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实际谈谈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过程中,如何科学地使用奖赏与惩罚。

题目

请结合实际谈谈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过程中,如何科学地使用奖赏与惩罚。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指在学生有一定潜在的学习动机,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起来,也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奖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但奖赏在一定条件下反而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科学地使用奖赏要注意几个原则:(1)淡化奖赏的外部控制作用如果奖赏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奖赏物,则会使奖赏成为外部控制手段,反而抑制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奖赏不是目的,而是辅助性评价,给予奖赏是对个人学有成效的肯定。教师过多依靠控制性奖赏会强化学习困难学生的消极动机模式。例如,对学习困难学生单纯强调分数的重要性无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有时反而会使他们厌恶分数。这时的分数对他们就是一种外部控制的手段,常常与他们的主观抉择相冲突,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2)奖赏要与学习困难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所给的奖赏应使他们感到自己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如果对他们解决了一些过分容易的任务而予以奖赏,则不会提高他们的自信,恰恰会增加他们的自卑感,因为这样常会被同学认为是无能的标志。(3)奖赏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学习困难学生常常受人轻视或批评,社会评价较低。因此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奖励莫过于别人的称赞和肯定。他们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微笑等社会性强化而不是物质强化。惩罚是与奖赏相对的概念,是用不愉快的事件(或刺激)抑制或消除个体不适当行为的发生。比如,学生上课随便讲话,教师批评可以抑制这种违纪行为的发生。但若惩罚不当,非但不能改正学生错误行为,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如教师对学生不交作业处以罚站、罚抄等惩罚,可能会引起学生产生对立情绪,使他们更加痛恨作业。所以,教师对于惩罚要有正确认识和能合理使用。科学使用惩罚,具体要注意:(1)切忌体罚学生惩罚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如体罚、训斥等),另一种是取消某种喜爱的刺激(如取消娱乐活动等)。班杜拉认为,常使用体罚或变相体罚是为侵犯行为提供示范。此外,体罚有辱学生人格,往往引起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因此,教师不应使用体罚,而宜采用后一种方法。(2)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斯金纳主张通过奖赏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以抑制或消退其不良行为。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要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陋习,就需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抓起,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好方法。
更多“请结合实际谈谈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过程中,如何科学地使用奖赏与惩罚。 ”相关问题
  • 第1题:

    教师资格考试: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教师可以设置适当的作业难度,激发学生的动机水平。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进步与努力即使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发更多的学习动机。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 第2题:

    结合实际阐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学习动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章节。学习动机的激发多次以简答和论述的题型考查。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为了有效的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应做到: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因此,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

  • 第3题:

    结合目前的教育实践和社会状况,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培养动机,要从培养需要开始。在情境和诱因具备的情况下,形成的学习需要就会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①人类原始学习需要的形成与培养。原始的学习需要是一个健康的人类有机体生来就有的一种生物学本能。巴甫洛夫认为动物和人类都有探究反射,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在探究反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新的学习需要就建立在原始的学习需要的基础之上。原始学习需要虽为动物和人所共有,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人类的学习需要,区别于动物的生存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但由于个体所处的客观环境对人的要求不同,人的学习需要在内容和水平上都有不同,教师要能够加以区别对待。既要保护学生对某些学科的特别爱好,又要教育学生开阔眼界,发展更广泛的学习兴趣;教师既要注意提高学生学习需要的意识水平,也要注意改变学生不健康的不良意识倾向,从而使学生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学习需要。
    ②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学习动机作为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起、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学习动机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如果学习效果好,主体的学习动机得到强化,从而巩固了新的学习需要。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更有成效。教师要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善于利用评分机会,使每个学生在每一次学习中都获得主观上的成功感,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习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验到真正的成功感,从而增强学习动机。
    ③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需要。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发生途径来形成。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的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而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就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应该耐心有效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精心组织信息量大、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总的来说,学习需要形成的两条途径要配合使用,不可偏废。
    (2)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激发就是指在一定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习动机的培养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需要。但是,要使它真正成为学习中经常起作用的动力,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把学习动机激发起来。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通常采用下列方法和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①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每次教学之前,教师要首先向学生说明该知识单元的目标,这样才能激发学习的动机,引起学习的兴趣,其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
    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条件,能够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成功地解决问题。教育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在这种情境下,学生所产生的矛盾、疑惑、惊讶最能引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能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自己概括出定义、定理和法则,则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就是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让学生知晓自己的学习结果,不仅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而且能够提高学习的热情,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④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生的学习动机常常是在丰富多彩、新颖的教学内容中得到激发的。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介绍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向、发展趋势,可以使学生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
    ⑤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竞赛是按照人们自尊的需要、获得成功的需要而激发人们奋发努力、力求上进的一种手段,它被认为是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强烈诱因。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学校中适当地开展竞赛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有效的作用。这是因为在竞赛活动中,获得成就和声誉的动机表现得更为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使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⑥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⑦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 第4题:

    结合实际阐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
    解析: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为了有效地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应做到:熟悉教材,打好设置问题情境的基础;了解学生,因人而异地设置问题情境并贯彻始终;讲清重点、理清脉络、留下悬疑。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将学习的结果信息提供给学生,包括学生自我反馈和教师反馈。多使用“双向反馈”。恰当使用表扬和批评:表扬多于批评,因人而异。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当把成功归因为内部、稳定和可控的因素时对个体影响较大;当把失败归因为外部、不稳定和不可控的因素时对个体影响较小,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地对成败进行归因。

  • 第5题: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
    解析:
    (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
    (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5)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考生可结合实例,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