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危机干预
B、临界预防
C、社区矫正
D、社会观护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方力的父亲是公司老总,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父母对他特别的宠爱,由于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所以对他的期望也很高,这使方力的心理压力非常大。高考时很想考好,却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影响了正常的发挥,没有考入父母所期望的学校。父母非常失望,严厉指责了他,方力心里也特别自责,觉得自己特别没用,辜负了父母。情绪低落的他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既不去被录取的院校就读,也不想复读,把自己关在小屋中,不肯与别人交流。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方力的几次沟通后,方力的情绪逐渐好转,并且决定继续读一年,努力考入自己及父母所期望的院校。看到方力又恢复了以往的自信,父母特别高兴,感谢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们解决了方力的问题。
[问题]
1.本案例至此是否就可以进入结案阶段?
2.结案时服务对象通常会有何反应?
3.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处理服务对象对于结案时的反应?
1.一般情况下,结案是当介入计划已经完成,介入目标已经实现,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在本案例中,服务对象是方力,所以方力的父母认为问题已经解决并不能作为结案的判断标准,社会工作者还是应该尊重服务对象方力的意见。如果经过评估后,社会工作者和方力都认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双方方可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
2.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包括:
(1)结案时服务对象的正面情绪反应,包括对获得成长与成功的欣喜,对整个工作过程带给他们新认识的肯定、感觉视野开阔了、对与社会工作者关系的满意、对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充满感激、对未来充满信心等。(2)结案时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通常包括:①否认。不愿承认已到结案期,避免讨论关于结案的话题。②倒退。回复到以前的状态,以此拖延结案的到来。③依赖。对社会工作者过分依靠。④抱怨。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意。⑤愤怒。表现为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批评、攻击和挑战其他人。⑥讨价还价。当发现没有可能阻止结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寻找理由延长服务期限,有时还表现出倒退行为,很多已经解决的问题重又出现等。⑦忧郁。当所有延长结案时间的努力都无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对结束关系充满焦虑。
3.社会工作者处理服务对象结案反应的具体方法包括:①与服务对象一道讨论他们对结案的准备情况。在结案前与服务对象回顾一下个案、小组、家庭,或者社区工作的过程,以确定结案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②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做好心理准备。社会工作者要鼓励服务对象公开讨论结案,并告诉他们结案可能使他们感到难以接受。社会工作者要以同感的态度向服务对象传达愿意与他们讨论他们的反应,理解他们的心情等信息,以减少负面情绪。③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提醒服务对象要学会自立,给服务对象以心理支持,告诉他们在有需要时社会工作者将继续提供协助。④社会工作者也要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预防问题的产生,继续提供一些服务,并为服务对象提供能够对他们有帮助的资源系统的支持,待稳定了服务对象的改变成果时,才最后结束专业助人关系。⑤必要时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服务对象分享各自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相互鼓励,面向未来。
第5题:
小明上小学四年级,他学习成绩不太好,还经常违反纪律,家长认为他上学也不会有出息,还不如早跟着父母做生意。父母的想法是正确的。
第6题:
小林,男生,是某中学初三的学生,父母平时工作很忙,对小林的生活和学习都疏于关心和照顾,他从小就不爱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倒数,"笨蛋"几乎成了父母对小林的称呼了。小林的性格也比较怪癖,动不动就乱发脾气,班里的同学都不爱跟他来往,给他起了个外号"小魔鬼",老师也放弃了对小林的希望,把他看做是班里的个别生,不可救药的学生。小林因此自暴自弃,经常逃课到小区的网吧上网,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为此学校对他进行了多次教育,警告他若不改正,则按退学处理。小林的父母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小林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1.请运用标签理论分析小林现在的表现。2.请依据标签理论制订合适的帮助计划。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提供信息
自我披露
建议
对质
澄清
第10题:
提高学习成绩
能够辨别情绪
懂得掌控情绪
正确处理情绪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该案例中,与儿子问题有关的事件包括( )。
(A) 曾经学习成绩优秀
(B) 父母的要求
(C) 目前学习成绩下降
(D) 经常玩游戏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陶非是一名高三学生,因为临近高考,他感觉心理压力很大,对于父母关心的询问感到很烦躁,而每次学校测验的成绩也让他情绪非常不稳定。对于陶非的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叶林对他进行情绪管理的辅导,可以使陶非()。
第17题:
有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家里有一个姐姐。父母对姐姐非常宠爱,而对他则有所忽视。他在学校经常与同学打架,扰乱课堂秩序,经常不交作业,老师认为他是一个问题儿童。社会工作者可以用()理论来辅导他
第18题:
某学生读书不认真,经常出入电脑游戏厅玩游戏,学习成绩极差。父母多次批评教育他,然而他却对父母说:“我们之间是平等的,我有我的权利,不要你们管。”这位学生的说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①在家庭中,只有父母的权利,没有子女的权利 ②子女是有法定的权利,但应该接受父母的管教 ③父母有管教子女的义务 ④子女应积极配合父母,接受父母的正确教育
第19题:
危机干预
不良行为干预
社区矫正
社会观护
第20题:
精神分析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
存在主义理论
增强权能理论
第21题:
非批判
真诚
无条件的关怀
接纳
第22题:
社会支持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第23题: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危机介入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