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周代的乐律有哪些? ”相关问题
  • 第1题:

    周代的乐律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伶伦作律
    (2)三分损益法

  • 第2题:

    京房是()代的乐律学家。

    • A、汉代
    • B、周代
    • C、晋代
    • D、唐代

    正确答案:A

  • 第3题:

    何承天和荀勖在乐律学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


    正确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律学研究开始探索和解决在实践中的旋官转调问题。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有何承天和荀勖(xu)。南朝杰出律学家何承天(370一447)创立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意在消除由三分损益算出的十二律“黄钟不能还原”、不能旋官转调的缺憾。其计算方法是:用黄钟本律之数(9寸)与仲吕所生黄钟之数(按三分损益法计算到11次所得8.8788寸)相减,其差数为0.1212寸,再将此差数平均分为十二等分,即0.1212÷12=0.0l01,然后将所得数依此递加在林钟以下各律上,即得“新律”各音之数。
    西晋律学家荀勖(?一289)在乐律上的成就在于他发现了笛律中的“管口校正数”,荀勖运用“管口校正”制作出较精确的十二笛。每笛适吹一律,“管口校正数”是笛管的长度与笛管的气柱长度之间的差数。也可以说是黄钟律的长度与姑洗律的长度之间的差数。其它笛在制作时,它的“管口校正数”的计算是该笛所应之律的长度与该笛角音所应之律的长度的差数。
    何承天和荀勖在乐律学上的探索和贡献,推动了律学研究的发展,在中国乐律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 第4题:

    周代的乐器有哪些?


    正确答案:金(钟)、石(编磬)、土(埙)、革(鼓)、丝(琴瑟)、木(拀)、匏(笙)、竹(萧)。

  • 第5题:

    周代的歌唱家有哪些?


    正确答案:薛谭、秦青、韩娥(战国时期韩国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第6题:

    简述先秦乐律学。


    正确答案:关于音阶和十二音这样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后世文献一般认为“商以前但有五音”,至周代始有“七音”。若根据传说,大概到了周代末年,我国就已经有了七声音阶和十二律了。
    《国语.周语》中记载了公元前六世纪时,周景王(公元前544年——公元前522年在位)向伶洲鸠问乐的故事,可以向我们揭示中国音阶发展的历史线索。

  • 第7题:

    问答题
    乐律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京房六十律,计算方法是在三分损益十二律之后,继续用此法上下相生,直到六十律为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远古夏商时期的乐律。

    正确答案: 1,既有旋律性的乐器(骨哨、骨笛、陶埙等),又有节奏性的乐器(摇响器、铃、鼓),说明旋律和节奏是最早的音乐中的两大要素;
    2,商代出土的编铙、编磬,虽然大小相近,但可以用不同的厚度调出不同的音高,说明商代人已经掌握了运用不同规格的钟体和磬体产生不同音高的技术;
    3,夏商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五声音阶的歌曲和乐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宋元时期有哪些记谱法和乐律学成就?

    正确答案: (1)俗字谱:工尺谱的早期形式。采用十个基本谱字按照固定唱名记谱。
    (2)律吕谱:是用十二律名记录乐音的一种记谱法,现存最早的为南宋赵彦肃所作的《唐开元风雅十二诗谱》。
    (3)十八律:宋代蔡元定创立。按照传统的三分损益法算出十二律为正律,再继续算出六律为变律而构成一种律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京房是()代的乐律学家。
    A

    汉代

    B

    周代

    C

    晋代

    D

    唐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何承天和荀勖在乐律学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

    正确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律学研究开始探索和解决在实践中的旋官转调问题。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有何承天和荀勖(xu)。南朝杰出律学家何承天(370一447)创立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意在消除由三分损益算出的十二律“黄钟不能还原”、不能旋官转调的缺憾。其计算方法是:用黄钟本律之数(9寸)与仲吕所生黄钟之数(按三分损益法计算到11次所得8.8788寸)相减,其差数为0.1212寸,再将此差数平均分为十二等分,即0.1212÷12=0.0l01,然后将所得数依此递加在林钟以下各律上,即得“新律”各音之数。
    西晋律学家荀勖(?一289)在乐律上的成就在于他发现了笛律中的“管口校正数”,荀勖运用“管口校正”制作出较精确的十二笛。每笛适吹一律,“管口校正数”是笛管的长度与笛管的气柱长度之间的差数。也可以说是黄钟律的长度与姑洗律的长度之间的差数。其它笛在制作时,它的“管口校正数”的计算是该笛所应之律的长度与该笛角音所应之律的长度的差数。
    何承天和荀勖在乐律学上的探索和贡献,推动了律学研究的发展,在中国乐律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周代有哪几种主要的乐舞?

    正确答案: 周代乐舞大致可分五类:
    (1)六代乐舞——简称六舞,大多是先代流传下来的古乐舞。包括黄帝《云门》等,周的《大武》;
    (2)小舞——规模较小的乐舞;
    (3)散乐与夷乐;
    (4)四夷之乐;
    (5)宗教性乐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朱载堉的乐律学成就。


    正确答案: (1)朱载堉:明代乐律家,历算学家;
    (2)“新法密律”:把八度音程平均分成12份,将八度的频率比值升12次方,得出的方根就是平均律半音。解决了“黄钟不能还原”的千古难题。
    地位:世界上第一个创立十二平均律学说。
    (3)“异径管律”:解决管口误差的方法;
    (4)乐律著作:《律学新说》、《乐学新说》、《律吕精义》。

  • 第14题:

    简述远古夏商时期的乐律。


    正确答案:1,既有旋律性的乐器(骨哨、骨笛、陶埙等),又有节奏性的乐器(摇响器、铃、鼓),说明旋律和节奏是最早的音乐中的两大要素;
    2,商代出土的编铙、编磬,虽然大小相近,但可以用不同的厚度调出不同的音高,说明商代人已经掌握了运用不同规格的钟体和磬体产生不同音高的技术;
    3,夏商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五声音阶的歌曲和乐曲。

  • 第15题:

    周代礼乐制度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①等级化的音乐制度:不同等级的贵族享受音乐有相应的规定舞队编制:“佾”——方阵“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左传·隐公五年》
    乐队使用:“县”——通“悬”“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周礼·春宫宗伯》
    ②繁复的音乐礼节,对内容、乐舞、宫调、乐器都有规定。

  • 第16题:

    乐律是什么?


    正确答案:京房六十律,计算方法是在三分损益十二律之后,继续用此法上下相生,直到六十律为止。

  • 第17题:

    宋元时期有哪些记谱法和乐律学成就?


    正确答案:俗字谱:工尺谱的早期形式。采用十个基本谱字按照固定唱名记谱。
    律吕谱:是用十二律名纪录乐音的一种记谱法,现存最早的为南宋赵彦肃所作《唐开元风雅十二诗谱》。
    十八律:宋,蔡元定。按照传统的三分损益法算出十二律为正律,再继续算出六律为变律而构成一种律制。

  • 第18题:

    问答题
    周代礼乐制度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①等级化的音乐制度:不同等级的贵族享受音乐有相应的规定舞队编制:“佾”——方阵“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左传·隐公五年》
    乐队使用:“县”——通“悬”“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周礼·春宫宗伯》
    ②繁复的音乐礼节,对内容、乐舞、宫调、乐器都有规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周代“十二律”由低音至高第三个乐律的名称是()。
    A

    林钟

    B

    蕤宾

    C

    太蔟

    D

    仲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乐书要录》是一部通俗性的乐律理论专著,成书于久视元年(700年),武则天77岁时召集著作郎元万顷等编撰。对了解唐代乐律宫调有重要价值。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乐律全书》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明代朱载堉著。详细记载了“新法密率”(即十二平均律)的推演方法,彻底解决了“黄钟不能还原”的历史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周代的乐器有哪些?

    正确答案: 金(钟)、石(编磬)、土(埙)、革(鼓)、丝(琴瑟)、木(拀)、匏(笙)、竹(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周代的歌唱家有哪些?

    正确答案: 薛谭、秦青、韩娥(战国时期韩国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周代的乐律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伶伦作律
    (2)三分损益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