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认为中国普遍存在四大社会病,即“愚、贫、弱、私”,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进行()教育。A.文艺教育B.生计教育C.卫生教育D.公民教育

题目

晏阳初认为中国普遍存在四大社会病,即“愚、贫、弱、私”,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进行()教育。

A.文艺教育

B.生计教育

C.卫生教育

D.公民教育


相似考题
更多“晏阳初认为中国普遍存在四大社会病,即“愚、贫、弱、私”,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进行()教育。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了以改革农村和农民现状为宗旨的 乡村教育运动,不少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晏阳初认为:中国乡村存在四大基本问 题,即愚、穷、弱、私。“愚”指人民绝大多数是文盲;“穷”指人民生活的极度贫困; “弱”指缺乏医疗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私”指人民缺乏合作精神和公民意识。梁 漱溟则认为:上述问题只是中国社会的表面现象,其深层原因是文化失调。中国文化的 根在乡村,解决中国问题必须从乡村建设入手,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 以创造新文化来救活旧乡村。
    请以上述材料为背景,叙述晏阳初和梁漱溟所提出的乡村教育方案,并比较他 们乡村教育理论的异同。


    答案:
    解析:
    (1) 二者的乡村教育方案
    晏阳初提出“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 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三大方式”:学 校式教育,以青少年为对象设置初级、高级平民学校和生计巡回学校;社会式教育,以 一般群众和农民团体为对象开展读书、演讲等活动;家庭式教育,以家庭中各成员为对 象的生活、生产常识教育。
    梁漱溟提出建立行政系统与教育机构合一的乡农学校。学校由学众、教员、学董、 学长组成;学校按自然村落和行政级别分村学与乡学两级,实行“政教养卫合一”,“以 教统政”,将学校式教育与社会式教育合一;学校课程分两类,其一为以知识教育和“精 神讲话”为内容的共有课程,其二为各校根据自身生活环境而设的个别课程。
    ⑵二者的异同
    晏阳初与梁漱溟均注重乡村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并将教育与乡村经济、文化、 道德等方面结合起来共同建设,在方式上均注意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
    对中国问题的认识不同:晏阳初对中国农村问题的分析更多的是对中国“社会病” 具体表象的归结;梁漱溟着力从中国文化寻找中国乡村问题的病因。乡村教育的 理论和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同:晏阳初更注重乡村具体问题的解决,并引进现代民主 意识和西方社会治理模式;梁漱溟则主要借鉴中国古代乡约制度并加以改造,更注重弘 扬传统道德。
    【评分说明】只写出每个教育方案的要点而不展开论述的,最高不超过4分;能从其 他方面较为合理地比较二者异同的,可以酌情给分,每点最高不超过4分。

  • 第2题:

    简述晏阳初关于“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教育主张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1)随着平民教育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特别是经过河北定县试验,对农村问题经过系统、全面的调查以后,晏阳初对中国乡村问题有了具体的看法。他简要地把农村问题概括为 四个字:愚、穷、弱、私。 (2)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基本可以用愚、穷、弱、私这四个字来代表。所谓 “愚”,是指"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不但缺乏智识,简直他们目不识丁,所谓中国人民有80%是 文盲”;所谓“穷”,是指"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的生活,简直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着,并谈不 到什么叫生活程度,生活水平线”。所谓“弱”,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毋庸讳辩的病夫”。所谓“私",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的训练”。而要根本解决此四大问题,必须从事“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① 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从文字及艺术教育着手,使人民认识基本文字,得到求知识的工具,为接受一切建设事务作准备。 ② 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它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工业各方面着手,以达到农村建设的目标。 ③ 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它注重大众卫生和健康,及科学医药的实施。 ④ 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它是要激 起人民的道德观念,施以良好的公民训练,使他们有公共心、团结力,有最低限度的公民常识、政治道德,以立地方自治的基础。所以,公民教育首先是施以公民道德的训练,使每一个公民,都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发扬他们公共心的观念。晏阳初认为,在“四大教育”中,公民教育最为根本。 (3)实现这四个方面教育,主要采取“三大 方式”教育: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 ① 学校式教育。 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包括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生计巡回学校。初级和高级平民学校学制为4个月。初级平民学校以识字教育为主,力求增强学生读、写、说能力,以达到流畅通顺的水平,内容为“四大教育”。高级平民学校为毕业于初级平民学校的一部分青年农民设立,进一步传授更具体的关于“四大教育”的知识。生计巡回学校,是为“使农民取得应用于农村当前实际需要的训练,以生活的秩序为教育的秩序,顺一年中时序的先后,在研究区内分区轮流巡回训练,传授切实的技术”。 ② 社会式教育。 这是向一般群众及有组织的农民团体实施教育的一种方式。内容取材于“四大教育”,主要是通过平民学校同学会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如成 立读书会、演说比赛会、演新剧、练习投稿,成立 自助社、合作社、农业展览会等,使平民学校的毕 业生继续受教育。平民学校毕业生同学会是其中心组织。 ③ 家庭式教育。 这是对各家庭中不同地位的成员用横向联系的方法组织起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就是每个家庭应对其成员进行公民道德训练、卫生习惯、儿童保护、家庭预算、家庭管理、妇女保健、生育节制等方面的教育。教育内容仍是"四大教育”,选材标准侧重家庭需要与身份特点。

  • 第3题:

    简述晏阳初的四大教育。


    答案:
    解析:
    1926年,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开始自己的乡村教育实验,将中国落后的根源归结为“愚、贫、弱、私”。提出了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其中四大教育是:①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文字和教育人手,使人民认识基本文字。首要工作是除净青年文盲,将农村优秀青年组成同学会,使他们成为农村建设的中坚分子。②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第一,在农业生产方面,注意选种、园艺、畜牧各部分工作,让农民接受最低程度的农业科学知识,提高生产;第二,在农村经济方面,利用合作方式教育农民,组织合作社、自助社等发展农村经济;第三,在农村工作方面,除改良农民手工业外,还提倡其他副业,以充裕其经济生产力。③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注重大众卫生和健康,以及科学医药的设施,建立医疗保健体系,保证农民有科学的治疗机会。④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使农民有最基本的公民常识、政治道德,以立地方自治的基础,培养公共心与团结力。在这“四大教育”中,公民教育最为根本。

  • 第4题:

    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三大方式


    答案:
    解析:
    晏阳初是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河北定县的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对于县范围内如何具体实施乡村教育,总结了一套成功的经验,集中表现为他所概括的“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 (1)“四大教育”通过调查,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基本可以用“愚”、 “穷”、 “弱”、 “私”这四个字来代表。要根本解决这四大问题,必须从事“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①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首要工作是扫除青年文盲,把乡村优秀的青年培养成建设的中坚分

  • 第5题:

    简评晏阳殊愚贫弱私的意义与局限。


    正确答案: 意义:
    1.认识到了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要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因此从农村入手发展农村经济文化、改造农村社会的出发点是对的。
    2.在发展农村教育、培养农村人才,传播和推广农业技术,发展农村合作和其他公益事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该理论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国家的乡村建设和社会去重建中,注意借鉴平教会的具体做法,晏阳初还在1950年后在泰国、古巴、菲律宾等国指导推行田间实验与社区教育,将初期的“除文盲,做新民”扩展为“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
    4.该理论指导广大知识分子,特别是不少高级知识分子,放弃城市中富足的物质生活,扎根农村,为农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光明,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局限:
    1.站在知识分子的角度而不是农民阶级的角度看待农村社会,主观地将农村社会看成一个问题社会而没有考虑农民的实际诉求。
    2.只看到了社会现象的表面病态,但没有进一步追究中国农民为什么会愚贫弱私,没有意识到帝国主义之侵略与封建残余之剥削是愚贫弱私的根本原因。
    3.该理论的实践缺乏可能性,因为当时国难当头,战火不断,缺乏实践该理论的人才、资金和社会环境。
    4.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的乡村建设不能离开民族独立解放运动而单独进行,中国的问题是整体性的,该理论只做农村工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仅就农村问题而言,其最根本的方面是土地分配问题,仅从农村卫生、农民素质等枝节问题上下功夫,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之苦。

  • 第6题:

    晏阳初认为中国普遍存在四大社会病,即“愚、贫、弱、私”,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进行()教育。

    • A、文艺教育
    • B、生计教育
    • C、卫生教育
    • D、公民教育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愚穷弱私论”是由下列哪位学者提出的?()

    • A、陶孟和
    • B、梁漱溟
    • C、晏阳初
    • D、严景耀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晏阳初针对农村“愚、穷、弱、私”的根本问题提出的“四大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针对农村“愚、穷、弱、私”的根本问题,提出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来救治,其中公民教育是重点,文艺教育中的识字教育是基础。具体方式是学校式、社会式和家庭式。即平民教育要加强家庭、社会、学校的联系,渗透到家庭、社会、学校各个领域,通过家庭、社会、学校等各种途径开展四大教育。在四大教育中,所谓的“文艺教育”是“使平民能运用传达知识的工具”,用以治愚;“生计教育”是普及科技知识,训练生产技能,用以治穷;“卫生教育”是普及卫生知识,训练卫生习惯,改进公共卫生,用以治弱;“公民教育”是“养成平民的公共心和合作精神,使根本上训练其团结力,以提高其道德生活和团体生活”。

  • 第9题:

    单选题
    提出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和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来解决中国农民的“愚、穷、弱、私”问题的教育家是()。
    A

    晏阳初

    B

    陶行知

    C

    梁漱溟

    D

    陈鹤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晏阳初认为中国普遍存在四大社会病,即“愚、贫、弱、私”,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进行()教育。
    A

    文艺教育

    B

    生计教育

    C

    卫生教育

    D

    公民教育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针对当时农民存在愚、穷、弱、私四大问题,提出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种教育。采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大方式的教育家是()
    A

    雷沛鸿

    B

    晏阳初

    C

    陶行知

    D

    梁淑琪


    正确答案: D
    解析: 晏阳初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 推行“四大教育”,必须采用“三大方式”,即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晏阳初的“愚穷弱私论”

    正确答案: ①晏阳初认为,中国社会的问题主要是农村问题,农村问题虽然纷繁复杂,但其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晏阳初通过详细研究,发现在中国人身上存在着四大缺陷,就是愚、穷、弱、私。所谓愚,是指中国最大多数的农民,不但缺乏知识,简直就是目不识丁;
    所谓穷,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简直就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着,根本谈不到什么生活程度;
    所谓弱,是指中国大多数人民无庸讳言,简直就是病夫,现代科学医疗、公共卫生等,根本谈不
    上,人民的生死存亡,都是听天由命;
    所谓私,是指中国大多数人民不团结,不知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现代公民知识的训练。
    ②针对以上四大病症,晏阳初与平教会提出四大教育:
    第一,以文艺教育培养知识力,主要措施包括推广平民文学、平民艺术、农村戏剧三项,解决农民
    “愚”的问题;
    第二,以生计教育培养生产力,包括农民生计训练,向他们传授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合作组织,改
    良动植物品种,提倡手工业和其他副业等,解决农民“穷”的问题;
    第三,以卫生教育培植强健力,通过设立县级系统卫生保健制度,普及卫生知识,养成卫生习惯,
    开展传染病防治等,解决农民“弱”的问题;
    第四,以公民教育培植团体力,通过合作精神的教育和公民知识的传授,解决农民“私”的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晏阳初针对四大问题的四大教育,最为根本的是(  )

    A.文艺教育
    B.生计教育
    C.卫生教育
    D.公民教育

    答案:D
    解析:
    晏阳初针对四大问题的四大教育,最为根本的是公民教育。

  • 第14题:

    在乡村教育运动中,晏阳初提出解决“愚、穷、弱、私”四方面问题的对策是实施“四大教育”,其中,最为根本的是( )。

    A.文艺教育
    B.卫生教育
    C.生计教育
    D.公民教育

    答案:D
    解析:
    晏阳初认为,中国的平民普遍都具有“愚、贫、弱、私”四大疾病。针对以上四大病症,晏阳初他们研究出“四大教育”之法。“文艺教育”是“使平民能运用传达知识的工具”,用以治愚:“生计教育”是普及科技知识,训练生产技能,用以治穷:“卫生教育”是普及卫生知识,训练卫生习惯,改进公共卫生,用以治弱:“公民教育”是“养成平民的公共心与合作精神,使根本上训练其团结力,以提高其道德生活与团体生活”。晏阳初认为,在“四大教育”中,公民教育最为根本。

  • 第15题:

    晏阳初的“四大教育”


    答案:
    解析:
    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基本可以用“愚” “穷”"弱? “私”这四个字来代表。要根本解决此四大问题,必须从事“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 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具体包括: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 力。在“四大教育”中,公民教育最为根本。

  • 第16题:

    提出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和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来解决中国农民的“愚、穷、弱、私”问题的教育家是()。

    A晏阳初

    B陶行知

    C梁漱溟

    D陈鹤琴


    A

  • 第17题:

    指出中国人的四大病根:愚、贫、弱、私的学者是()

    • A、梁漱溟
    • B、费孝通
    • C、杨庆坤
    • D、晏阳初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试述晏阳初的“愚穷弱私论”


    正确答案:①晏阳初认为,中国社会的问题主要是农村问题,农村问题虽然纷繁复杂,但其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晏阳初通过详细研究,发现在中国人身上存在着四大缺陷,就是愚、穷、弱、私。所谓愚,是指中国最大多数的农民,不但缺乏知识,简直就是目不识丁;
    所谓穷,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简直就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着,根本谈不到什么生活程度;
    所谓弱,是指中国大多数人民无庸讳言,简直就是病夫,现代科学医疗、公共卫生等,根本谈不
    上,人民的生死存亡,都是听天由命;
    所谓私,是指中国大多数人民不团结,不知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现代公民知识的训练。
    ②针对以上四大病症,晏阳初与平教会提出四大教育:
    第一,以文艺教育培养知识力,主要措施包括推广平民文学、平民艺术、农村戏剧三项,解决农民
    “愚”的问题;
    第二,以生计教育培养生产力,包括农民生计训练,向他们传授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合作组织,改
    良动植物品种,提倡手工业和其他副业等,解决农民“穷”的问题;
    第三,以卫生教育培植强健力,通过设立县级系统卫生保健制度,普及卫生知识,养成卫生习惯,
    开展传染病防治等,解决农民“弱”的问题;
    第四,以公民教育培植团体力,通过合作精神的教育和公民知识的传授,解决农民“私”的问题。

  • 第19题:

    针对当时农民存在愚、穷、弱、私四大问题,提出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种教育。采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大方式的教育家是()

    • A、雷沛鸿
    • B、晏阳初
    • C、陶行知
    • D、梁淑琪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晏阳初提出的“四大教育”是()。

    • A、文艺教育
    • B、生计教育
    • C、卫生教育
    • D、公民教育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单选题
    指出中国人的四大病根:愚、贫、弱、私的学者是()
    A

    梁漱溟

    B

    费孝通

    C

    杨庆坤

    D

    晏阳初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愚穷弱私论”是由下列哪位学者提出的?()
    A

    陶孟和

    B

    梁漱溟

    C

    晏阳初

    D

    严景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晏阳初针对农村“愚、穷、弱、私”的根本问题提出的“四大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针对农村“愚、穷、弱、私”的根本问题,提出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来救治,其中公民教育是重点,文艺教育中的识字教育是基础。具体方式是学校式、社会式和家庭式。即平民教育要加强家庭、社会、学校的联系,渗透到家庭、社会、学校各个领域,通过家庭、社会、学校等各种途径开展四大教育。在四大教育中,所谓的“文艺教育”是“使平民能运用传达知识的工具”,用以治愚;“生计教育”是普及科技知识,训练生产技能,用以治穷;“卫生教育”是普及卫生知识,训练卫生习惯,改进公共卫生,用以治弱;“公民教育”是“养成平民的公共心和合作精神,使根本上训练其团结力,以提高其道德生活和团体生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评晏阳殊愚贫弱私的意义与局限。

    正确答案: 意义:
    1.认识到了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要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因此从农村入手发展农村经济文化、改造农村社会的出发点是对的。
    2.在发展农村教育、培养农村人才,传播和推广农业技术,发展农村合作和其他公益事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该理论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国家的乡村建设和社会去重建中,注意借鉴平教会的具体做法,晏阳初还在1950年后在泰国、古巴、菲律宾等国指导推行田间实验与社区教育,将初期的“除文盲,做新民”扩展为“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
    4.该理论指导广大知识分子,特别是不少高级知识分子,放弃城市中富足的物质生活,扎根农村,为农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光明,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局限:
    1.站在知识分子的角度而不是农民阶级的角度看待农村社会,主观地将农村社会看成一个问题社会而没有考虑农民的实际诉求。
    2.只看到了社会现象的表面病态,但没有进一步追究中国农民为什么会愚贫弱私,没有意识到帝国主义之侵略与封建残余之剥削是愚贫弱私的根本原因。
    3.该理论的实践缺乏可能性,因为当时国难当头,战火不断,缺乏实践该理论的人才、资金和社会环境。
    4.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的乡村建设不能离开民族独立解放运动而单独进行,中国的问题是整体性的,该理论只做农村工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仅就农村问题而言,其最根本的方面是土地分配问题,仅从农村卫生、农民素质等枝节问题上下功夫,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之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