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情形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有( )。A.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B.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C.强奸致人死亡的D.抢劫致人死亡的

题目

下列情形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有( )。A.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B.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C.强奸致人死亡的D.抢劫致人死亡的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情形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有( )。A.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B.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C.强奸致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故意杀人罪的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A.对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刑讯逼供或者暴力取证致人死亡,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C.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D.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刑法中故意杀人罪的定罪。参见《刑法》第238条对非法拘禁罪之规定、第247条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的规定以及第292条对聚众斗殴罪的规定。

  • 第2题:

    下列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是

    A.聚众斗殴致人死亡
    B.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过程中致人死亡
    C.强奸致人死亡
    D.非法拘禁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死亡

    答案:A,B,D
    解析:
    强奸致人死亡按强奸罪认定,从重处罚。ABD三种情况都按故意杀人罪认定。

  • 第3题:

    共用题干

    下列情形中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有:()
    A: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B:虐待被监管人致人死亡的
    C:抢劫致被害人死亡的
    D:非法拘禁致人死亡

    答案:A,B
    解析:
    【考点】告诉才处理的范围及其例外情形。详解:首先可以排除C项,因为《刑法》分则明确规定了属于告诉才处理的五种犯罪:侮辱罪、诽谤罪、虐待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和侵占罪。同时,分则还规定了例外情形:对于侮辱罪、诽谤罪,《刑法》第246条第2款规定:“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所以A项不正确;对于虐待罪,《刑法》第260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所以B项不正确;对于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刑法》第257条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D项不属于例外情形,所以D项是正确的。


    【考点】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详解:《刑法》第255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行为的会计、统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依此,题中情形下司马一的行为构成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


    【考点】故意杀人罪的认定。详解:CD两项应分别认定为抢劫罪和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


    【考点】故意伤害罪。详解:从甲和乙的谈话中可知,甲只有伤害丙的故意,本来乙也表示同意,但是在共同伤害的过程中,乙超出了共同的犯罪故意的范围,实施了用砖头击伤丙头部的杀人行为。甲缺乏与乙共同的杀人故意。甲成立故意伤害罪,乙成立故意杀人罪。


    【考点】非法持有枪支罪。详解:乙无杀人之故意;甲先有非法持有枪支的故意和行为,后产生杀人的故意和行为,前后两行为无牵连关系和吸收关系,应并罚。


    【考点】过失致人死亡罪。详解:选项A:甲的行为显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甲应当预见到其行为可能导致孩子死亡。故,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选项B:凡是法律有特别规定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都不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本题构成非法拘禁罪。选项C:甲在乙屁股上踢了一脚,乙并未倒地,说明这一脚并未导致危害结果。因此,对于甲而言,乙的死亡是意外事件。选项D:甲并未对乙本人进行直接伤害,乙的死亡原因是自身伤心过度。因此乙的死亡与甲的行为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如果宠物狗很贵,甲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考点】间接正犯。详解:间接正犯不成立共犯。所谓间接正犯是指利用合法行为人或无责任能力者或无犯罪故意者来实行自己犯罪的情况。间接正犯在利用他人行为这一点上,类似共犯。但由于缺乏共同的犯罪故意,不能成立共犯,本案,张某的小儿子年仅13岁,属于无责任能力人,张某应对其儿子的故意伤人致死行为独立承担刑事责任。

  • 第4题:

    下列情形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有()。

    • A、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 B、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
    • C、强奸致人死亡的
    • D、抢劫致人死亡的

    正确答案:A,B

  • 第5题:

    下列哪些行为中致人重伤、伤残、死亡的,按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处罚()。

    • A、因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而致人伤残、死亡的
    • B、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虐待被监管人,致被监管人伤残、死亡的
    • C、因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 D、聚众斗殴的过程中致人重伤、死亡的

    正确答案:A,B,D

  • 第6题:

    下列情形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判刑的有()。

    • A、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 B、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
    • C、强奸致人死亡的
    • D、抢劫致人死亡的

    正确答案:A,B

  • 第7题:

    下列情形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判刑的有()。

    • A、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 B、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
    • C、强奸罪致人死亡的
    • D、抢劫致人死亡的

    正确答案:A,B

  • 第8题:

    下列选项中,不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有()。

    • A、虐待被监管人致其死亡的
    • B、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 C、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
    • D、抢劫致人死亡的

    正确答案:D

  • 第9题:

    下列情形中,不应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的是()。

    • A、因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而致人伤残、死亡的
    • B、监管人员虐待被监管人,致被监管人伤残、死亡的
    • C、因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 D、聚众斗殴的过程中致人重伤、死亡的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故意()罪、故意()罪定罪处罚。


    正确答案:伤害;杀人

  • 第11题:

    多选题
    关于故意杀人罪的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A

    对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

    刑讯逼供或者暴力取证致人死亡,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C

    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D

    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正确答案: D,C
    解析:
    A项,《刑法》第238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B项,《刑法》第247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C项,《刑法》第289条规定,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D项,《刑法》第292条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行为中致人重伤、伤残、死亡的,按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处罚()。
    A

    因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而致人伤残、死亡的

    B

    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虐待被监管人,致被监管人伤残、死亡的

    C

    因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D

    聚众斗殴的过程中致人重伤、死亡的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按照刑法规定,以下情形中,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
    A.拐卖妇女造成被害人死亡的
    B.劫持航空器致人死亡的
    C.抢劫致被害人死亡的
    D.刑讯逼供致被害人死亡的


    答案:D
    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拐卖妇女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当按照拐卖妇女罪的加重构成定罪处罚。劫持航空器致人死亡的,属于劫持航空器罪的加重构成,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的暴力行为包括了故意杀人的行为,所以抢劫致人死亡的,也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而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转化为故意杀人罪,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故选D项。

  • 第14题:

    甲开枪射杀洪某,子弹斜穿过洪某的左眼后射中路人黄某头部,致洪某左眼失明,黄某死亡。对甲的行为( )。

    A.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并罚
    B.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C.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定罪处罚
    D.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答案:D
    解析:
    按照法定符合说,甲成立对洪某的故意杀人罪未遂与对黄某的故意杀人罪既遂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即按照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处罚即可。

  • 第15题:

    下列哪些行为中致人重伤、伤残、死亡的,按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处罚?(  )
    A.因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而致人伤残、死亡的
    B.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虐待被监管人,致被监管人伤残、死亡的
    C.因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D.聚众斗殴的过程中致人重伤、死亡的


    答案:A,B,D
    解析:
    解析:因抢劫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应认定为加重结果,而不单独定罪。根据《刑法》第247条,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根据《刑法》第248条,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1O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根据《刑法》第292条的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第16题:

    以下哪些情形属于法律拟制规定,需要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 A、非法拘禁暴力致人死亡的
    • B、强奸致人死亡的
    • C、暴力取证致人死亡的
    • D、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

    正确答案:A,C,D

  • 第17题:

    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 A、构成故意伤害罪
    • B、构成故意杀人罪
    • C、应当以刑讯逼供罪从重处罚
    • D、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下列情形中,应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判刑的有()。

    • A、因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而致人伤残、死亡的
    • B、监管人员虐待被监管人,致被监管人伤残、死亡的
    • C、因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 D、聚众斗殴的过程中致人重伤、死亡的

    正确答案:A,B,D

  • 第19题:

    下列哪一项不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 A、抢劫致人死亡的
    • B、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 C、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
    • D、虐待监管人致其死亡的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甲欲开枪杀乙时,发现丙也在乙身边,其不管不顾向乙射击,结果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 B、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
    • C、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定罪处罚
    • D、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实行并罚

    正确答案:B,C,D

  • 第21题:

    关于故意杀人罪的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对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 B、刑讯逼供或者暴力取证证人死亡,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 C、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 D、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正确答案:A,B,C,D

  • 第22题:

    多选题
    关于故意杀人罪的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对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

    刑讯逼供或者暴力取证证人死亡,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C

    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D

    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本题考查《刑法》中故意杀人罪的定罪。参见《刑法》第238条非法拘禁罪、第247条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的规定和第292条聚众斗殴罪的规定

  • 第23题:

    多选题
    以下哪些情形属于法律拟制规定,需要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A

    非法拘禁暴力致人死亡的

    B

    强奸致人死亡的

    C

    暴力取证致人死亡的

    D

    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


    正确答案: A,C
    解析: 参见《刑法》第236条、第238条、第247条、第292条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