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师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今词义的区别,教师又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问懵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答出来。课后,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反思。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该教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道:“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用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教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并给出正确的答案。(注: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
请运用有关教学理论对此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第1题:
第2题:
某教师在教授《荷塘月色》一文时引导学生分析了课文写景的特点,同时又列举了几篇写景散文,下面选项中符合要求的是()。
第3题:
在方案活动中,活动组织和实施的基本步骤是()。
第4题:
在教学中,下列哪一说法体现了问题链教学()
第5题:
教师经过对学生学习风格的分析,发现学生整体对绘画有较浓厚的兴趣。鉴于此,教学《清明上河图》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采取以下哪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比较合适?()
第6题:
在初读课文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读完之后将参考答案与自己的思考进行对照。从教育技术的角度考虑,在这一过程中,以下哪种方法体现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第7题:
引领学生不停留在课文表层,读懂作家寄予的人生理念
意在让学生学会查阅相关资料,扩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
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意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反思自己的职业倾向,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并翻译文言课文
教师让学生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
教师让学生学习并总结“之”的用法
教师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文言课文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教师经过对学生风格的分析,发现学后整体对绘画有较浓厚的兴趣,鉴于此,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采取相应的教学期工作总结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过程当中,即()
第15题:
某教师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今词义的区别,教师又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问住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答出来。课后,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反思。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该教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道:“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用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教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并给出正确的答案。请运用有关教学理论对此材料进行分析评价。
第16题:
一位教师在讲授《找骆驼》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意思后,教师提出:商人找到骆驼后,回来的路上再遇老人,会对老人说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后,想法很多,例如:1、对老人说:“谢谢,对不起,我错怪你了。”2、不和老人说话,不理老人,自己偷偷走掉。3、一个老头,闲着没事干,出来瞎溜达啥?等等。当学生的想法偏离文本主题是也不进行引导。下列哪个评述最符合本课的教学评价?()
第17题:
教授《给予是快乐的》时,一位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朗读课文,复述故事,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道理。”下列对这样的设计意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第18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中学语文教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第二天上课检查作业时,老师发现一个学生未完成,老师气愤至极,要求该生抄写课文10遍。到第三天,该生还是未完成作业,老师更是大发雷霆,当众把学生拉到教室最后面对着墙壁站了一节课,并令该生课后抄写课文100遍,完成不了不准回家。问题:请用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该语文老师的做法。
第19题: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训练朗读和口语交际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第20题:
意在让学生通过精读.分析课文的说明方法
意在让学生通过有重点地阅读.分析说明顺序
主要是要让学生在推敲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
主要是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结构特点
第21题:
学生领会课文意思
以学习小组形式讨论学习
通过材料感知产生疑问
学生遇到问题不能解决
第22题:
第23题:
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听录音朗读,感受课文意境
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地诵读
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