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8岁。阵发性胸闷、心悸2年,每次突发突止,持续30分钟至2小时不等,本次持续心悸不能自行终止,心电图:心率180次/分,律齐,P波不明显,QRS波形正常。诊断为A、窦性心动过速B、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C、心房扑动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题目

患者,男性,28岁。阵发性胸闷、心悸2年,每次突发突止,持续30分钟至2小时不等,本次持续心悸不能自行终止,心电图:心率180次/分,律齐,P波不明显,QRS波形正常。诊断为

A、窦性心动过速

B、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C、心房扑动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E
更多“患者,男性,28岁。阵发性胸闷、心悸2年,每次突发突止,持续30分钟至2小时不等,本次持续心悸不能自行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30岁,阵发性心悸2年,每次突然发生,持续30分钟至1小时不等,查体示心率200次/分,律齐,ECG示QRS波形正常,P波不能明确查见,诊断为( )

    A、窦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

    D、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上性心速


    参考答案:E

  • 第2题:

    男性 ,33岁, 阵发性心悸10年, 每次心悸突然发作, 持续半h至3h不等, 本次发作检查, 心率200次/分, 律齐,心电图QRS波群形状正常, P波不明显, 诊断为:

    A. 房颤
    B. 窦性心动过速
    C. 房扑
    D.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 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

    答案:E
    解析:

  • 第3题:

    患者男性,45岁,反复发作心悸2年,每次发作突发突止,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伴胸闷症状。心电图如图5-17所示,应诊断为()。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心房扑动

    C窦性心动过速

    D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E室性心动过速


    A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解析:心电图上P波难以辨认,心室率214次/分。QRS波群形态呈室上性,R-R间期规则。部分导联ST段下降达0.2~0.3mV。注意:部分患者可因心率过快,导致ST下移,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类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少数为房性心动过速和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 第4题:

    患者,男,28岁,阵发性心悸3年,每次心悸均为突然发生,持续0.5~3h不等。本次发作时心律齐,200/min;心电图QRS波形态正常,P波不能明确查见。诊断为

    A.心房颤动

    B.窦性心动过速

    C.心房扑动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E

  • 第5题:

    患者男性,45岁,反复发作心悸2年,每次发作突发突止,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伴胸闷症状。心电图如图5-17所示: 应诊断为()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心房扑动

    C窦性心动过速

    D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E室性心动过速


    A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解析:心电图上P波难以辨认,心室率214次/分。QRS波群形态呈室上性,R-R间期规则。部分导联ST段下降达0.2~0.3mV。注意:部分患者可因心率过快,导致ST下移,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类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少数为房性心动过速和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