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自由是卢梭思想的名义目标,但实际上他所重视的、他甚至牺牲自由以力求的是平等。”
(一)法律平等思想与贵族制的废除。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提出全体公民都有责任按自己的才能和力量来为国效劳,每个公民也应当按照他们的贡献受到提拔和优待。法国大革命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平等原则的第一次伟大实践。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攻陷,不久制宪会议就通过第一个法令即“八月法令”(8月4—11日),取消了封建贵族的司法、养鸽、狩猎、免税等特权。1789年8月26日,制宪会议又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宣言》,明确承认“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1790年3月15日,议会宣布“一切特权,一切财产的封建性质和贵族性质一律废除。”6月19日,议会进一步作出决议:“永远废除世代相承的贵族阶层”,“任何人不得再保留亲王、公爵、伯爵、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1791年9月3日,革命政权颁布了冠以《人权宣言》的宪法,从此公民在法律上平等的原则终于完全代替了封建等级特权的原则。与此同时,卢梭提出的政治平等思想也在1791年宪法中得到了落实:“一切公民,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都得无差别地担任各种职位和职务。”的确,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人,不靠出身、权贵,完全靠自己的奋斗和才干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担当了重任。
(二)经济平等思想与雅各宾的社会分配方案。在所有的平等要求中,卢梭把经济平等的原则放在首位,因为“各种不平等最后都必然会归结到财富上去”。要实现人的平等权利,首先要实现经济上的平等,做到“人人都有一些东西而又没有人能有过多的东西”,也就是“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足的足以购买另一人,也没有一个公民可以穷的不得不出卖自身”。“政府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防止财富分配的极端不平等。”1793年4月24日,在《关于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的著名演说中,罗伯斯比尔又根据卢梭的学说提出了关于所有权的四点著名建议:“所有权是每个公民使用和支配法律保障他享有的那部分财产的权利;所有权也和其他权利一样,受到尊重他人权利的义务的限制;所有权不能损害我们周围人们的安全、自由、生存和财产;违反这个原则的占有,任何交易,都是不合法和不道德的。


更多“简述卢梭的平等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参考答案:

    恩格斯指出:“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平等;被宣布为最重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所有权;而理想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一)主权不可分论与法国权力机关的设计、运作卢梭认为,主权之所以是不可分割的,这是由代表主权的意志是一个整体所决定的。“由于主权是不可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可分割的。因为意志要么是公意,要么不是;它要么是人民共同体的意志,要么就只是一部分人的。”基于此,他反对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认为“人们所能有的最好的体制,似乎莫过于能把行政权与立法权结合在一起的体制了。”“法国大革命所采纳的正是人民主权不可分割的信念,这使得孟德斯鸠的政制理论,除了以最刻板的权力分立形式外,无法被接受。”
    一是抛弃英美的两院制,实行一元制。在法国应建立一院制的议会还是两院制的议会?当时代表王政派的议员们主张实行美国式的两院制以代替富于贵族式的英国两院制;革命派主张建立一院制,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他们坚持认为,立法权应由人民代表组成的一院制议会来行使,一院制符合主权在民原则,既然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达,而公意只能有一个,代议机关又是代表公意的,因此议会应取一院制,两院制违反主权不可分割的原则。
    二是反对分权,导致“立法中心主义”。1793年5月10日,罗伯斯比尔在《关于宪法》的演说中,谈到分权原则时说:“权力均衡,在当时的风气似乎要求我们这样对各邻国表示尊敬的时候,在我们过分的自卑感使我们赞美外国一切稍微有点像自由的制度的时候,我们可能更醉心于这种制度。但是只要稍加思索,就不难察觉,这种均衡只可能是幻想或灾难,它会使政府毫无作用,甚至不可避免地会使相互竞争的各种权力联合起来反对人民。„„我们同这种平衡暴君权力的安排有什么相干呢?需要彻底铲除暴政;人民不应该在领主间的争论中寻找喘息的机会,人民权利的保障应当是自己的力量。”主要体现在坚持人民主权,摈弃三权分立,庄严地宣布:“主权属于人民。它是统一而不可分的,不可动摇的和不可让与的。”
    (二)主权不可代表论与直接民主制的建立卢梭明确指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被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不可以代表的;它只能是同一个意志,或者是另一个意志,而绝不可能有什么中间的东西。因此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大错而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属于人民。”
    (三)革命权论与起义权的宪法确认卢梭十分重视人民对暴君的革命权,强调这是社会契约赋予的权利。他认为,人民设置政府的目的是为了“树立人权”,当君主腐败而用个人意志代替公意、篡夺国家主权侵害人民的生存要素(财产、自由和生命)而出现暴君时,政府完全违背了人民的目的,人民为维护社会契约、主权和其他权利有权用暴力推翻暴君。在卢梭伟大思想的激励和鼓舞下,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陷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自此以后民众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强大的无坚不摧的力量。


  • 第2题:

    简述卢梭的平等思想。


    正确答案: 平等思想是卢梭民主主义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在批判不平等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内容包括:(1)人们在财产方面应当尽可能地接近平等,重要的任务之一是防止财富分配的极端不平等;(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而实现人们在政治上的平等。
    卢梭平等思想是以“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他根据自然权利的学说,毫无顾忌地把天赋人权的思想,发挥到他那个世纪的最高水平,并在自己的理论旗帜上,写上了“人,不要凌辱人”这个反映时代强音的口号。为了实现人的尊严和权利,卢梭首先把平等原则提到最重要的位置。他认为,如果不先使一个人陷于不能脱离另一个人而生活的状态,便不能奴役这个人。因此,自由是以平等作为前提的,没有平等,自由便不能存在。
    在所有的平等要求中,卢梭又把经济平等的原则提到了首要位置。卢梭否认洛克关于私有财产是一种自然权利的观点。他认为,由于私有制的产生,人类才依次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主人和奴隶。由于“各种不平等最后都必然会归结到财富上去。”因此,要实现人的平等权利,首先便必须实现经济上的平等,做到“人人都有一些东西而又没有人能有过多的东西”。
    卢梭以社会平等为基础的平等思想,无疑是对18世纪法国不公平社会的坚决否定,反映了法国第三等级尤其是广大农民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自从法国的思想家升起了第一面平等的旗帜后,平等思想便开始在人类历史上产生出它永久的号召力。法国大革命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平等原则的第一次伟大实践。

  • 第3题: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卢梭的棺木中伸出的一只手,握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这支火把很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对这句话最为准确的理解是()

    • A、卢梭领导了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影响深远
    • B、卢梭的思想成为包括法国在内世界各国革命的理论武器
    • C、卢梭的自由、民主理念,推动了各国的改革
    • D、卢梭的思想影响深远,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有()

    • A、《爱弥儿》
    • B、《忏悔录》
    • C、《社会契约论》
    • D、《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是()。

    • A、开普勒
    • B、牛顿
    • C、哥白尼
    • D、卢梭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卓越代表是下列哪位人物()。

    • A、费尔巴哈
    • B、伏尔泰
    • C、罗伯斯庇尔
    • D、卢梭

    正确答案:B

  • 第7题:

    以卢梭为例,说说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所宣传主张的理性主义的思想内容对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正确答案: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以科学和理性的名义,用一种全新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伏尔泰对宗教神学卓有成效的批判,更是为了维护人类做人的基本权利。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力主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离的理论赋予了法律的最高权力。而启蒙思想中对君权彻底否定、主张“人民主权”论的是激进启蒙思想家卢梭和他的《社会契约论》。他首先在《论科学与艺术》中提出了他整个思想体系的事实依据:人在自然状态下原本善良,科学和艺术的进步亦即所谓文明腐化了习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则探讨恶的根源、产生不平等的原因,运用辩证法深刻指出专制君主既以暴力统治,反过来人们也可用暴力推翻它。这样“以暴抗暴”的原则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大胆、最革命的部分,直接为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但卢梭的政治思想的核心仍然是“天性”与“平等”,所以他在《社会契约论》中,又进一步提出了建立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政体:人在放弃自然状态即自由与社会成员通过全体人民订立的“契约”组成国家,并选出统治者代表人民利益进行国家管理,但当统治者以权谋私、剥夺人民自由权利,人民即可以“契约”罢免他;不成则以暴力推翻他。由此,《社会契约论》推翻了18世纪法国社会确立的一切旧秩序,提出了全新的国家组织原则。《社会契约论》被视为一部民主宪章,而它提出的“人民主权”,30年后已成为法兰西的政治现实。就此而言,这部杰作宣告了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降临。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正确答案: 恩格斯指出:“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平等;被宣布为最重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所有权;而理想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一)主权不可分论与法国权力机关的设计、运作卢梭认为,主权之所以是不可分割的,这是由代表主权的意志是一个整体所决定的。“由于主权是不可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可分割的。因为意志要么是公意,要么不是;它要么是人民共同体的意志,要么就只是一部分人的。”基于此,他反对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认为“人们所能有的最好的体制,似乎莫过于能把行政权与立法权结合在一起的体制了。”“法国大革命所采纳的正是人民主权不可分割的信念,这使得孟德斯鸠的政制理论,除了以最刻板的权力分立形式外,无法被接受。”
    一是抛弃英美的两院制,实行一元制。在法国应建立一院制的议会还是两院制的议会?当时代表王政派的议员们主张实行美国式的两院制以代替富于贵族式的英国两院制;革命派主张建立一院制,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他们坚持认为,立法权应由人民代表组成的一院制议会来行使,一院制符合主权在民原则,既然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达,而公意只能有一个,代议机关又是代表公意的,因此议会应取一院制,两院制违反主权不可分割的原则。
    二是反对分权,导致“立法中心主义”。1793年5月10日,罗伯斯比尔在《关于宪法》的演说中,谈到分权原则时说:“权力均衡,在当时的风气似乎要求我们这样对各邻国表示尊敬的时候,在我们过分的自卑感使我们赞美外国一切稍微有点像自由的制度的时候,我们可能更醉心于这种制度。但是只要稍加思索,就不难察觉,这种均衡只可能是幻想或灾难,它会使政府毫无作用,甚至不可避免地会使相互竞争的各种权力联合起来反对人民。„„我们同这种平衡暴君权力的安排有什么相干呢?需要彻底铲除暴政;人民不应该在领主间的争论中寻找喘息的机会,人民权利的保障应当是自己的力量。”主要体现在坚持人民主权,摈弃三权分立,庄严地宣布:“主权属于人民。它是统一而不可分的,不可动摇的和不可让与的。”
    (二)主权不可代表论与直接民主制的建立卢梭明确指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被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不可以代表的;它只能是同一个意志,或者是另一个意志,而绝不可能有什么中间的东西。因此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大错而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属于人民。”
    (三)革命权论与起义权的宪法确认卢梭十分重视人民对暴君的革命权,强调这是社会契约赋予的权利。他认为,人民设置政府的目的是为了“树立人权”,当君主腐败而用个人意志代替公意、篡夺国家主权侵害人民的生存要素(财产、自由和生命)而出现暴君时,政府完全违背了人民的目的,人民为维护社会契约、主权和其他权利有权用暴力推翻暴君。在卢梭伟大思想的激励和鼓舞下,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陷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自此以后民众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强大的无坚不摧的力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卢梭的平等思想。

    正确答案: 平等思想是卢梭民主主义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在批判不平等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内容包括:(1)人们在财产方面应当尽可能地接近平等,重要的任务之一是防止财富分配的极端不平等;(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而实现人们在政治上的平等。
    卢梭平等思想是以“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他根据自然权利的学说,毫无顾忌地把天赋人权的思想,发挥到他那个世纪的最高水平,并在自己的理论旗帜上,写上了“人,不要凌辱人”这个反映时代强音的口号。为了实现人的尊严和权利,卢梭首先把平等原则提到最重要的位置。他认为,如果不先使一个人陷于不能脱离另一个人而生活的状态,便不能奴役这个人。因此,自由是以平等作为前提的,没有平等,自由便不能存在。
    在所有的平等要求中,卢梭又把经济平等的原则提到了首要位置。卢梭否认洛克关于私有财产是一种自然权利的观点。他认为,由于私有制的产生,人类才依次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主人和奴隶。由于“各种不平等最后都必然会归结到财富上去。”因此,要实现人的平等权利,首先便必须实现经济上的平等,做到“人人都有一些东西而又没有人能有过多的东西”。
    卢梭以社会平等为基础的平等思想,无疑是对18世纪法国不公平社会的坚决否定,反映了法国第三等级尤其是广大农民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自从法国的思想家升起了第一面平等的旗帜后,平等思想便开始在人类历史上产生出它永久的号召力。法国大革命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平等原则的第一次伟大实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卢梭主要代表作的基本思想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这部作品是(    )
    A

    《政治学》

    B

    《联邦党人文集》

    C

    《理想国》

    D

    《社会契约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以卢梭为例,说说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所宣传主张的理性主义的思想内容对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正确答案: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以科学和理性的名义,用一种全新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伏尔泰对宗教神学卓有成效的批判,更是为了维护人类做人的基本权利。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力主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离的理论赋予了法律的最高权力。而启蒙思想中对君权彻底否定、主张“人民主权”论的是激进启蒙思想家卢梭和他的《社会契约论》。他首先在《论科学与艺术》中提出了他整个思想体系的事实依据:人在自然状态下原本善良,科学和艺术的进步亦即所谓文明腐化了习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则探讨恶的根源、产生不平等的原因,运用辩证法深刻指出专制君主既以暴力统治,反过来人们也可用暴力推翻它。这样“以暴抗暴”的原则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大胆、最革命的部分,直接为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但卢梭的政治思想的核心仍然是“天性”与“平等”,所以他在《社会契约论》中,又进一步提出了建立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政体:人在放弃自然状态即自由与社会成员通过全体人民订立的“契约”组成国家,并选出统治者代表人民利益进行国家管理,但当统治者以权谋私、剥夺人民自由权利,人民即可以“契约”罢免他;不成则以暴力推翻他。由此,《社会契约论》推翻了18世纪法国社会确立的一切旧秩序,提出了全新的国家组织原则。《社会契约论》被视为一部民主宪章,而它提出的“人民主权”,30年后已成为法兰西的政治现实。就此而言,这部杰作宣告了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降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卢梭的爱国教育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正确答案: 与卢梭同时代的其他启蒙思想家在批判王朝国家时,曾响亮地提出“专制之下无祖国”这一口号。卢梭一方面赞同和继续着这种批判,同时又更加深化了这一理论主题。
    在他心目中,祖国不仅只是一个地理区域概念,而且有着更为广泛的内容,他给祖国这样定义:
    组成祖国的不是城墙,不是人,而是法律、道德、司法、政府、宪法和由这些事物决定的存在方式。祖国存在于国家与其民众的关系之中,当这些关系没有了,祖国也就成为子虚了。为了加强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公民宗教理论与法国的“最高主宰崇拜”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最后一章中说,为了国家的巩固,增加一些宗教的动机是必要的。法律除了本身产生的那种力量以外,还应有另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宗教给它的。国家非常关心的一点,就是要使每个公民都有一个可以促使他热爱自己责任的宗教。天主教不能成为这样的宗教,因为它的精神只有利于暴君制。对于国家来说,宗教的教条只有涉及到公民的道德和责任时才是有意义的。“最高权力应当规定一些决定公共行为的教条,如果没有这些教条就不能成为良好的公民。它们的总和构成‘公民宗教’。这些教条非常简单,这就是全能的、睿智的、仁慈的和关怀备至的神明的存在,未来的生命,正直者的幸福,对坏人的惩罚,社会契约和法律的神圣。在其他方面每个人都可以持不同的见解。但是国家有权驱逐不信仰公民宗教教条的人,——这不是因为他没有信仰,而是因为他反对社会。
    (二)重视教育的思想与人权宣言的传播卢梭认为,国家依赖着公民,公民必须具有爱国美德。对此,必须要建立一整套教育体系,通过教育来强化和加深公民对祖国的热爱,培养自由祖国的公民,把对祖国的热爱与热爱民主共和紧密联系起来。而培养公民并非一日之功,必须从儿童时代开始,教育他们爱自由、爱法律、爱祖国。1793年12月19日,国民公会通过了《公共教育法》。其基本原则是教育免费并且公办。不满6周岁的儿童不得入学,儿童在8岁前即应入学,家长、监护人或保护人不得在儿童于学校至少连续读满3年之前让其退学。家长、监护人或保护人应将儿童或受保护的未成年人送入初等学校。如有不遵守规定者,应受警事管教法庭的检举。如其不遵守的法令的动机被认为并非正当时,对初犯者处以相当于其所纳税款的1/4的罚金;如属再犯其罚金加倍,违法者将被视为平等的敌人,并被剥夺公民权10年。
    (三)大众节日思想与国家激发人民的理想精神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外,卢梭还提出要通过节日、公共庆典等方式来培养所有公民的爱国热情。卢梭生前曾在给科西嘉、波兰的立法建议中,多次提出执政者应有意识地创造大众节日文化,以凝聚民族向心力。对此,雅各宾派的创造能力,可能已臻世界历史中同类活动的巅峰程度。1793年12月关于组织国民教育的法令中,全国和地方性的节日与公民会议、剧场、军事演习等一起被列入“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内容。罗伯斯比尔把规定国家节日作为公共教育的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他说:“应该有整个共和国的普遍和隆重的节日;每一个地区,也有特殊的节日,它们可以是一些休息日,也可以代替那些由于局势紧张而取消了的原来的节日。”“所有的节日都以唤醒使人类生活具有美丽和光彩的普遍感情,唤醒对自由的热忱、对祖国的爱和对法律的尊重为目的。”在他的建议下,1794年5月7日国民公会通过法令,规定法兰西共和国每年都将庆祝1789年7月14日、1792年8月10日、1793年1月21日、1793年5月31日这些节日。法兰西共和国将每十天分别纪念36个全国性节日。(这些节日包括:最高主宰和自然节,人类节,法国人民节,世界自由节,热爱祖国节,憎恨暴君和叛徒节,真理节,正义节,廉耻节,光荣和不朽节,友爱节,艰苦朴素节,勇敢节,诚实节,英雄主义节,大公无私节,禁欲主义节,爱神节,夫妇挚爱节,父爱节,母爱节,孝顺节,儿童节,青年节,成年节,老年节,灾祸节,农业节,工业节,祖先节,后裔节,幸福节。)卢梭的特殊人格已经成为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卢梭的名字永远与法国大革命相提并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主要著作有()

    • A、《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 B、《自由论》
    • C、《社会契约论》
    • D、《正义论》

    正确答案:A,C

  • 第14题:

    简述卢梭的爱国教育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正确答案: 与卢梭同时代的其他启蒙思想家在批判王朝国家时,曾响亮地提出“专制之下无祖国”这一口号。卢梭一方面赞同和继续着这种批判,同时又更加深化了这一理论主题。
    在他心目中,祖国不仅只是一个地理区域概念,而且有着更为广泛的内容,他给祖国这样定义:
    组成祖国的不是城墙,不是人,而是法律、道德、司法、政府、宪法和由这些事物决定的存在方式。祖国存在于国家与其民众的关系之中,当这些关系没有了,祖国也就成为子虚了。为了加强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公民宗教理论与法国的“最高主宰崇拜”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最后一章中说,为了国家的巩固,增加一些宗教的动机是必要的。法律除了本身产生的那种力量以外,还应有另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宗教给它的。国家非常关心的一点,就是要使每个公民都有一个可以促使他热爱自己责任的宗教。天主教不能成为这样的宗教,因为它的精神只有利于暴君制。对于国家来说,宗教的教条只有涉及到公民的道德和责任时才是有意义的。“最高权力应当规定一些决定公共行为的教条,如果没有这些教条就不能成为良好的公民。它们的总和构成‘公民宗教’。这些教条非常简单,这就是全能的、睿智的、仁慈的和关怀备至的神明的存在,未来的生命,正直者的幸福,对坏人的惩罚,社会契约和法律的神圣。在其他方面每个人都可以持不同的见解。但是国家有权驱逐不信仰公民宗教教条的人,——这不是因为他没有信仰,而是因为他反对社会。
    (二)重视教育的思想与人权宣言的传播卢梭认为,国家依赖着公民,公民必须具有爱国美德。对此,必须要建立一整套教育体系,通过教育来强化和加深公民对祖国的热爱,培养自由祖国的公民,把对祖国的热爱与热爱民主共和紧密联系起来。而培养公民并非一日之功,必须从儿童时代开始,教育他们爱自由、爱法律、爱祖国。1793年12月19日,国民公会通过了《公共教育法》。其基本原则是教育免费并且公办。不满6周岁的儿童不得入学,儿童在8岁前即应入学,家长、监护人或保护人不得在儿童于学校至少连续读满3年之前让其退学。家长、监护人或保护人应将儿童或受保护的未成年人送入初等学校。如有不遵守规定者,应受警事管教法庭的检举。如其不遵守的法令的动机被认为并非正当时,对初犯者处以相当于其所纳税款的1/4的罚金;如属再犯其罚金加倍,违法者将被视为平等的敌人,并被剥夺公民权10年。
    (三)大众节日思想与国家激发人民的理想精神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外,卢梭还提出要通过节日、公共庆典等方式来培养所有公民的爱国热情。卢梭生前曾在给科西嘉、波兰的立法建议中,多次提出执政者应有意识地创造大众节日文化,以凝聚民族向心力。对此,雅各宾派的创造能力,可能已臻世界历史中同类活动的巅峰程度。1793年12月关于组织国民教育的法令中,全国和地方性的节日与公民会议、剧场、军事演习等一起被列入“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内容。罗伯斯比尔把规定国家节日作为公共教育的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他说:“应该有整个共和国的普遍和隆重的节日;每一个地区,也有特殊的节日,它们可以是一些休息日,也可以代替那些由于局势紧张而取消了的原来的节日。”“所有的节日都以唤醒使人类生活具有美丽和光彩的普遍感情,唤醒对自由的热忱、对祖国的爱和对法律的尊重为目的。”在他的建议下,1794年5月7日国民公会通过法令,规定法兰西共和国每年都将庆祝1789年7月14日、1792年8月10日、1793年1月21日、1793年5月31日这些节日。法兰西共和国将每十天分别纪念36个全国性节日。(这些节日包括:最高主宰和自然节,人类节,法国人民节,世界自由节,热爱祖国节,憎恨暴君和叛徒节,真理节,正义节,廉耻节,光荣和不朽节,友爱节,艰苦朴素节,勇敢节,诚实节,英雄主义节,大公无私节,禁欲主义节,爱神节,夫妇挚爱节,父爱节,母爱节,孝顺节,儿童节,青年节,成年节,老年节,灾祸节,农业节,工业节,祖先节,后裔节,幸福节。)卢梭的特殊人格已经成为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卢梭的名字永远与法国大革命相提并论。

  • 第15题:

    法国启蒙运动时,一位思想家从阐述不平等的起源中引出一个革命的结论:民众有权以暴力推翻暴政,从而对法国大革命产生深远影响。这位思想家是()

    • A、孟德斯鸠
    • B、伏尔泰
    • C、卢梭
    • D、康德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法国大革命的灵魂是()

    • A、洛克
    • B、卢梭
    • C、孟德斯鸠
    • D、马克思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法国大革命时期,大资产阶级掌权期间采取的一系列革命措施,体现了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 A、伏尔泰
    • B、孟德斯鸠
    • C、卢梭
    • D、洛克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的先锋人物()

    • A、伏尔泰
    • B、卢梭
    • C、孟德斯鸠
    • D、拿破仑
    • E、达芬奇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慨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以下有关这句话的分析比较恰当的是()

    • A、伏尔泰和卢梭不爱法国
    • B、伏尔泰和卢梭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
    • C、伏尔泰和卢梭都主张革命
    • D、伏尔泰和卢梭思想与君主专制不相容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法国大革命的灵魂是()
    A

    洛克

    B

    卢梭

    C

    孟德斯鸠

    D

    马克思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卓越代表是下列哪位人物()。
    A

    费尔巴哈

    B

    伏尔泰

    C

    罗伯斯庇尔

    D

    卢梭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是()。
    A

    开普勒

    B

    牛顿

    C

    哥白尼

    D

    卢梭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卢梭的平等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正确答案: “自由是卢梭思想的名义目标,但实际上他所重视的、他甚至牺牲自由以力求的是平等。”
    (一)法律平等思想与贵族制的废除。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提出全体公民都有责任按自己的才能和力量来为国效劳,每个公民也应当按照他们的贡献受到提拔和优待。法国大革命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平等原则的第一次伟大实践。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攻陷,不久制宪会议就通过第一个法令即“八月法令”(8月4—11日),取消了封建贵族的司法、养鸽、狩猎、免税等特权。1789年8月26日,制宪会议又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宣言》,明确承认“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1790年3月15日,议会宣布“一切特权,一切财产的封建性质和贵族性质一律废除。”6月19日,议会进一步作出决议:“永远废除世代相承的贵族阶层”,“任何人不得再保留亲王、公爵、伯爵、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1791年9月3日,革命政权颁布了冠以《人权宣言》的宪法,从此公民在法律上平等的原则终于完全代替了封建等级特权的原则。与此同时,卢梭提出的政治平等思想也在1791年宪法中得到了落实:“一切公民,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都得无差别地担任各种职位和职务。”的确,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人,不靠出身、权贵,完全靠自己的奋斗和才干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担当了重任。
    (二)经济平等思想与雅各宾的社会分配方案。在所有的平等要求中,卢梭把经济平等的原则放在首位,因为“各种不平等最后都必然会归结到财富上去”。要实现人的平等权利,首先要实现经济上的平等,做到“人人都有一些东西而又没有人能有过多的东西”,也就是“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足的足以购买另一人,也没有一个公民可以穷的不得不出卖自身”。“政府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防止财富分配的极端不平等。”1793年4月24日,在《关于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的著名演说中,罗伯斯比尔又根据卢梭的学说提出了关于所有权的四点著名建议:“所有权是每个公民使用和支配法律保障他享有的那部分财产的权利;所有权也和其他权利一样,受到尊重他人权利的义务的限制;所有权不能损害我们周围人们的安全、自由、生存和财产;违反这个原则的占有,任何交易,都是不合法和不道德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