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的对应栏内。[说明]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下面是对网上银行支付交易系统的基本流和备选流的描述:基本流A:备选流:注:假定输入的银行卡号是正确的:不考虑备选流内循环情况。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指出所涉及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基本流

题目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的对应栏内。

[说明]

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

下面是对网上银行支付交易系统的基本流和备选流的描述:

基本流A:

备选流:

注:假定输入的银行卡号是正确的:不考虑备选流内循环情况。

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指出所涉及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基本流用字母A表示,备选流用题干中描述对应编号表示。

请针对问题1设计的测试用例,依次将银行卡号、初次输入密码、最终输入密码、卡内余额、银行卡可支付额度等信息填入下述测试用例表中。表中行代表各个测试甩例,列代表测试用例的输入值,用V表示有效数据元素,I表示无效数据元素,n/a表示不适用,例如C01表示“成功支付”用例。

测试用例表

在上述系统中,假设银行卡号只能输入0~9的数字,请参考下表,给出用边界值法检查卡号字符合法性的关键测试数据(字符或ASCⅡ值)。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相似考题

2.试题三(15 分)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 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软件系统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事件流。场景法就是通过用例场景描述业务操作流程,从用例开始到结束遍历应用流程上所有基本流(基本事件)和备选流(分支事件)。下面是对某IC 卡加油机应用系统的基本流和备选流的描述。[问题1](5 分)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案例,指出场景涉及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基本流用字母A 表示,备选流用题干中描述的相应字母表示。[问题2](4 分)场景中的每一个场景都需要确定测试用例,一般采用矩阵来确定和管理测试用例。如下表所示是一种通用格式,其中行代表各个测试用例,列代表测试用例的信息。本例中的测试用例包含测试用例ID、场景/条件、测试用例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元素和预期结果等项目。首先确定执行用例场景所需的数据元素(本例中包括账号、是否黑名单卡、输入油量、账面金额、加油机油量),然后构建矩阵,最后要确定包含执行场景所需的适当条件的测试用例。在下面的矩阵中,V 表示有效数据元素,I 表示无效数据元素,n/a 表示不适用,例如C01 表示“成功加油”基本流。请按上述规定为其它应用场景设计用例矩阵。测试用例表[问题3](3 分)假如每升油4 元人民币,用户的账户金额为1000 元,加油机内油量足够,那么在A4 输入油量的过程中,请运用边界值分析方法为A4 选取合适的输入数据(即油量,单位:升)。[问题 4](3 分)假设本系统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通过测试发现了20 个错误,独立的测试组通过上述测试用例发现了100 个软件错误,系统在上线后,用户反馈了30 个错误,请计算缺陷探测率(DDP)。

更多“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的对应栏内。[说明]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图1描述了简化的中心层、省市层、地区层三级的“公文流转”业务流程,表1描述了省市层(图1阴影部分)业务的基本流和备选流。公文的状态包括:已下发、未下发、已接收、未接收。



    【问题1】(10分) 用表1中表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场景。基本流和备选流用表1中对应的字母编号表示。【问题2】(10分) 下表给出了测试用例名称,请将表中的输入条件和预期输出补充完整。



    答案:
    解析:
    【问题1】(场景顺序可以任意,重复内容不计分) 共包括5个场景:1:A 2:B 3:B、C 4:B、C、D (C和D可以互换)5:B、C、E【问题2】



    【解析】
    【问题1】
    本题主要考查黑盒测试中的场景法测试用例设计。 采用场景法来设计测试用例,其基本思想和依据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检测软件的功能,发现软件的错误。 基本流是指经过用例的最简单的路径(无任何差错,程序从开始直接执行到结束)。备选流是指:一个备选流可能从基本流开始,在某个特定条件下执行,然后重新加入基本流中;也可以起源于另一个备选流;或者终止用例而不再加入到基本流中(一般是各种错误情况)。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的基本步骤如下:(1)根据规格说明,描述出程序的基本流及各项备选流。(2)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确定场景。(3)对每一个场景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可以采用矩阵或决策表来确定和管理测试用例。(4)对生成的测试用例进行复审,去掉多余或等价的测试用例,然后确定实际测试数据。在本题中,根据题目中已经确定的基本流与备选流,可以设计场景,每个场景覆盖一种在该案例中事件的不同触发顺序与处理结果形成的事件流,最后得出所有的测试用例。下面就根据“公文流转”业务流程图列出是所有的测试用例和用例中所涉及的基本流与备选流。用例1:A (中心公文下发)用例2:B (新建省市公文直接下发)用例3:B、C (新建省市公文,然后保存)用例4:B、C、D (C和D可以互换) (新建省市公文,修改并保存后下发)用例5:B、C、E(新建省市公文保存,但接着被删除)【问题2】
    本题考查我们对用例输入和预期输出的理解。下面我们来逐个分析给出的用例。省市层接收公文用例的输入,从“公文流转”业务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省市层接收公文用例的输入是中心已经下发的公文,而其预期输出应该是能够让省市层查看已接收的公文,而且在中心层也要能够查看到已经下发的公文。省市层新建并保存公文, 从“公文流转”业务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省市层新建公文并没用输入,而其输入应该是省市层可查看到新增加的公文,而且公文状态为未下发。省市层新建并下发公文,同样也没用输入,其输出应该是省市层可查看到新增加的公文,与上一个用例不同的,公文状态为已下发,而且在地区层也应该能够查看到已经下发的公文。省市层修改公文,从“公文流转”业务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输入应该是未下发的公文,而它的输出应该是修改未下发的公文的相关内容,并保存修改的结果。省市层删除公文,从“公文流转”业务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输入也应该是未下发的公文,而它的输出应该是查找到未下发的公文并删除。

  • 第2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说明]
    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
    图1-1描述了简化的中心层、省市层、地区层三级的"公文流转"业务流程,表1-1描述了省市层(图1-1阴影部分)业务的基本流和备选流。
    公文的状态包括:已下发、未下发、已接收、未接收。




    1、用表1-1中表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场景。基本流和备选流用表1-1中对应的字母编号表示。
    2、下表给出了测试用例名称,请将表中的输入条件和预期输出补充完整。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场景法。
    [问题1](场景顺序可以任意)
    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
    本题共包括5个场景:
    1.A
    2.B
    3.B、C
    4.B、C、D(C和D可以互换)
    5.B、C、E
    2、本题考查测试用例中输入条件与预期输出内容。注意步骤的衔接,以及测试数据的设置。

  • 第3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的对应栏内。[说明]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下面是对网上银行支付交易系统的基本流和备选流的描述:基本流A:



    备选流:



    注:假定输入的银行卡号是正确的:不考虑备选流内循环情况。10、 [问题1](6分)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指出所涉及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基本流用字母A表示,备选流用题干中描述对应编号表示。11、 [问题2](8分)请针对问题1设计的测试用例,依次将银行卡号、初次输入密码、最终输入密码、卡内余额、银行卡可支付额度等信息填入下述测试用例表中。表中行代表各个测试甩例,列代表测试用例的输入值,用V表示有效数据元素,I表示无效数据元素,n/a表示不适用,例如C01表示“成功支付”用例。测试用例表



    12、 [问题3](3分)在上述系统中,假设银行卡号只能输入0~9的数字,请参考下表,给出用边界值法检查卡号字符合法性的关键测试数据(字符或ASCⅡ值)。



    答案:
    解析:
    10、根据题目中已经确定的基本流与备选流,可以设计场景,每个场景覆盖一种在该案例中事件的不同触发/顷序与处理结果形成的事件流,最后得出所有的测试用例。下面就是所有的测试用例和用例中所涉及的基本流与备选流。用例1: A用例2: A、B用例3: A、C用例4: A、C、D用例5: A、B、C用例6: A、B、C、D以上顺序可以互换。 11、根据“问题一”得到的测试用例,按照问题二的提示和要求,可以得出下面的场景分析表。



    每行顺序可以互换。 12、根据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则之一:“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边界的值,以及刚刚超越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为测试输入数据”的原则,答案如下:0 (或48)和9(或57)/ (或47):(或58)

  • 第4题:

    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
    图1-1描述了简化的中心层、省市层、地区层三级的“公文流转”业务流程,表1-1描述了省市层(图1-1阴影部分)业务的基本流和备选流。
    公文的状态包括:已下发、未下发、已接收、未接收。



    表1-1 省市层业务流



    1、用表1-1中表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场景。基本流和备选流用表1-1中对应的字母编号表示。(8分)
    2、下表给出了测试用例名称,请将表中的输入条件和预期输出补充完整。(8分)



    答案:
    解析:
    1、
    本题考查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场景法。
    [问题1](场景顺序可以任意)
    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
    本题共包括5个场景:
    1.A
    2.B
    3.B、C
    4.B、C、D(C和D可以互换)
    5.B、C、E

    2、
    本题考查测试用例中输入条件与预期输出内容。注意步骤的衔接,以及测试数据的设置。


  • 第5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说明]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图1-1描述了简化的中心层、省市层、地区层三级的“公文流转”业务流程,表1-1描述了省市层(图1-1阴影部分)业务的基本流和备选流。公文的状态包括:已下发、未下发、已接收、未接收。




    5.1、用表1-1中表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场景。基本流和备选流用表1-1中对应的字母编号表示。5.2、下表给出了测试用例名称,请将表中的输入条件和预期输出补充完整。



    答案:
    解析:
    5.1(5分)
    本题共包括5个场景:1.A2.B3.B、C 4.B、C、D(C和D可以互换)5.B、C、E

    5.2(10分)



    5.1、本题考查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场景法。(场景顺序可以任意)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重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目前多数软件系统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业务流程,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场景的不同触发顺序构成用例。场景法通过场景描述业务流程(包括基本流(基本流程)和备选流(分支流程)),设计用例遍历软件系统功能,验证其正确性。本题共包括5个场景:1.A2.B3.B、E4.B、C、D(C和D可以互换)5.B、C、E    
    5.2、本题考查测试用例中输入条件与预期输出内容。注意步骤的衔接,以及测试数据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