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抱怨道:“我的班主任老师经常挑我的刺儿, 故意问我最难的问题,让我在班上丢脸,我真受不了!”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回应中, 运用“同理”技巧的是( )。A: “老师为什么这样对你呢?” B: “振作起来。我相信你能处理得很好!” C: “你生老师的气,因为他让你在班上很没面子。” D: “你可能想多了,老师对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

题目
某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抱怨道:“我的班主任老师经常挑我的刺儿,
故意问我最难的问题,让我在班上丢脸,我真受不了!”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回应中,
运用“同理”技巧的是( )。

A: “老师为什么这样对你呢?”
B: “振作起来。我相信你能处理得很好!”
C: “你生老师的气,因为他让你在班上很没面子。”
D: “你可能想多了,老师对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察个案会谈技巧中的支持性技巧。
支持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借助口头和身体语言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被理解、
被接纳的一系列技术,主要包括:(1)专注;(2)倾听;(3)同理心;(4)鼓励。
其中同理心是社会工作者设身处地体会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
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和要求。根据题意,正确答案是C。
更多“某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抱怨道:“我的班主任老师经常挑我的刺儿, ”相关问题
  • 第1题: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面谈时有如下对话。服务对象:“我和妻子的关系很差,最近在想要不要离婚。”社会工作者:“哦。”服务对象:“我们结婚好几年了,开始时关系很好,但是近这半年就越来越差。”社会工作者:“哦。”服务对象:“半年前我开始失业,一直找不到工作,她就经常骂我没出息。”社会工作者:“你失业这半年来,和妻子关系越来越差,尤其是她经常骂你没出息,你觉得她不理解你的苦衷……”这段对话中,社会工作者使用的技巧是:

    A.对质
    B.对焦
    C.建设
    D.同理心

    答案:D
    解析:
    同理心:即工作者进入并了解案主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的一种技术与能力,包括情绪同理和角色同理。社会工作者设身处地体会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理解他的想法和要求,使用的是同理心的技巧。对质即工作者发觉案主的行为、经验、情感等有不一致的情况时直接发问或提出疑义的技术。故A选项错误。对焦即将游离的话题、过大的谈论范围,或同时出现的多个话题收窄,找出重心,并顺其讨论。故B选项错误。建议即工作者对案主的情况、问题有所了解和评估后,提出客观、中肯、具有建设性和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意见,C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 第2题:

    服务对象钱某向社会工作者老许寻求帮助:“我现在遇到一个难题,想让你帮我拿拿主意。”老许和钱某一起分析了不同解决办法的优缺点后,钱某说:“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老许的做法主要体现了社会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

    A:尊重服务对象的独特性
    B:尊重服务对象自我决定
    C:维护服务对象尊严
    D:调整服务对象利益冲突

    答案:B
    解析:
    根据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之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自决权是个人尊严的体现。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向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但不主张替代服务对象决策,不利于服务对象发展自尊和挖掘潜能。

  • 第3题:

    服务对象周某和社会工作者小刘抱怨:“别人总说我言行不一,其实我不是这样,没人明白我的苦衷。”小刘说:“在我印象中,你有时候说的和做的确实有些不同,是不是啊?”上述对话中,小刘运用了个案工作影响性技巧中的()。

    A:对焦
    B:对质
    C:建议
    D:鼓励

    答案:B
    解析:
    影响性技巧主要包括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对质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提问的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

  • 第4题:

    (2018年)服务对象:“……我爱人经常对我发脾气,总是抱怨我只顾忙工作,从来不管家里的事……”
    社会工作者:“听您这么说,我的理解是您觉得爱人对您体谅不够,对吗?”
    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采用的会谈技巧是( )。

    A.同理
    B.反映
    C.对质
    D.澄清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个案会谈的技巧。澄清是指社会工作者引领服务对象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影响性技巧主要包括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 第5题:

    一个社会工作者接受机构安排,临时为一个因突发事件而暂时中断工作的同事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在服务提供过程中,服务对象总是抱怨、不满社会工作者同事的服务,这时,社会工作者应当采取的态度是()。

    • A、与服务对象一起抱怨同事
    • B、不把真实情况告诉同事
    • C、及时把信息反馈给同事
    • D、阻止服务对象的抱怨
    • E、不理不问服务对象的抱怨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抱怨道:"我妈妈好啰嗦,我做什么她都看不顺眼,什么都要管,我受不了我妈妈管教我的方式。"社会工作者运用自我表露技巧,最适当的回应是()。

    • A、"我能理解你这种感受,谁都不喜欢啰嗦的人。"
    • B、"我觉得你要想想你妈妈是因为爱你才这么做的,她是为你好。"
    • C、"当年我也接受不了妈妈的啰嗦,但后来我还是理解了妈妈。"
    • D、"父母管孩子都是为了孩子好,这一点你要理解。"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单选题
    服务对象周某向社会工作者小刘抱怨“别人总说我言行不一,其实我不是这样,没人明白我的苦衷。”刘说“在我印象中,你有时候说的和做的确实有些不同,是不是啊?”上述对话中,小刘运用了个案工作影响性技巧中的()。
    A

    对焦

    B

    对质

    C

    建议

    D

    鼓励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服务对象钱某向社会工作者老许寻求帮助:“我现在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让你帮我拿拿主意。”老许和钱某一起分析了不同解决办法的优缺后,钱某说:“我现在知道该怎么办了。”老许的做法主要体现了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
    A

    尊重服务对象独特性

    B

    尊重服务对象自我决定

    C

    维护服务对象尊严

    D

    调整服务对象利益冲突


    正确答案: C
    解析: 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对象有权利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服务的内容、方式并在事关服务对象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如果服务对象没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社会工作者应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由他人代行选择和决策权利。自决权是个人尊严的体现,除万不得已,即便是社会工作者出于好意,一般也不主张由社会工作者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题中体现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操作原则的自我决定。故本题选B。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社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需要理解掌握。

  • 第9题:

    单选题
    秦老师是某中学的班主任,最近时常有任课老师向他反映小刚上课“捣乱”,秦老师找到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李,希望小李能够协助他找出小刚“捣乱”的原因。案例中,小刚是()的服务对象。
    A

    秦老师

    B

    任课老师

    C

    小李

    D

    小刚的父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服务对象:“……我爱人经常对我发脾气,总是抱怨我只顾忙工作,从来不管家里的事……”社会工作者:“听了您刚才的表示,我的理解是您觉得爱人对您体谅不够,这让您感到很委屈也很难过。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采用的会谈技巧是( )。
    A

    同理

    B

    摘要

    C

    对焦

    D

    澄清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面谈时有如下对话:服务对象:“我和妻子的关系很差,最近在想要不要离婚。”社会工作者:“哦。”服务对象:“我们结婚好几年了,开始时关系很好,但最近这半年就越来越差。”社会工作者:“哦。”服务对象:“半年前我开始失业,一直找不到工作,她就经常骂我没出息。”社会工作者:“你失业这半年来,和妻子的关系越来越差,尤其是她经常骂你没出息,你觉得她不理解你的苦衷……”这段对话中,社会工作者使用的技巧是(  )。(2013年真题)
    A

    对质

    B

    同理心

    C

    建设

    D

    对焦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个案会谈的主要技巧包括:①支持性技巧: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②引导性技巧:澄清、对焦、摘要;③影响性技巧: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对焦”是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偏离的话题或者宽泛的讨论进行收窄,集中讨论的焦点。题中,社工将服务对象的叙述总结收窄,突出了问题的重点。

  • 第12题:

    单选题
    服务对象钱某向社会工作者老许寻求帮助:“我现在遇到了一个困难,想让你帮我拿拿主意。”老许和钱某一起分析了不同解决办法的优缺点后,钱某说:“我现在知道该怎么办了。”老许的做法主要体现了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
    A

    尊重服务对象的独特性

    B

    尊重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

    C

    维护服务对象的尊严

    D

    调整服务对象利益冲突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服务对象:“我从小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不能给我提供什么优越的先天环境,不论我做什么,都是靠我自己。”社会工作者:“哦,还有呢”服务对象:“我在大学期间半工半读,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毕业了。”社会工作者:“嗯,确实是挺辛苦的。”服务对象:“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前一阵领导还说要给我升职。没曾想到,就因为张某在背后给领导送钱,说我的坏话,我不仅没有升职还被降职了,我简直恨死张某了,我们家就指着我这点工资了!”社会工作者:“您刚才说的话,我的理解是,因为张某说你的坏话,从而导致你工作地位不保还造成收入的减少。您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请问在上述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个案会谈中引导性技巧( )技巧。

    A.同理心
    B.倾听
    C.摘要
    D.澄清

    答案:C
    解析:
    考点:引导性技巧。 引导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主动引导服务对象探索自己过往经验的一系列技巧,主要包括以下3 个方面:( 1 ) 澄清( 2 ) 对焦( 3 ) 摘要。 摘要:社会工作者将服务对象长段谈话或者不同部分的话题进行整理,概括和归 纳其中的要点。对于服务对象的长段谈话,社会工作者需要进行必要的概括和归纳:“您刚才讲的是不是包含……几个方面的要求”或者“您刚才讲的,我的理解是……您有什么补充吗”通过这样的归纳和概括,可以增进服务对象对自身的理解。

  • 第14题:

    服务对象洋洋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抱怨:“别人总说我言行不一,其实我不是这样的,没人明白我的苦衷。”小王说:“在我印象中,你有时候说的和做的确实有些不同,是不是啊?”上述对话中,小王运用了个案工作影响性技巧中的( )。

    A.对焦
    B.对质
    C.建议
    D.鼓励

    答案:B
    解析:
    个案会谈的技巧之“对质”。对质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

  • 第15题: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面谈时有如下对话:服务对象:“我和妻子的关系很差,最近在想要不要离婚”。社会工作者:“哦”。服务对象:“我们结婚好几年了,开始时关系很好,但最近这半年就越来越差”。社会工作者:“哦”。服务对象:“半年前我开始失业,一直找不到工作,她就经常骂我没出息”。社会工作者:“你失业这半年来,和妻子的关系越来越差,尤其是她经常骂你没出息,你觉得她不理解你的苦衷……”这段对话中,社会工作者使用的技巧是()。

    A:对质
    B:同理
    C:建设
    D:对焦

    答案:D
    解析:
    对焦属于个案工作技巧会谈中的引领性技巧。社会工作者将服务对象偏离的话题或者宽泛的讨论收窄,集中讨论焦点。

  • 第16题:


    小华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下游水平,勉强考上初中后,他上课经常走神,不能集中注意力。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批评他,说他太笨,很难升入初二,同学们也都觉得他“有点问题”、“太安静、孤僻”。为此,小华已经连续参加几个学习辅导班,但是学习成绩仍旧没有提高。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小华都会在家抱怨:“我太笨了,思维慢,老师只知道批评我,让我无法学习,我不想去学校了,我不会做作业,老师和同学会笑话我。"对于这种抱怨,小华的父亲每次都非常愤怒并大声责骂小华。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案主小华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案主小华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解析:

    1.在上述案例中,案主小华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问题。由于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批评小华,说他太笨,同学们也都觉得他“有点问题”、“太安静、孤僻”,导致小华潜意识里接受了这种看法,认为自己就是老师和同学所说的那样,由此,小华形成了自卑、缺乏自信、孤僻的心理状态。


    (2)学习问题。小华的学习成绩不好,连续参加好几个学习辅导班,也没见效果。老师又在课堂上经常批评他,说他太笨,导致小华对学习、学校产生了畏惧,提高学习成绩更是成了大难题。


    (3)亲子关系问题。小华与父母缺乏沟通,父亲对他学业不好情形只知道责骂,并不了解具体情况,这种状态需要改善。


    (4)人际关系问题。在学校,老师对小华的态度是经常批评,说他太笨,没有鼓励和支持;同学们也都觉得他“有点问题”、“太安静、孤僻”,没有帮助他;而小华自己也不和老师、同学交流。因此,小华在校与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需要改善。


    (5)缺乏有效支持,孤立无援。小华的老师批评他,同学嘲笑他,父亲责骂他,这使小华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影响他的健康成长。


    2.针对案主小华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


    (1)对小华进行情绪疏导


    社会工作者应发现和挖掘小华的优势和特长,鼓励小华自我肯定、自我认同,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其自信心。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在儿童中晚期阶段,儿童需要培养自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儿童乐于勤奋学习以及参与学习上的竞争,所以鼓励与认可很重要。


    (2)为小华安排志愿者定期为其辅导课业


    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安排大学生志愿者或者小华同班同学中的志愿者,定期为小华辅导课程作业,有针对性地制订辅导计划,尽可能改善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


    (3)与小华的父母进行沟通,教导其家庭养育技能及亲子沟通技巧


    要求小华的父母能够多花时间陪伴小华,多倾听小华的需要,了解小华的想法,帮助小华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而非一味以责骂的方式责备孩子不努力学习。


    (4)为小华安排学习社交技巧的小组或社区活动


    将与小华有同样情况的孩子组织在一起,开展小组或者社区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小华与他人相处,为他在学校与同学友好相处做好准备。


    (5)与小华的老师、同学进行沟通


    ①通过沟通,让小华的老师能够以正面、积极的教育方式对待小华,避免使用侮辱性词汇,如“你太笨”等;


    ②争取老师支持和鼓励小华与同学交往,同时在学生面前肯定小华的进步与努力;


    ③与小华的同学进行沟通,让他们平时多交流沟通、相互学习、充分了解,以达到放弃对小华的偏见的目的。



  • 第17题:

    某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抱怨道:“我的班主任老师经常挑我的刺儿,故意问我最难的问题,让我在班上丢脸,我真受不了!”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回应中,运用“同理”技巧的是()。

    • A、“老师为什么这样对你呢?”
    • B、“振作起来。我相信你能处理得很好!”
    • C、“你生老师的气,因为他让你在班上很没面子。”
    • D、“你可能想多了,老师对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服务对象周某向社会工作者小刘抱怨“别人总说我言行不一,其实我不是这样,没人明白我的苦衷。”刘说“在我印象中,你有时候说的和做的确实有些不同,是不是啊?”上述对话中,小刘运用了个案工作影响性技巧中的()。

    • A、对焦
    • B、对质
    • C、建议
    • D、鼓励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一个社会工作者接受机构安排,临时为一个因突发事件而暂时中断工作的同事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在服务提供过程中,服务对象总是抱怨、不满社会工作者同事的服务,这时,社会工作者应当采取的态度是()。
    A

    与服务对象一起抱怨同事

    B

    不把真实情况告诉同事

    C

    及时把信息反馈给同事

    D

    阻止服务对象的抱怨

    E

    不理不问服务对象的抱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服务对象周某向社会工作者小刘抱怨:“别人总说我言行不一,其实我不是这样,没人明白我的苦衷。”小刘说:“在我的印象中,你有时候说的和做的确有些不同,是不是啊?”上述对话中,小刘运用了个案工作影响性技巧中的(  )。
    A

    对焦

    B

    对质

    C

    建议

    D

    鼓励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服务对象:“……我爱人经常对我发脾气,总是抱怨我只顾忙工作,从来不管家里的事……”社会工作者:“听您这么说,我的理解是您觉得爱人对您体谅不够,对吗?”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采用的会谈技巧是( )。
    A

    同理

    B

    反映

    C

    对质

    D

    澄清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秦老师是某中学的班主任,最近时常有任课老师向他反映小刚上课“捣乱”,秦老师找到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李,希望小李能够协助他找出小刚“捣乱”的原因。案例中,小刚是(  )的服务对象。[2013年真题]
    A

    秦老师

    B

    任课老师

    C

    小李

    D

    小刚的父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服务对象的来源通常有三种情况:①主动求助者;②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③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其中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服务对象,这种情况可能是由社区内的相关部门(例如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或邻居发现某人、家庭或团体因存在严重的个人、家庭或群体问题而影响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发挥,从而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题中,常有任课老师提出小刚上课“捣乱”,扰乱课堂秩序,故秦老师请小李找出小刚“捣乱”的原因,小刚成为小李的服务对象。

  • 第23题:

    问答题
    案例二  小华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下游水平,勉强考上初中后,他上课经常走神,不能集中注意力。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批评他,说他太笨,很难升入初二,同学们也都觉得他“有点问题”、“太安静、孤僻”。为此,小华已经连续参加几个学习辅导班,但是学习成绩仍旧没有提高。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小华都会在家抱怨:“我太笨了,思维慢,老师只知道批评我,让我无法学习,我不想去学校了,我不会做作业,老师和同学会笑话我。”对于这种抱怨,小华的父亲每次都非常愤怒并大声责骂小华。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案主小华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案主小华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正确答案: 1.在上述案例中,案主小华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问题
    由于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批评小华,说他太笨,同学们也都觉得他“有点问题”、“太安静、孤僻”,给他贴上了这些标签,导致小华潜意识里接受了这些标签,认为自己就是老师和同学所说的那样,由此,小华形成了自卑、孤僻的心理问题。
    (2)学习问题
    小华的学习成绩不好,连续参加好几个学习辅导班,但是学习成绩仍旧没有提高。老师又在课堂上经常批评他,说他太笨,导致小华对学习、学校产生了畏惧,提高学习成绩更是成了大难题。
    (3)亲子关系问题
    小华与父母缺乏沟通,父亲对他学业不好的情形只知道责骂,并不了解具体情况,这种状态需要改善。
    (4)人际关系问题
    在学校,老师对小华的态度是经常批评,说他太笨,没有鼓励和支持;同学们也都觉得他“有点问题”、“太安静、孤僻”,没有帮助;而小华自己也不和老师、同学交流。因此,小华与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需要改善。
    2.针对案主小华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
    (1)对小华进行情绪疏导及行为修正
    社会工作者应发现和挖掘小华的优势和特长,鼓励小华肯定自我、认同自我,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其自信心。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在儿童中晚期阶段,儿童需要培养自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儿童乐于勤奋学习以及参与学习上的竞争,所以鼓励与认可很重要。小华的学习成绩不能提高必定跟小华平时的学习及生活作息习惯有关,因而有必要为其提供一定的指导及行为修正,引导小华形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作息习惯。
    (2)为小华安排志愿者定期为其辅导课业
    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安排大学生志愿者或者小华同班同学中的志愿者,定期为小华辅导课程作业,有针对性地制定辅导计划,尽可能改善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3)与小华的父母进行沟通,教导其科学育儿方法及亲子沟通技巧
    要求小华的父母能够多花时间陪伴小华,多倾听小华的心声,了解小华的想法,帮助小华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而非一味以责骂的方式责备孩子不努力学习。
    (4)为小华安排社交技巧学习小组或鼓励其参与社区活动
    将与小华有同样情况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让他们彼此分享经验和感受,开展小组或者社区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小华融入社区与他人,扩大其社交网络。
    (5)与小华的老师、同学进行沟通
    ①与小华老师沟通,提醒其关注小华的问题,并注意教师身份的各种言行可能会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②与小华的同学沟通,让他们平时多与小华交流沟通、相互学习、充分了解,消除对小华的偏见,在班级开展小组活动,教导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关心,为小华创造一个良好的朋辈环境;
    ③鼓励同学及老师对小华进行学习上的帮扶与指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对于服务对象的模糊不清的表达,经常会用这样的表述:“听了您刚才的话,我的理解是……对吗”这是引导性技巧中的()。
    A

    专注

    B

    对焦

    C

    澄清

    D

    摘要


    正确答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