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宪权包括()宪法的权力和()宪法的权力

题目

制宪权包括()宪法的权力和()宪法的权力


相似考题
更多“制宪权包括()宪法的权力和()宪法的权力 ”相关问题
  • 第1题:

    宪法的制定是指制宪主体按照一定程序创制宪法的活动。关于宪法的制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根源性的国家权力
    B.人民可以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
    C.宪法的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D.1954年《宪法》通过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公布

    答案:B
    解析:
    修宪权是依据制宪权而产生的权力形态。制宪权与修宪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故A项“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具有相同性质的……国家权力”说法。人民是制宪主体。人民可以直接参与制宪过程,比如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故B项对。
    宪法的通过人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有的国家甚至规定要通过全体投票、全民公决的方式批准。C项仅考虑我国宪法制定实践,不全面.故错误。
    1954年《宪法》通过后,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形式公布。故D项错误。

  • 第2题:

    关于宪法制定及修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最早系统化地提出制宪权理念的是“西耶斯”,主张国民制宪权
    B.制宪权与修宪权属于宪法上的根本权力,由最高权力机关行使
    C.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以修正案的方式进行
    D.我国现行宪法共经过5次修改,通过52条修正案

    答案:B,C
    解析:
    B错:制宪权的主体是人民,制宪机关往往是特别成立的机关,不是最高权力机关;C错:这不是宪法规定,而是宪法惯例。

  • 第3题:

    (2006年真题)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宪法的制定是制定主体依据程序制定宪法、行使制宪权的活动
    B.制宪权的概念源自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法治思想以及中世纪的根本法思想
    C.制宪权、修宪权、立法权属于同一层次的权力形态
    D.制宪机关不同于宪法起草机关


    答案:C
    解析:
    解析:制宪权、修宪权是比立法权的层次更高的权力形态。

  • 第4题:

    有关宪法的制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修宪权是依据制宪权而产生的权力形态,制宪权与修宪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
    B.最早系统地提出制宪权概念并建立理论体系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学者西耶斯
    C.人民作为制宪主体要直接参与制宪的过程
    D.宪法草案经过一定程序通过后,由国家元首或代表机关公布

    答案:C
    解析:
    考查宪法的制定。C选项错误,人民作为制宪主体并不意味着人民直接参与制宪的过程。

  • 第5题:

    宪法的制定是指制宪主体按照一定程序创制宪法的活动。关于宪法的制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根源性的国家权力

    B.人民可以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

    C.宪法的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D.1954年《宪法》通过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公布


    答案:B
    解析:
    A项:制宪权与修宪权,从渊源看,修宪权源于制宪权。修宪权是“根据宪法而产生的权力”,是制宪权在法律上的延伸,一般称为“制度化的制宪权”,相对始原性的制宪权而言具有派生性。其次,从制宪权、修宪权与宪法规范的关系看,宪法规范是制宪权行使的结果,而修宪权则是宪法规范的产物。由此可见,修宪权与制宪权性质是不同的,故A项错误。B项: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宪法草案的决议,要求广泛开展讨论,发动人民群众提出修改意见。可见,人民可以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故B项正确。C项:我国现行《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我国宪法并未规定宪法制定和通过的程序,故C项错误。D项: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