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经济发展日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由盛而衰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没有对经济体制做根本改革,使苏联丧失了改革良机。苏联新旧问题与矛盾不断积累,“消耗了苏联积存的种种潜力”,使苏联“走向衰亡”。
    (2)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科技发明在生产中被利用的比例不断下降.生产同样的产品,苏联的物质、资源消耗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扩大。
    (3)领导干部利益集团对改革的干扰和抵制也是重要原因.利益集团和特权阶层千方百计抵制或扼杀每一个改革举措,干部腐败成风,思想守旧。
    (4)后期政治上个人崇拜、高度集权日益严重。
    (5)对外大搞军备竞赛,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等。


  • 第2题: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 D、普京执政时期

    正确答案:C

  • 第3题:

    苏联领导人()上台后,调整对外关系,中苏关系开始解冻。

    • A、勃列日涅夫
    • B、戈尔巴乔夫
    • C、安德罗波夫
    • D、叶利钦

    正确答案:B

  • 第4题:

    下面哪一位苏联领导人提出了“加速战略”:()

    • A、列宁
    • B、戈尔巴乔夫
    • C、勃列日涅夫
    • D、斯大林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提出“改革与新思维”理念的前苏联领导人是()

    • A、赫鲁晓夫
    • B、斯大林
    • C、勃列日涅夫
    • D、戈尔巴乔夫

    正确答案:D

  • 第6题:

    美苏出现“第二次缓和”时在位的苏联领导人是()

    • A、赫鲁晓夫
    • B、勃列日涅夫
    • C、戈尔巴乔夫
    • D、叶利钦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凤凰网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的文章。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

    • 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实质性进展
    • B、已经冲击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 C、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D、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国力大为增强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单选题
    在苏联,()提出并推行了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
    A

    勃列日涅夫

    B

    赫鲁晓夫

    C

    戈尔巴乔夫

    D

    斯大林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肯定性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在经济上进一步缩小了苏联和美国的差距

    B

    在军事上依靠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至20世纪70年代苏联几乎和美国处于均势地位并与之灾全球争霸

    C

    推行勃列日涅夫主义:即大国沙文主义

    D

    至20世纪70年代苏联实现了历代统治者的梦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战后苏联领导人掌权的先后顺序是()
    A

    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

    B

    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契尔年科,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

    C

    斯大林,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

    D

    斯大林,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契尔年科,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

    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都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

    都突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D

    都是对苏联生产关系的调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勃列日涅夫时期是苏联兴亡史上的关键时期?

    正确答案: 勃烈日涅夫时期是苏联历史上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这不仅因为其执政时间长达18年之久,占整个苏联历史的近1/4,还因为这一时期也是苏联历史上综合国力达到顶峰,经济实力跃居世界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军事力量则足以与美国平起平坐,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苏联成为真正的超级大国的时期。但是,另一方面,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特别是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成为束缚勃烈日涅夫时期社会生产力和整个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沉重桎锆,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刻不容缓;同时,由于有赫鲁晓夫时代开启的大胆改革与思想解放,有勃烈日涅夫前期新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基础与社会安定,苏联进行改革的客观条件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成熟,但是,以勃烈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集团却未能与时俱进,把握有利的机遇,未能坚持切实有效的改革,终将苏联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改革、科技革命和向集约经济转变的三大课题推向了难以把握的未来,使苏联痛失历史机遇,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由发展的顶峰滑向危机的边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去世,()继任苏共中央总书记,重新开启了苏联改革的闸门。


    正确答案:安德罗波夫

  • 第14题: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经济发展日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 A、过高估计苏联社会的实际发展水平
    • B、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 C、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 D、对市场机制的排斥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斯大林去世后对苏联经济进行改革的第一个苏联领导人是()。

    • A、哥尔巴乔夫
    • B、勃列日涅夫
    • C、安德罗波夫
    • D、赫鲁晓夫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改革主要经理了1953—1964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前者从落后的农业入手,后者把()放在首位。


    正确答案:发展经济

  • 第17题:

    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改革主要经历的时期有()

    • A、赫鲁晓夫时期
    • B、斯大林
    • C、赫努晓夫
    • D、勃列日涅夫

    正确答案:A,D

  • 第18题:

    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商船是前苏联的“()”号核动力破冰船。

    • A、列宁
    • B、赫鲁晓夫
    • C、斯大林
    • D、勃列日涅夫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1964年10月在苏联上台的是()

    • A、勃列日涅夫
    • B、戈尔巴乔夫
    • C、契尔年科
    • D、赫鲁晓夫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经济发展日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

    过高估计苏联社会的实际发展水平

    B

    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

    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D

    对市场机制的排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A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

    普京执政时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1964年10月在苏联上台的是()
    A

    勃列日涅夫

    B

    戈尔巴乔夫

    C

    契尔年科

    D

    赫鲁晓夫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去世,()继任苏共中央总书记,重新开启了苏联改革的闸门。

    正确答案: 安德罗波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由盛而衰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没有对经济体制做根本改革,使苏联丧失了改革良机。苏联新旧问题与矛盾不断积累,“消耗了苏联积存的种种潜力”,使苏联“走向衰亡”。
    (2)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科技发明在生产中被利用的比例不断下降.生产同样的产品,苏联的物质、资源消耗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扩大。
    (3)领导干部利益集团对改革的干扰和抵制也是重要原因.利益集团和特权阶层千方百计抵制或扼杀每一个改革举措,干部腐败成风,思想守旧。
    (4)后期政治上个人崇拜、高度集权日益严重。
    (5)对外大搞军备竞赛,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