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生态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
A、保护自然,促进可持续发展
B、促进人们生活和生产模式的改变,提高生活质量
C、维护生态平衡与正义,消除不平等现象
D、建立生态文明监督机制
E、保障生态文明
第2题:
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发展,必然引起自然生态环境的重大改变:一种是“顺向改变”,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护生态平衡;另一种是“逆向改变”,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破坏生态平衡。精神生产,特别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和应用,则会扩大和加深上述两种改变。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口生产总是破坏生态平衡的,因而一般属于“逆向改变” B.精神生产有比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更为积极的作用 C.精神生产也存在着“顺向改变”和“逆向改变”两种可能性 D.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应该说是“顺向改变”
第3题:
第4题:
下列叙述不对的是()
第5题: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和()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自然——社会”三者合一的复合系统。
第6题:
城市生态规划就是以生态学为指导,通过对城市复核生态系统进行规划,确保自然平衡和(),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第7题:
对环境污染描述错误的是( )
第8题: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改造,可以破坏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相互补偿和调节功能、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为原则。
第9题:
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使环境构成状态发生改变
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破坏了生态系统
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破坏了人类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损害和影响
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对人体健康造成间接损害,但不会有潜在的损害和影响
第10题:
可由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引起
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
不会造成环境理化结构的改变
对人类健康可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第11题:
资源保护
生态平衡
城市化均衡
发展平衡
第12题:
人类和生物的活动逐渐地并不可逆转地改变着自然环境
生态系统是人类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并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结合体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适应的状态
第13题:
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发展,必然引起自然生态环境的重大改变:一种是“顺向改变”,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护生态平衡;另一种是“逆向改变”,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破坏生态平衡。精神生产,特别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和应用,则会扩大和加深上述两种改变。
对这段话正确理解的一项是( )。
A.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应该说是“顺向改变”
B.精神生产有比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更为积极的作用
C.精神生产也存在着“顺向改变”和“逆向改变”两种可能性
D.人口生产总是破坏生态平衡的,因而一般属于“逆向改变”
第14题:
第15题:
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是:()
第16题:
正确地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要求我们()
第17题:
对生态平衡描述正确的是()。
第18题:
()是指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第19题:
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第20题:
是生物生存、活动、繁衍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
人类的健康有赖于生态平衡
自然和人为因素均可影响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一旦形成,就不易破坏
人类必须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和环节保持动态平衡
第21题:
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时,它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保持平衡和稳定
要扩大生态系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就必须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时,构成生态系统的有些要素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人们可以借助高科技手段从自然界中大量摄取,而不破坏生态平衡
第22题:
①②
②③
②④
③④
第23题:
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
尽快地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
要保护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