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俾斯麦体系的建立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后,欧洲大陆上的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法国丧失了克里米亚战争以来的霸主地位,四分五裂的德国和意大利都得到了统一。尤其是德国的统一使欧洲列强感到忧虑不安。而且,德国在《法兰克福和约》中对法国割地赔款的要求使得两国长期交恶。为了防范法国、孤立法国,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外交策略是防止其他欧洲大国与法国结盟,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处理好德国与俄国和奥国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1873年6月,俄奥两国在德国的推动下拟定了一个政治协定--《兴勃隆协定》。同年10月,德国加入该协定,从而三皇联盟形成。然而,俄奥两国在东方问题上的冲突使三皇联盟存在瓦解的危险。1875年,东方问题再起,1877年俄土战争爆发。在战争中,俄国同土耳其签订了《圣斯蒂法诺条约》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这引起了英国和奥国的不满。1878年,列强在柏林召开会议讨论东方问题和《圣斯蒂法诺条约》引起的问题。这次会议避免了一次大国间的战争,但由于东方问题,三皇联盟失去了彼此协调的作用。
面对这一形势,俾斯麦通过联合奥国迫使当时在国际上孤立的俄国回到王朝联合的道路上来,而奥国也希望同德国订立抵制俄国侵略的防御条约。这样,1879年10月,双方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德奥的接近引起了俄国的警觉,由于当时英国对俄国利益的损害大于奥国对俄国的损害,为了防备英国,重新控制巴尔干事务,1881年,德、奥、俄三国在柏林签署《三皇同盟》条约。这样,德国也就重新控制了欧洲局势。与此同时,意大利在收复领土和殖民地争夺中处于劣势,国际地位也十分孤立,意大利希望与德奥结盟换取他们的支持。而德国认为法俄有接近的迹象,三皇同盟尚不足以保证德国的安全,于是同意与意大利结盟。1882年,德、奥、意三国订立了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是一个针对法俄的同盟。德国可以牵制俄国的力量,进一步孤立法国。随后,俾斯麦还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拉入自己主导的体系内。至此,一个以德国为中心的俾斯麦体系形成。
体系的调整
1885年,保加利亚危机爆发。这样,俄奥两国在巴尔干问题上再起冲突。奥国联合英国抵制俄国恢复在保加利亚的控制,俄国则视奥国为扩张的主要障碍。俄奥两国在巴尔干扩张的对立使得《三皇同盟条约》瓦解。同时,法国也企图利用保加利亚危机进攻德国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三皇同盟瓦解、法德关系恶化,这给俾斯麦体系带来严重冲击,于是俾斯麦决定强化三国同盟。1887年《三国同盟续约》使三国同盟成为一个侵略性的军事同盟。
俾斯麦还有一个考虑,希望英国也能加入到牵制法俄的路线上来。因为,英国在地中海和巴尔干与法俄都有矛盾。但英国并不信任俄国,只希望与奥、意订立一种不承担明确义务的协定,并将范围界定在维持地中海地区的现状。1887年2-3月,英、奥、意三国签订第一次《地中海协定》。12月,三国又签订了第二次《地中海协定》。这样,德国就增加了对付法俄的力量。但是,《三皇同盟条约》没有续订,法俄存在接近的可能,这是俾斯麦必须全力避免的。而俄国有意从德国那里取得其在巴尔干和海峡问题上的支持。1887年6月,德俄在柏林签订了《再保险条约》,暂时防止了法俄的接近。
体系的瓦解
1890年,俾斯麦首相下台,接替他的卡普里维放弃了俾斯麦时期的路线,主张放弃与俄国的妥协,全力加强与英国的联系以抗衡法俄集团。新内阁的第一项外交措施就是取消了与俄国续订《再保险条约》,这无疑是把俄国推向了法国。但德国对英国的拉拢却收效甚微,这样,德国更加珍视三国同盟。1891年,德、奥、意续订三国同盟,这次续订反映了一致对法的立场,英国也对三国同盟表示支持。这促使俄法两国于1891年达成了一项政治协定,次年,两国订立军事协定。1894年,这项军事协定在两国相继获得批准,法俄同盟遂告成立。


更多“俾斯麦结盟体系是怎样形成和调整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析俾斯麦外交体系的形成与解体。


    参考答案:

    ⑴背景
    德意志统一后,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孤立法国,俾斯麦处心积虑营造了大陆同盟体系,力图建立欧洲新秩序。俾斯麦建立大陆联盟体系的构想是:此体系以德国为中心,孤立和打压法国,避免法国和俄国联合两面夹击德国,巩固和保障德国在欧洲大陆已取得的势力和地位。为此,俾斯麦拉拢俄国,阻止俄法接近,拉拢奥地利,阻止俄国向西南欧扩张,极力促成英俄在世界各地的对抗。
    ⑵形成
    为了实现这一结盟体系,俾斯麦采取了一系列的步骤:1878年柏林会议后,在五年的时间里,俾斯麦通过1879年德奥同盟、1881年德俄奥三皇同盟、1882年德意奥三国同盟以及德奥罗同盟等同盟建立起一个一个以德国为核心,包括德、奥、俄、罗等国在内的复杂的结盟体系。为了进一步牵制法俄力量,阻止两国结合,俾斯麦又通过《三国同盟体系续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基本上完成了俾斯麦体系的调整,进而促使俾斯麦体系的最终完成。在这二十多年期间,俾斯麦操纵这几个相抵触的联盟,并设法在灵活运作过程中抵消固有矛盾,成功维持了俄奥两个敌对盟国对德国的向心力,从而保持了德国的外交弹性。凭借这一反复的联盟体系,俾斯麦既维持了欧洲的均势,又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国,防止反德国的同盟的出现。
    ⑶内在矛盾及最终解体
    俾斯麦对于体系的构想是美好的,但俾斯麦结盟体系包含着极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俾斯麦凭借着个人高超的外交手段在欧洲国家间纵横捭阖,但其促成的对德国的有利的均势是脆弱的、不稳定的。欧洲国政的基本矛盾,如法德矛盾、奥俄矛盾等都没有解决。俾斯麦的外交政策只是一种拖延问题的权宜之计,这就注定了其结局。随着威廉二世的继位、俾斯麦的下台,德国的对外战略开始实行“新路线”政策。新路线认为德国应该正视俄国的敌意和法俄结盟的可能性,主动放弃与俄国结盟,转而全力加紧与英国的联系以抗衡法俄。1894年,法俄同盟成立,标志着俾斯麦结盟体系开始瓦解。此后,欧洲国关开始了以三国同盟和法俄同盟相互对峙为主导的局面,而一战的爆发使俾斯麦结盟体系彻底瓦解。


  • 第2题:

    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因为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 第3题:

    通过王权与城市结盟形成统一民族君主国的国家是()

    • A、德国和意大利
    • B、葡萄牙和西班牙
    • C、英国和法国
    • D、西班牙和英国

    正确答案:C

  • 第4题:

    马来西亚自1970年以来,奉行()的对外政策。

    • A、中立和不结盟
    • B、与大国结盟
    • C、与周边国家形成同盟

    正确答案:A

  • 第5题:

    联盟型是指为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以结盟的形式联合他国进行防卫。可分为()

    • A、二元体系联盟
    • B、一元体系联盟
    • C、多元体系联盟
    • D、混合体系联盟

    正确答案:B,C

  • 第6题:

    下列人物中,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 A、伯利克里
    • B、查士丁尼
    • C、华盛顿
    • D、俾斯麦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茎的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正确答案: (1)维管形成层的形成当茎初生生长停止后,位于茎中维管束的形成层恢复分裂机能,形成束中形成层,与此同时位于两维管束中形成层相对应的射线细胞也恢复分裂机能形成束间形成层,这样由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连成一环为维管形成层,它向外分裂形成次生韧皮部,向内分裂形成次生木质部。
    (2)木栓形成层产生和形成当茎的初生生长停止以后,位于皮层、表皮的细胞恢复分裂机能形成木栓形成层,由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形成木栓层,向内形成栓内层。

  • 第8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围绕探索和回答()三大基本问题形成的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 D、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设

    正确答案:A,B,C

  • 第9题:

    下面的哪个是对形成结盟的真实描述()

    • A、结盟寻求将规模最小化
    • B、结盟通常是运用个体权力
    • C、当任务不固定的时候,结盟更有可能形成
    • D、当存在相互依赖时,结盟更有可能形成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问答题
    怎样评价俾斯麦在德国统一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a、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德国不再遭受欧洲列强的欺压宰割,屹立世界强国之林。
    b、消灭了封建割据势力,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c、是1848年革命的“遗嘱执行人”,马克思恩格斯称他是“从上面进行的革命者”。有利于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革命。
    d、保存了封建容克势力,保留了封建思想和专制主义。德意志帝国的政体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e、片面崇尚物质力量,强化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严重压抑了民主思想、公民权利等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使德国社会畸形发展,政治民主化进程严重滞后,成为纳粹灭犹政策的温床。
    f、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与统一运动中煽动起来的民族主义情绪融为一体,狂热扩张势力,导致德法民族仇恨,促使法俄结成战略同盟,德国处于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俾斯麦企图通过保险体系来压制工人运动的做法最终并没有获得成功。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联盟型是指为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以结盟的形式联合他国进行防卫。可分为()
    A

    二元体系联盟

    B

    一元体系联盟

    C

    多元体系联盟

    D

    混合体系联盟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围绕探索和回答()三大基本问题形成的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 D、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设
    • E、构建什么样的国际环境,怎样构建

    正确答案:A,B,C

  • 第14题:

    俾斯麦体系为何会瓦解?


    正确答案: 一、保加利亚危机和三皇同盟的终结
    保加利亚亚历山大大公力图摆脱俄国控制,保俄关系紧张。1885年9月,东鲁米利亚爆发反土起义,自行宣布与保加利亚合并。沙皇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不能容忍一个不听命于俄国的统一的保加利亚的存在,要求列强施加压力,迫使亚历山大大公解散保的合并。1885年10月,君士坦丁堡会议,俄国建议恢复《柏林条约》规定的现状。俾斯麦支持俄奥合作。
    1886年8月,俄利用保国内亲俄势力发动政变,废除亚历山大大公。但保摄政当局在英奥支持下对俄进行抵制。1887年7月,保另立斐迪南为保加利亚大公,俄失去对保的控制。奥同英抵制俄在保恢复控制的努力,使两国关系恶化。俄将奥视为它在巴尔干扩张的主要障碍,奥则认识到三皇同盟根本不足以遏制俄的扩张野心。俄奥在巴尔干扩张利益的对立性注定了俾斯麦强求俄奥合作的努力将归于失败。1887年,《三皇同盟条约》期满未续,俾斯麦体系重要一环脱节。

    二、法德关系危机和1887年《三国同盟续约》
    保加利亚危机期间,俾斯麦担心法国趁机进攻德国。为吓阻法国,俾斯麦采取加强德国军事力量的威胁手段。俾斯麦决定加强德奥意三国同盟关系,以确保德国的安全。意也有意续订三国同盟条约以获益。1887年2月10日,《三国同盟续约》。通过《三国同盟续约》,意在条件允许时若主动对法开战,将得到德国的援助,这使得三国同盟演变成具有侵略性的军事同盟。

    三、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
    俾斯麦构建结盟体系的重要考虑:希望通过英意和英奥之间的协约联系,将英国也拉入到牵制法俄的路线上来。英意在地中海存在着遏制法国的共同利益,英奥在巴尔干问题上也存在遏制俄国的相同立场。如果英国加入反法俄阵营,德国就可以在地中海和近东调动起足够力量对付法俄,同时又赋予德国与法俄交往时更大的回旋余地。
    英虽与法俄有利益矛盾,但不信任德国。首相索尔兹伯里洞察俾斯麦想把对抗法俄的责任推至英国身上而自己坐收渔人之利的意图。他认为英国的政策是既要反对法俄的扩张野心,又要避免卷入与法俄的冲突。他主张与意奥只订立一种不承担明确援助义务的协定,并将范围界定在维持地中海地区的现状。1887年2-3月,英意奥以互相交换照会的形式达成了第一次《地中海协定》。12月,三国又以照会形式达成了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德国虽没有参与这两个协定,但通过其盟国意奥的参与而间接地实现了与英国的非同盟性联合。但由于协定条款规定了英国承担义务时的模糊性,又揭示了英德合作的有限程度。

    俾斯麦希望与俄国订立协定,获得三皇同盟所规定的俄国杂法德战争时采取善意中立的保证。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也有意从德国那里获得其在巴尔干和海峡问题上的支持。

    1887年6月18日,《再保险条约》。
    自三皇同盟终结后,俾斯麦借助《三国同盟续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实现了对其结盟体系的调整,而其目标就是要牵制法俄的力量,阻止法俄结合,确保德国在欧洲大陆占据支配地位。但调整后的结盟体系仍很脆弱。首先,法德、俄奥之间存在着根本对立矛盾,俾斯麦对此始终未能解决。由于德奥间存在同盟关系,一旦俄与德关系再恶化,它就极有可能寻求与法国联合。其次,英国态度暧昧。英国虽与法俄在殖民扩张上有矛盾,但它宁愿信奉自身实力也不愿依靠大陆结盟。俾斯麦如不能很好地处理与英国的关系,其大陆结盟体系的前景仍是未知数。最后,结盟体系深深打上了俾斯麦个人的烙印,反映了他联合奥意、拉拢俄英、孤立法国的策略思路。这一思路有待于德国政府继续通过卓有成效的外交去实践。但自威廉二世(1888-1918)上台后,俾斯麦与之政见冲突不断。1890年3月,俾斯麦被迫辞职。新内阁的政策措施开始与俾斯麦拉开距离。此后,英德矛盾不断上升,法俄不断靠拢,结盟体系遂趋于瓦解。

  • 第15题:

    俾斯麦企图通过保险体系来压制工人运动的做法最终并没有获得成功。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结盟是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的而形成的一种非正式的联合,这种结盟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百害而无一利。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自阀调整部是怎样向均衡风缸充气的?充气后的保压又是怎样形成的?


    正确答案: 均衡风缸的压力受调整弹簧和调整凸轮来控制的,当自阀手把在运转位时,均衡风缸压力低于规定值时,可以通过调整手轮,压缩调整弹簧、迫使调整阀膜板右移,关闭排气阀,顶开供气阀,使总风向均衡风缸充气,直至达到规定压力为止。
    随着均衡风缸和调整阀膜板右侧的压力逐渐增加,调整弹簧被逐渐压缩,调整阀膜板和调整阀座相继向左移,排气阀和供气阀受供气阀弹簧的作用也同时左移,故排气阀口不会打开,供气阀口的开度逐渐减小,最后关闭供气阀口呈均衡风缸充气后的保压状态。

  • 第18题:

    怎样评价俾斯麦在德国统一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a、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德国不再遭受欧洲列强的欺压宰割,屹立世界强国之林。
    b、消灭了封建割据势力,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c、是1848年革命的“遗嘱执行人”,马克思恩格斯称他是“从上面进行的革命者”。有利于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革命。
    d、保存了封建容克势力,保留了封建思想和专制主义。德意志帝国的政体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e、片面崇尚物质力量,强化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严重压抑了民主思想、公民权利等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使德国社会畸形发展,政治民主化进程严重滞后,成为纳粹灭犹政策的温床。
    f、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与统一运动中煽动起来的民族主义情绪融为一体,狂热扩张势力,导致德法民族仇恨,促使法俄结成战略同盟,德国处于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

  • 第19题:

    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怎样的有效机制?


    正确答案: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 第20题:

    下列关于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
    • B、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是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
    •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属于商法
    • D、不同法律部门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法律体系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多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围绕探索和回答()三大基本问题形成的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

    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设

    E

    构建什么样的国际环境,怎样构建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

    B

    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是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

    C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属于商法

    D

    不同法律部门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法律体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属于经济法。

  • 第23题:

    问答题
    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怎样的有效机制?

    正确答案: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