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测点是立尺点, 有转点和中间点之分, 既有前视读数又有后视读数的点称为中间点。 ”相关问题
  • 第1题: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基准点A点(高程HA为75.141m)离基坑较远,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求将高程控制点引测至临近基坑的B点。技术人员在两点间架设水准仪,A点立尺读数a为1.441m,B点立尺读数b为3.521m。【相当于:已知A点75.141,;后视读数1.441;前视读数3.521;求B。】
      【问题】
      列式计算B点高程HB。


    答案:
    解析:
     HB=HA+a-b(或75.141+1.441-3.521)=73.061m

  • 第2题:

    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 M 点为水准点, 已知高程为 12.00m; N 点为待测点, 安置水准仪于 M,N 之间, 先在 M 点立尺, 读得后视读数为 4.500m, 然后在 N 点立尺, 读得前视读数为 3.500m, N 点高程为( ) m。
    A. 11.000
    B. 12.000
    C. 12.500
    D. 13.000


    答案:D
    解析:
    参见教材 P46。 设 B 为待测点, 其设计高程为 HB, A 为水准点, 已知其高程为 HA。 为了将设计高程 HB 测定于 B, 安置水准仪于 A、 B 之间, 先在 A 点立尺, 读得后视读数为 m; 然后在 B 点立尺。 为了使 B点的标高等于设计高程 HB, 升高或降低 B 点上所立之尺, 使前视尺之读数等于 b, B 点高程可按下式计算:HB=HA+m-b 则 N 点高程式=12.000+4.500-3.500=13.00m

  • 第3题:

    A点高程40.150m, B点高程41.220m;施工单位从引测点引入场内M点高程:点A引 测,前视读数1.10m,后视读数1.40m;现从B点校核M点高程,后视读数1. 10m,前视 读数应为()m
    A. 1.25 B. 1.37 C. 1.49 D. 1.87


    答案: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M点高程=40.150m+1.40m — 1.10m=40.450m,前视读数=41.220m+1.10m—40.450m=1.87m。

  • 第4题:

    A点高程40.150m,B点高程41.220m,施工单位从A点引测M点高程,前视读数1.10m,后视读数1.4m。再从B点校核M点高程,后视读数1.10m,前视读数应为( )m。

    A.1.25
    B.1.37
    C.1.49
    D.1.87

    答案:D
    解析:
    A→M,得到M点的高程为40.450m;再由B→M,反推前视读数1.87m。

  • 第5题:

    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M点为水准点,已知高程为12.000m,N点为待测点,安置水准仪于M、N之间,先在M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4.500m,然后在N点立尺,读得前视读数为3.500m。N点高程为( )m。

    A.11.000
    B.12.000
    C.12.500
    D.13.000

    答案:D
    解析:
    2020/2019版教材P77
    b=HA十α -HB;可知,N点高程b=4.500+12.000-3.500=13.0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