,钢琴曲《回忆巴西》。

  • 第7题:

    多选题
    法国六人团的成员除了塔耶弗尔、奥里克外,还有()。
    A

    米约

    B

    萨蒂

    C

    奥涅格

    D

    普朗克

    E

    迪雷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1920年法国音乐评论家亨利·科莱写了一篇题为《俄国的“五人团”与法国的“六人团”》的文章,其中法国 “六人团”的提法引起了人们的共识,并由此流传开来,这六人分别是指()、迪雷、奥涅格、米约、普朗克和泰莱菲雷。

    正确答案: 奥里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斯特拉文斯基、亨德米特、“法国六人团”在创作上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斯特拉文斯基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创作分期及代表作:
    第一时期是他的民族主义时期或称新原始主义时期。代表作有三部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它们都富于创造性。
    第二时期是新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作有舞剧《浦契涅拉》、歌剧《浪子生涯》。
    第三时期是十二音时期。代表作品有舞剧《阿贡》、合唱《哀歌》等。
    亨德米特的创作特征: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调式系统是以不协和的“线条对位”为特征,它很少考虑音与音之间纵的结合关系。代表作有歌剧改编交响乐《画家马蒂斯》。
    六人团中的六位作曲家差距比较大,但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就是反对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支持萨蒂的美学观点,尽快使法国音乐走上清新、明快,简朴自然的发展道路。
    六人团的代表作有《埃菲尔铁塔的婚礼》。
    奥涅格的特点:不遵循任何法则作曲。风格多样,受德奥体系的影响。代表作: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管弦乐曲《太平洋231号》。
    米约的特点:不抱任何法则作曲。抒情主义。第一个在创作上系统并丰富使用多调性的作曲家。代表作:管弦乐《普罗旺斯组曲》、《屋顶上的牛》,钢琴曲《回忆巴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20世纪法国六人团成员()。
    A

    德彪西

    B

    米约

    C

    古诺

    D

    普朗克

    E

    韦伯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六人团分别是谁?

    正确答案: 奥涅格、米约、浦朗克、奥里克、迪雷、泰莱菲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六人团的六位作曲家是()、()、()、奥里克、()、泰费尔。

    正确答案: 奥涅格,米约,普朗克,杜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六人团分别是谁?


    正确答案: 奥涅格、米约、浦朗克、奥里克、迪雷、泰莱菲雷。

  • 第14题:

    “六人团”是20世纪20年代法国音乐界的代表人物,为法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管弦乐《太平洋231》和哑剧音乐《屋顶上的公牛》分别是奥涅格和()的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米约

  • 第15题:

    法国趣歌剧的创始者是()。

    • A、德国作曲家奥芬巴赫
    • B、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
    • C、法国作曲家比才
    • D、法国作曲家莫里亚克
    • E、英国作曲家萨利文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法国六人团的成员除了塔耶弗尔、奥里克外,还有()。

    • A、米约
    • B、萨蒂
    • C、奥涅格
    • D、普朗克
    • E、迪雷

    正确答案:A,C,D,E

  • 第17题:

    简述六人团及其成员的创作风格。


    正确答案:1920年1月,法国记者科莱在《喜剧》杂志发表一篇文章。标题是《俄国五人团、法国六人团和萨蒂》,评论青年人的音乐会,将六名作曲家与俄国五人团对比,这就是“六人团”名称的由来。这六人是奥涅格、米约、普朗克、奥里克、杜列、泰费尔。六人团成员们的结合,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不同的反对印象主义,要求法国音乐走上新路、明快、活泼、机智、简朴。但这种思想基础并不牢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人的艺术趣味、才能、气质越来越不同,两三年后,很少再一起活动。六人团的创作不完全是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作曲家的素材和复兴古典曲式,但就其风格的清新、明块、纯朴来看,他们与新古典主义是一致的,斯特拉文斯基1920年回到法国的成了新古典主义的旗手,因此六人团的创作,大大加强了新古典主义这一流长的力量,奥涅格的音乐带有德国特点,比较雄浑、热情、充满动力感,而较少法国音乐那种清澈、机智的情趣。他与六人团其它成员相比,他的音乐不如米约那么开朗、明快、活泼,更不像普朗克那么清新、高雅、轻快,但比他们更深沉、深刻、激情,米约不像奥涅格那么有激情,同浪漫主义保持更多联系,但比他开朗、活泼、明快,米约也不像普朗克那么典型地体现六人团的创作思想,那么简朴、典雅、浅显。米约在他们中间,他的基本倾向是抒情性的。在他广泛采用的各种手法中,最突出的是多调性。多调性是形成他的风格的最大特点,他是第一个对多调性进行系统研究并始终不断地采用,从而发展和丰富了这一手法的作曲家。

  • 第18题:

    填空题
    “六人团”是20世纪20年代法国音乐界的代表人物,为法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管弦乐《太平洋231》和哑剧音乐《屋顶上的公牛》分别是奥涅格和()的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米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管弦乐《屋顶上的牛》的作曲者是"法国六人团”中的();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的作曲者是"法国六人团”中的()。

    正确答案: 米约,奥涅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莫扎特是()
    A

    俄罗斯作曲家

    B

    奥地利作曲家

    C

    法国作曲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法国“六人团”(LesSix)及“三人团”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六人团”的由来在1917年以后的法国,有六位青年音乐家经常以“新青年”的名义在一起举行音乐会,他们希望法国的音乐走一条明快、活泼、简朴的新路。1920年法国音乐评论家亨利·科莱写了一篇题为《俄国的“五人团”与法国的“六人团”》的文章,其中“六人团”的提法引起了人们的共识,并由此流传开来,这六人是奥里克、迪雷、奥涅格、米约、普朗克和泰莱菲雷。这就是“六人团”的由来,不过他们作为一个团体的时间不长,由于志向和美学趣味上的差异,不到三年就分道扬镳了。
    2、“三人团”的由来“三人团”是在“六人团”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几年后,“六人团”的六人发展各不相同:迪雷不久就放弃了音乐,回到农村;泰莱菲蕾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作品再出现了;奥里克的兴趣转向了电影创作。最后,留下米约、奥涅格和普朗克三人,他们成为20世纪法国音乐界的代表人物,史学中又把他们称为法国“三人团”。
    3、“六人团”人物简述
    (1)奥涅格(ArthurHonegger,1892-1955),瑞士作曲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他的音乐生活一直没有割断与德国音乐的联系,曾提出以巴赫为伟大榜样;他经常采用巴赫式的复调音乐进行创作,带有德国音乐特点,同时从格里高利圣咏、爵士乐、十二音体系等多种音乐风格中吸取养料,音乐始终有调性,雄浑、热情,充满动力感;正因如此,他被视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管弦乐曲《太平洋231》,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大卫王》,《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很有新意)、《第五交响曲》等。
    (2)米约(DariusMilhaud,1892-1974),法国作曲家、钢琴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他的音乐风格具有多样性,总体上倾向于抒情风格;旋律常采用类似流行音乐的简单纯朴的音调;节奏一般很规整,常常带有强烈的切分音,与南美民间音乐有关;和声具有多重叠性;多调性是他的音乐最显著特点之一。代表作品:管弦乐《屋顶上的公牛》、《巴西的乡愁》,舞剧《世界的创造》等。
    (3)普朗克(F.Poulenc,1899-1963),法国作曲家、钢琴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音乐风格兼收并蓄,但仍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特征,主要以调性音乐为主,旋律性强,穿插了20世纪和声的不协和因素,音乐中含有优美、诙谐和惆怅的情感表达。代表作品:舞剧《母鹿》,《小提琴奏鸣曲》等。
    (4)迪雷(L.Durey,1888-1979),法国作曲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早期音乐含有新古典主义音乐因素,1945年后按照共产主义艺术观念进行创作。代表作品:木管曲《困扰》(1920),清唱剧《长征》(采用毛泽东诗词)等。
    (5)泰莱菲雷(G.Taillferre,1892-1983),法国作曲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作品具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代表作品:两架钢琴的《户外游戏》,《第一钢琴协奏曲》,《竖琴小协奏曲》,《小提琴奏鸣曲》等。
    (6)乔治·奥里克(G.Auric,1899-1983),法国作曲家,1920年成为“六人团”成员。热衷于电影音乐,作有电影音乐《给我们自由》、《凯撒与克莱奥帕特拉》,另有舞剧《水兵》、《加马舍的婚礼》等作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六人团及其成员的创作风格。

    正确答案: 1920年1月,法国记者科莱在《喜剧》杂志发表一篇文章。标题是《俄国五人团、法国六人团和萨蒂》,评论青年人的音乐会,将六名作曲家与俄国五人团对比,这就是“六人团”名称的由来。这六人是奥涅格、米约、普朗克、奥里克、杜列、泰费尔。六人团成员们的结合,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不同的反对印象主义,要求法国音乐走上新路、明快、活泼、机智、简朴。但这种思想基础并不牢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人的艺术趣味、才能、气质越来越不同,两三年后,很少再一起活动。六人团的创作不完全是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作曲家的素材和复兴古典曲式,但就其风格的清新、明块、纯朴来看,他们与新古典主义是一致的,斯特拉文斯基1920年回到法国的成了新古典主义的旗手,因此六人团的创作,大大加强了新古典主义这一流长的力量,奥涅格的音乐带有德国特点,比较雄浑、热情、充满动力感,而较少法国音乐那种清澈、机智的情趣。他与六人团其它成员相比,他的音乐不如米约那么开朗、明快、活泼,更不像普朗克那么清新、高雅、轻快,但比他们更深沉、深刻、激情,米约不像奥涅格那么有激情,同浪漫主义保持更多联系,但比他开朗、活泼、明快,米约也不像普朗克那么典型地体现六人团的创作思想,那么简朴、典雅、浅显。米约在他们中间,他的基本倾向是抒情性的。在他广泛采用的各种手法中,最突出的是多调性。多调性是形成他的风格的最大特点,他是第一个对多调性进行系统研究并始终不断地采用,从而发展和丰富了这一手法的作曲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法国趣歌剧的创始者是()。
    A

    德国作曲家奥芬巴赫

    B

    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

    C

    法国作曲家比才

    D

    法国作曲家莫里亚克

    E

    英国作曲家萨利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