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按照均田制的规定,唐朝一成年男性农民可分到永业田()亩,口分田()亩。 ”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凡田分九等:其田一亩,早晚二季可出一千二百斤者为尚尚田,可出一千一百斤者为尚中田,可出一千斤者为尚下田,可出九百斤者为中尚田,可出八百斤者为中中田,可出七百斤者为中下田,可出六百斤者为下尚田,可出五百斤者为下中田,可出四百斤者为下下田。尚尚田一亩当尚中田一亩一分,当尚下田一亩二分,当中尚田一亩三分五厘,当中中田一亩五分,当中下田一亩七分五厘,当下尚田二亩,当下中田二亩四分,当下下田三亩。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个纲领性文件?此文件都有哪些内容?
    (2)此文件实施的效果如何?结果又如何?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对以土地为中心的各项制度作了具体系统的规定。为了实现《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大同理想,它规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法则。首先,把全国的土地按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九等,不分男女按照每家的口数平均分配,16岁以下者减半。其次,全国的人口随土地的多少、好坏程度来调配,但是全国的土地所有权一并归国家所有。
    (2)《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土地分配制度否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是对当时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农民阶层美好愿望的真实体现,因此具有很强的号召力,给了群众继续奋斗以达成这种目标的动力,但是,这种空想式的绝对平均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不仅因为当时太平天国和整个中国所处的恶劣环境,而且与社会的发展规律相左,不具备可操作性。
    《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方案,规定得相当具体,其中一些是比较积极的,比如禁止妇女缠足,禁止买卖婚姻,严禁鸦片等,还有一些规定,明显的绝对化,从而违背了一些基本的社会运动规律。比如以绝对的平均主义来规划农村的生产、生活;打破家庭的观念,而是按男女来分营居住等,这些有悖常规的改革,在实行一段时间后,问题都暴露无遗,只好又改回原来的旧例。

  • 第2题:

    《左传》记载:“(鲁国的征税方法)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材料表明了()

    • A、井田制彻底瓦解
    • B、公田数越来越多
    • C、均田制不断推行
    • D、土地私有得到承认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了(),不论“公田”、“私田”,一率按亩征税。实际承认土地私有制。


    正确答案:均田制

  • 第4题:

    永业田


    正确答案: 永业田为北齐、隋均田令中所受土地的名称,它是由世业田演变而来。北魏蚕桑之区每丁受桑田二十亩,称世业田,身终不还。麻田则须从还受之法,非为世业。北齐每丁给永业田二十亩,为桑田。其中种桑五十株、榆三株、枣五株,均不在还受之限。若土壤不宜桑者,则给麻田,如桑田法。自此更桑、麻田为永业田。隋丁男、中男永业田皆遵北齐之制。另自诸王以下,至于都督,亦给永业田,各有差别。多者至百顷,少者四十亩。

  • 第5题:

    孟子说:“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孟子时代的百亩,约相当于现在的()

    • A、五十二亩
    • B、八十三亩
    • C、三十六亩
    • D、二十九亩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 A、开始实施均田制
    • B、免除百姓的徭役
    • C、建立了一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 D、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北魏至唐朝前期,我国曾经实行过一种土地制度,即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服役。这种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 B、均田制
    • C、私田制
    • D、公田制

    正确答案:B

  • 第8题: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
    • B、国家走向统一
    • C、原始自然崇拜
    • D、铁器牛耕的推广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填空题
    无头无尾一亩田(打一字)()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按照均田制的规定,唐朝一成年男性农民可分到永业田()亩,口分田()亩。
    A

    20,80

    B

    30,70

    C

    60,40

    D

    50,5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按照均田制的规定,古代成年男子可以分到()亩田。
    A

    20.0

    B

    100.0

    C

    80.0

    D

    4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孟子说:“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百亩”,相当于现在()
    A

    五十二亩

    B

    八十三亩

    C

    二十九亩

    D

    三十六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哪种田是给政府机关的田:()

    • A、永业田
    • B、职分田
    • C、口分田
    • D、公廨田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古代就是一个以农业文明著称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哪种土地所有制形式?试分析材料二现象出现的原因。


    正确答案: 土地所有制形式:材料一是井田制;材料二是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或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原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 第15题:

    下列关于均田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永业田是属于个人的,可以继承的;口分田是国家分配的,退休后需要还给国家
    • B、口分田是属于个人的,可以继承的;永业田是国家分配的,退休后需要还给国家
    • C、永业田和口分田都是属于个人的,可以继承的
    • D、永业田和口分田都是国家分配的,退休后需要还给国家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按照均田制的规定,古代成年男子可以分到()亩田。

    • A、20.0
    • B、100.0
    • C、80.0
    • D、40.0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孟子说:“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百亩”,相当于现在()

    • A、五十二亩
    • B、八十三亩
    • C、二十九亩
    • D、三十六亩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
    • B、铁器牛耕的推广
    • C、国家走向统一
    • D、封建制度的确立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 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 B、抑制土地兼并
    • C、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
    • D、百姓赋税过重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古代某田令规定:“丁男、中男给一顷,……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给农民
    • B、国家不再收回其中百分之二十的世田
    • C、法令意在缓和古代土地兼并现象
    • D、该法令造成了地权与劳动者分离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北魏至唐朝前期,我国曾经实行过一种土地制度,即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服役。这种土地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均田制

    C

    私田制

    D

    公田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春秋末晋国六卿开始分别改革田制,哪家的亩制最大?约多少步为一亩?

    正确答案: 赵氏;24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空山之中一亩田(打一字)()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