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关于桩周土沉降引起的桩侧负摩阻力和中性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2题:
桩土共同作用时,若桩侧土的沉降量大于桩身沉降量,即桩侧土相对于桩向下移动,则土对桩会产生()力,该力的出现,对桩的承载极为不利。
第3题:
桩身周边由于自重固结、地面堆载等原因而产生大于桩身沉降时,土对桩表面产生的阻力称为()。
第4题:
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是()。
第5题:
当桩周产生负摩阻力时,下述()不正确。
第6题:
高应变测桩时,若遇到桩身某截面有缩颈或断裂,则会产生();若桩侧某部位土阻力明显增大,会产生()。
第7题:
有大面积堆载的地坪,先进行预压处理
需填土的地基,先沉桩后填土
对中性点以上的桩身进行减摩处理
对淤泥质土,先设置塑料排水板固结后再沉桩
第8题:
中性点以上桩周土的下沉量大于桩的沉降量,中性点处二者相等,中性点以下桩的沉降量大于桩周土的沉降量
负摩阻力值不应计入桩的荷载中
在地表附近,桩与土的相对位移值最大,因此负摩阻力最大
桩身轴力的最大值不是在桩顶,而是在中性点处
第9题:
湿陷性土
欠固结软土
地下水位上升
场地大面积堆载
第10题:
欠固结土的自重固结
软土或新填土的表面大量堆载
软土层地下水位下降
桩身摩擦力变小
土体剪切破坏
第11题:
桩侧土阻力发挥的前提条件是桩身产生一定量的轴向压缩变形
桩侧土阻力发挥的前提条件是桩身和桩周土之间产生一定量的位移
随着桩身和桩周土之间位移的增大,桩侧土阻力亦随之增大
松散砂中的桩,发挥侧阻力所需的位移最大
第12题:
桩距越大,下拉荷载可能越大
桩身轴力、桩身沉降沿深度逐步衰减
单桩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
采用涂层法措施后,可使桩身负摩阻力、沉降减小,但中性点深度变大
第13题:
产生桩侧负摩阻力的情况很多,例如()
第14题:
建筑桩基中引起桩周土沉降大于桩沉降时,应考虑桩侧负摩擦力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是()。
第15题:
对于可能产生负摩阻力的预制桩桩基,下列哪一选项的做法是错误的?()
第16题:
摩擦桩产生负摩擦力的原因是()
第17题:
负摩阻力的存在对桩基础是极为不利的,对可能出现负摩阻力的桩基,宜按下列原则设计,其中不正确的叙述是()
第18题:
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有向下位移时
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有向上位移时
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与桩沉降相等
桩穿越较厚的砂石土层
第19题:
对于填土建筑场地,先填土并保证填土的密实度,待填土地面沉降基本稳定后成桩
对于地面大面积堆载的建筑物,采取预压等处理措施,减少堆载引起的地面沉降
对位于中性点以下的桩身进行处理,以减少负摩阻力
对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强夯、挤密土桩等先行处理,消除上部或全部土层的自重湿陷性
第20题:
桩距越大,下拉荷载可能越大
桩身轴力、桩身沉降沿深度逐步衰减
单桩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
采用涂层法措施后,可使桩身负摩阻力、沉降减小,但中心点深度变大
第21题:
对位于中性点以下的桩身进行处理,以减小负摩阻力
对于地面大面积堆载的建筑物,采取预压等处理措施,减小堆载引起的地面沉降
对于填土建筑物场地,先填土并保证填土的密实度,待填土地面沉降基本稳定后成桩
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强夯、挤密土桩等先行处理,消除上部或全部土层的自重湿陷性
第22题:
第23题:
正摩阻力
负摩阻力
抗拔摩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