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出自哪本古籍A、《内经》B、《诸病源候论》C、《中藏经》D、《金匮要略》E、《备急 ”相关问题
  • 第1题:

    "胞囊者,肾膀胱候也,贮津液并尿,若脏中热病者,胞涩,小便不通……以葱叶除尖头,内阴茎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之,胞胀,津液大通,便愈。"此记载出自何书

    A、《内经》

    B、《诸病源候论》

    C、《备急千金要方》

    D、《丹溪心法》

    E、《景岳全书》


    参考答案:C

  • 第2题:

    "故肺病者,喘息鼻张"在中医古籍中首见于

    A.《内经》
    B.《金匮要略》
    C.《诸病源候论》
    D.《丹溪心法》
    E.《景岳全书》

    答案:C
    解析:
    考点:1.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2.《内经》有哮病症状、病因病机的记载("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金匮要略》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明确指出了哮病发作时的特征及治疗,并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证。《丹溪心法》首创哮喘病名,并有专篇论述,认为"哮喘专主子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明朝虞抟《医学正传》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3.哮病包括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细胞增多症(或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引起的哮喘。

  • 第3题:

    “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出自哪本医学著作

    A.《金匮要略》
    B.《济生方》
    C.《丹溪心法》
    D.《备急千金要方》

    答案:A
    解析: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以表里上下为纲,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又根据五脏发病的机制及证候将水肿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在治疗上提出了发汗、利尿两大原则:“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 第4题:

    “积者,五腑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所穷所;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具别知积聚也。”此文出自哪一书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中藏经》

    D.《金匮要略》

    E.《诸病源候论》


    正确答案:B
    解析:《难经》首先提出积和聚的区别。

  • 第5题:

    1993-63. “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 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所;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此文出自哪一书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中藏经》
    D.《金匮要略》 E.《诸病源候论》


    答案:B
    解析:
    。出自《难经?五十五难》,这段话明确了积与聚在病理及临床表现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