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建议及其内在联系。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主张及道德教育思想和对后世的影响。
    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主张包括三方面内容:
    (1)兴办学校以广教广教化,即“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从而达到“教化行而习俗美”的理想境界。关于太学的管理,他主张:“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2)行选举以拔擢贤才。他注重尚贤使能,针对当时任用官员的“任子”制和官员凭借资历递升“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的两大弊端,认为其结果“贤不肖混淆,未得其真”。据此,他主张建立常规化的选拔贤才的制度。他的建议为汉代察举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独尊儒术以统一思想。确立正确的、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治国方针的根本。他认为秦亡是因为“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汉初虽废秦代苛法,但在意识形态上形成“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夫妇三种伦常,称为“三纲”。把仁、义、礼、智、信五种常道称为“五常”,使之成为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道德教育,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桎梏人民的精神枷锁,影响深远。他在道德观念上强调“义”,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实际上维护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

  • 第2题:

    简述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
    (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

  • 第3题:

    汉武帝时“三大文教政策建议”是由()提出的。

    • A、董仲舒
    • B、公孙弘
    • C、贾谊
    • D、王充

    正确答案:A

  • 第4题:

    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建议及其内在联系。


    正确答案: ①罢墨百家,独尊儒术。(核心)
    ②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
    ③重选举以选用贤才。
    联系:兴学养士、推行教化和选用贤才,是为了使“罢墨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措施。兴学养士、推行教化不仅可以培养推行儒家思想的各级官吏,而且可以使儒家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选举贤才以儒生为标准,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无疑具有导向作用,会有效的促进儒家思想的贯彻和实施。

  • 第5题:

    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可简述为兴学校、重选士和独尊儒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述评明朝的文教政策及其具体表现。


    正确答案:明代文教政策可以概括为“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综观明朝历史,实行这一政策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广设学校,培育人才。朱元璋认为,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而“人材以教导为先”,凡要依靠学校培养。因此,在明朝立国之前,就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将应天府学改为国子学,创建了中央最高学府。同时,明朝统治者也十分重视发展地方教育事业,洪武二年(1369),发布兴学令,要求全国各地普遍设立学校。洪武八年(1375)又因“京师及郡县皆有学,而乡社之民未睹教化”,下令设立社学。从而建立起了一个从京师到郡县以及乡村地区的学校教育网络。第二,重视科举,选拔人才。明朝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有两种,即荐举和科举,而科举日益成为明朝最主要的选士制度。明朝科举制度较之前代有所发展,其中之一是选庶吉士,即点翰林,翰林院遂成为明朝“储才重地”。第三,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具体表现为:推崇程朱,删节《孟子》;严格管理学校,禁止学生议政;屡兴文字狱等。

  • 第7题:

    董仲舒前后三次回答汉武帝的策问,其中提出的三条建议:①(),②(),③(),后来成为政府施行的三大文教政策。


    正确答案:“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 第8题:

    单选题
    汉武帝时“三大文教政策建议”是由()提出的。
    A

    董仲舒

    B

    公孙弘

    C

    贾谊

    D

    王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建议及其内在联系。

    正确答案: ①罢墨百家,独尊儒术。(核心)
    ②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
    ③重选举以选用贤才。
    联系:兴学养士、推行教化和选用贤才,是为了使“罢墨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措施。兴学养士、推行教化不仅可以培养推行儒家思想的各级官吏,而且可以使儒家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选举贤才以儒生为标准,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无疑具有导向作用,会有效的促进儒家思想的贯彻和实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兴太学、重选举三大文教政策。

    正确答案: 独尊儒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董仲舒对汉武帝提出的重要建议,后来成为政府施行的三大文教政策,它们是()。
    A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B

    兴太学以养士

    C

    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D

    创建地方官学

    E

    允许私学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
    A

    无为而治

    B

    儒道释三教合一

    C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汉代三大文教政策建议的提出者是()

    A董仲舒

    B王充

    C颜之推

    D公孙弘


    A

  • 第14题:

    在《对贤良策》中,董仲舒主要针对文教政策提出了以下哪三点建议?()

    • A、罢百家以尊儒;
    • B、立大学以养士;
    • C、行贡举以选士;
    •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正确答案:A,B,C

  • 第15题:

    汉武帝时期,教育家董仲舒提出的()文教政策对我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正确答案:独尊儒术

  • 第16题:

    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兴太学、重选举三大文教政策。


    正确答案:独尊儒术

  • 第17题:

    董仲舒对汉武帝提出的重要建议,后来成为政府施行的三大文教政策,它们是()。

    • A、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 B、兴太学以养士
    • C、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 D、创建地方官学
    • E、允许私学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

    • A、无为而治
    • B、儒道释三教合一
    •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判断题
    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可简述为兴学校、重选士和独尊儒术。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在《对贤良策》中,董仲舒主要针对文教政策提出了以下哪三点建议?()
    A

    罢百家以尊儒;

    B

    立大学以养士;

    C

    行贡举以选士;

    D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汉代三大文教政策建议的提出者是()
    A

    董仲舒

    B

    王充

    C

    颜之推

    D

    公孙弘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正确答案: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
    (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董仲舒前后三次回答汉武帝的策问,其中提出的三条建议:①(),②(),③(),后来成为政府施行的三大文教政策。

    正确答案: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试述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主张及道德教育思想和对后世的影响。

    正确答案: 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主张包括三方面内容:
    (1)兴办学校以广教广教化,即“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从而达到“教化行而习俗美”的理想境界。关于太学的管理,他主张:“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2)行选举以拔擢贤才。他注重尚贤使能,针对当时任用官员的“任子”制和官员凭借资历递升“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的两大弊端,认为其结果“贤不肖混淆,未得其真”。据此,他主张建立常规化的选拔贤才的制度。他的建议为汉代察举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独尊儒术以统一思想。确立正确的、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治国方针的根本。他认为秦亡是因为“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汉初虽废秦代苛法,但在意识形态上形成“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夫妇三种伦常,称为“三纲”。把仁、义、礼、智、信五种常道称为“五常”,使之成为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道德教育,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桎梏人民的精神枷锁,影响深远。他在道德观念上强调“义”,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实际上维护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