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阐述赫尔巴特的教学的教育性?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


    答案:
    解析:
    赫尔巴特在西方教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明确了教学是实现教 育的重要手段。他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品 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在他看来,教学必须具有教育作用,教 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限于学生某种知识技能的获得,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 但是,他把教学当做实施德育的唯一途径,视知识增长与品德提高为无条件的同步运动,没有 认识到智育和德育的相对独立性。

  • 第2题:

    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理论。


    答案:
    解析:
    从教育史上看,教育性的教学反映了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教学具有教育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历史上这样明确地阐述教学的教育意义的,他是第一人。赫尔巴特揭示了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的规律,并且强调了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在当时和今天都是正确的。可是,他把教学当作实施德育的唯一途径(有时说是最重要的途径),视知识的增长和品德的提高是无条件的同步运动,他没有认识到德育和智育是各有相对独立性的。他毫无根据地以教学来取代复杂的教育过程,而且没有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情绪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他不正确地认为,情感与意志不是人的心理的独立表现,而仅仅只是观念的一些变体,这是他的不足和保守性在教学论上的反映。思想品德教育和系统知识教学两者不是对立的,而应当统一起来。 教学具有思想品德教育意义。首先,教学具有教育性,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客观需要。任何学校的教学总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着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服务。其次,教学具有教育性,是教材内容的必然反映。科学知识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加强教学的教育性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全过程,也始终是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培养审美能力和政治思想品德的过程。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一条教学的客观规律,它给我们以启示:(1)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着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以得到教学的德育效果: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得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效果。(2)教师必须注意正确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见效,前提是教师对自己是否严格要求,教师不仅要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去教育学生,而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学生。教师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学习,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示范作用。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使教学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学生的成长发育。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实践证明,教学应该具有教育性。

  • 第3题:

    最早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教育家()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凯洛夫
    • D、布鲁纳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教学具有教育性,是( )率先提出的观点。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杜威
    • D、凯洛夫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的教育性”思想的内容及意义。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深入分析教学与教育的关系,认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同样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具有教育性。
    意义:通过教学形成学生的性格。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遵守秩序的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力。教学必须激发学生兴趣,逐渐形成多方面的兴趣和知识。
    其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极大的揭示和丰富了教学目的性内涵,对机械的无意义的教学进行了深刻批判。

  • 第6题:

    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核心是()

    • A、教育性教学
    • B、道德教育
    • C、教学形式阶段论
    • D、班级教学

    正确答案:A

  • 第7题: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实际上是针对()提出的。

    • A、德育
    • B、智育
    • C、体育
    • D、美育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核心是()
    A

    教育性教学

    B

    道德教育

    C

    教学形式阶段论

    D

    班级教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主要内容:(1)赫尔巴特认为,知识与道德具有直接的内在的联系。人们只有认识了道德规范,才能产生服从道德规范的意志,从而形成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的、广泛的联系在一起的。第六章赫尔巴特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即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为此,首先要求教学的目的与整个教育的目的保持一致。教学的最高目的在于养成德行。为实现这个目的,教学还应为这个目的设立一个近期的、较为直接的目的——多方面的兴趣。
    意义:在此之前,教育家们通常把道德教育与教学分开来研究,教育和教学通常被规定了各自不同的任务和目的。在这个问题上,赫尔巴特的突出贡献在于,运用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体阐明了教育与教学之间存在的内在的本质联系,是道德教育获得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他把教育与教学完全等同起来,也具有机械论的倾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具有教育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1)教学认识的教育性,首先表现在教学过程所传授的各门学科知识,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 (2)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具有潜在的教育性。 (3)教师教学的责任感、价值观、思想作风、言行举止以及校园环境、人际关系的性质等对学生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 第11题:

    判断题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的,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还是教学。要进行道德教育,就必须进行教学,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就无从实施道德品格的教育。知识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基于这种思考他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
    他指出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即“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他不承认有“无教学的教育”,同样也反对“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赫尔巴特看来,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

    A.分而治之
    B.教育先于教学
    C.教学先于教育
    D.教育性教学

    答案:D
    解析:
    与前人不同,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教育与教学统一。

  • 第14题:

    赫尔巴特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具有‘教育性’。 ”这里的“教育性”指的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答案:A
    解析:
    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体现了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观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相互作用,同时介入,这就需要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培养的关系问题。赫尔巴特认为,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主张把知识涵养和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故选A。

  • 第15题:

    强调“教育性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 B、洛克
    • C、赫尔巴特
    • D、卢梭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具有教育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简述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的,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还是教学。要进行道德教育,就必须进行教学,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就无从实施道德品格的教育。知识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基于这种思考他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
    他指出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即“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他不承认有“无教学的教育”,同样也反对“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 第18题: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主要内容:(1)赫尔巴特认为,知识与道德具有直接的内在的联系。人们只有认识了道德规范,才能产生服从道德规范的意志,从而形成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的、广泛的联系在一起的。第六章赫尔巴特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即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为此,首先要求教学的目的与整个教育的目的保持一致。教学的最高目的在于养成德行。为实现这个目的,教学还应为这个目的设立一个近期的、较为直接的目的——多方面的兴趣。
    意义:在此之前,教育家们通常把道德教育与教学分开来研究,教育和教学通常被规定了各自不同的任务和目的。在这个问题上,赫尔巴特的突出贡献在于,运用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体阐明了教育与教学之间存在的内在的本质联系,是道德教育获得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他把教育与教学完全等同起来,也具有机械论的倾向

  • 第19题:

    问答题
    阐述赫尔巴特的教学的教育性?

    正确答案: 1、定义:由于深入地分析了教学和教育的关系,赫尔巴特特别重视教学在整个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2、赫尔巴特提出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善(德)行,培养由道德的人。
    3、赫尔巴特的教学的教育性的内涵非常丰富。通过教学形成学生的性格;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遵守秩序的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力,即综合的审思和判断能力,形成广阔的思想范围;教学必需激发学生兴趣,并形成多方面的兴趣和知识。
    4、赫尔巴特的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实际是对教学的目的性的深入阐发,极大的揭示和丰富了教学目的性的内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实际上是针对()提出的。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述评。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根据其心理学理论,确认教学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的最基本的手段,因此,在西方教育史上,他第一个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他所说的“教育性教学”,就是说任何教学都必须具有教育性,教育不能离开教学。赫尔巴特写道:“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又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赫尔巴特强调道德教育要建立在知识教育基础之上,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的最主要的手段。与此同时,又指出,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形成道德观念,培养完善的品格,则是其最高目的。这样把教育与教学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表明赫尔巴特对寓教育于教学之中这条规律已经有了认识,并且进行了明确的论述,在教育发展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教育性教学的基本思想,已为现代教育学所承认,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强调“教育性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家是()
    A

    培根

    B

    洛克

    C

    赫尔巴特

    D

    卢梭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的教育性”思想的内容及意义。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深入分析教学与教育的关系,认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同样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具有教育性。
    意义:通过教学形成学生的性格。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遵守秩序的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力。教学必须激发学生兴趣,逐渐形成多方面的兴趣和知识。
    其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极大的揭示和丰富了教学目的性内涵,对机械的无意义的教学进行了深刻批判。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