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社会工作研究者将20位大学毕业生分配为A、B两组,使用5分制的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进行测量,两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2.8分和2.7分,然后,安排A组参加就业培训,B组不接受任何训练。两个月后再测试发现,A组和B组平均得分分别是4.2分和3.1分。这位研究者使用的研究设计是( )。
A.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B.评估设计
C.对比设计
D.方案设计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某青少年服务中心社工小张为社区青少年开展成长小组以提高其自信水平,并采用实验法进行设计。他首先招募了20名社区青少年,将其随机配对为A、B两组;然后运用自信量表对所有20名社区青少年进行测量,发现两组的自信水平非常接近;小张随后对A组开展了若干次小组活动,B组则无任何专门安排;最后测量两组社区青少年的自信水平,并比较其差异。在此过程中,()
第6题:
社会工作研究者将20位大学毕业生分配为A、B两组,使用5分制的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进行测量,两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2.8分和2.7分,然后,安排A组参加就业培训,B组不接受任何训练。两个月后再测试发现,A组和B组平均得分分别是4.2分和3.1分。这位研究者使用的研究设计是()。
第7题:
2.5分
2.2分
1.9分
1.8分
第8题:
A组是控制组
自变量是几次小组活动
研究者采用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B组是控制组
两组最后测量结果的差异可以视为几次小组活动的效果
第9题:
2.5分
2.2分
1.9分
1.8分
第10题:
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评估设计
单后设计
方案设计
第11题:
2.5分
2.2分
1.9分
1.8分
第12题:
A组是控制组
自变量是几次小组活动
研究者采用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B组是控制组
两组最后测量结果的差异可以视为几次小组活动的效果
第13题:
某青少年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小张为社区青少年开展成长小组以提高其自信水平,并采用实验法进行设计。他首先招募了20名社区青少年,将其随机配对为A、B两组;其次运用自信量表对所有20名社区青少年进行测量,发现两组的自信水平非常接近;小张随后对A组开展了若干次小组活动,B组则无任何专门安排;最后测量两组社区青少年的自信水平,并比较其差异。在此过程中( )。
A.A组是控制组
B.自变量是几次小组活动
C.研究者采用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D.B组是控制组
E.两组最后测量结果的差异可以视为几次小组活动的效果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社工小王准备对失业者开展小组工作,她将20名失业者分为匹配的两组并采用0-5分的自信量表做测量工作,前侧显示,A组和B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1.5分和1.6分,小王对A组开展小组工作,B组不安排任何活动,后测发现A组和B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3.7分和1.9分,根据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原理,这次小组工作的净效果是()。
第18题:
在实验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将20位失业者分为随机的或匹配的两组后,利用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分别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自信平均得分分别是2.0分和2.1分。然后安排实验组参加求职技巧训练,控制组则不接受任何训练。再次测量后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得3.0分和2.5分。结果显示:求职技巧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参与者的就业自信心。这种实验设计属于( )。
第19题:
单后测控制组设计
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准实验设计
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第20题:
单后测控制组设计
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准实验设计
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第21题:
A组是控制组
自变量是几次小组活动
研究者采用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B组是控制组
两组最后测量结果的差异可以视为几次小组活动的效果
第22题:
单后测控制组设计
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准实验设计
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第23题:
2.5分
2.2分
1.9分
1.8分
第24题:
A组是控制组
自变量是几次小组活动
研究者采用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B组是控制组
两组最后测量结果的差异可以视为几次小组活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