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王某(女,1985年3月20日出生,中学生) 于2000年4月6日骑自行车由学校回家。当骑至市郊某村时,因下坡车速较快,把同方向行走的李某 (男,58岁,农民) 右脚的右外踝关节撞伤。被告人王某从自行车上摔下时,又将李某压倒身下。当时被告人立即抱扶李某,因抱不动,便迅速跑到卫生院呼救。但因李后脑受外部强力震动致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问:对被告人王某如何处理?为什么?请具体说明原因。

题目

被告人王某(女,1985年3月20日出生,中学生) 于2000年4月6日骑自行车由学校回家。当骑至市郊某村时,因下坡车速较快,把同方向行走的李某 (男,58岁,农民) 右脚的右外踝关节撞伤。被告人王某从自行车上摔下时,又将李某压倒身下。当时被告人立即抱扶李某,因抱不动,便迅速跑到卫生院呼救。但因李后脑受外部强力震动致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问:对被告人王某如何处理?为什么?请具体说明原因。


相似考题
更多“被告人王某(女,1985年3月20日出生,中学生) 于2000年4月6日骑自行车由学校回家。当骑至市郊某村 ”相关问题
  • 第1题:

    大山中学所有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都回家吃午饭,因此,有些家在郊区的大山中学的学生不骑自行车上学。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项关于大山中学的断定是必须假设的?( )

    A.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家都不在郊区

    B.回家吃午饭的学生都骑自行车上学

    C.家在郊区的学生都不回家吃午饭

    D.有些家在郊区的学生不回家吃午饭


    正确答案:D
    题干是一个缺少一段的“三段论”,现在要求我们补上缺少的部分。A加入题干后可直接推出题干的第二部分,那么题干的第一部分就失去了作用,A排除。B将题于的第一部分倒置,可以得出“骑自行车上学=回家吃午饭”即“不回家吃午饭的都不骑车上学”但是与是否家在郊区无关,排除。将C代入题干与第一部分联合可以得到结论:家在郊区的大山中学的学生“都”不骑自行车上学,而不是“有些”,C不是必须假设的,排除。将D代入题干与第一部分联合: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都回家吃午饭,有些家在郊区的学生不回家吃午饭。由此可推出,一部分家在郊区的学生不是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D正确。

  • 第2题:

    大山中学所有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都回家吃午饭.因此.有些家在郊区的大山中学的学生不骑自行车上学.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项关于大山中学的断定是必须假设的?()
    A.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家都不在郊区
    B.回家吃午饭的学生都骑自行车上学
    C.家在郊区的学生都不回家吃午饭
    D.有些家在郊区的学生不回家吃午饭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的大项是“骑自行车上学”,小项是“家在郊区的学生”,中项是“回家吃午饭”。题干中的已有前提包含大项“骑自行车上学”.所以需要的另一个前提应该包括小项“家在郊区的学生”,A、B两项错误。D项真包含于C项,将D项代入即可推出结论。题干问的是必须假设的,故正确答案是D。

  • 第3题:

    我是骑自行车来了学校。


    或者

  • 第4题:

    大山中学所有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都回家吃午饭,因此,有些家在郊区的大山中学的学生不骑自行车上学。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项关于大山中学的断定是必须假设的?

    A.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家都不在郊区。

    B.回家吃午饭的学生都骑自行车上学。

    C.家在郊区的学生都不回家吃午饭。

    D.有些家在郊区的学生不回家吃午饭。


    正确答案:D
    解析:为使题干的论证成立,D项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所有家在郊区的学生都回家吃午饭,又完全可能所有回家吃午饭的大山中学学生都骑自行车上学(这和题干的前提不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题干的前提真而结论假,因此,题干的论证不成立。
      其余各项均不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

  • 第5题:

    2、女,15岁,骑自行车时不慎发生骑跨伤,最易发生血肿的部位是

    A.阴道

    B.外阴

    C.肛门

    D.直肠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