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142 题共用题干男性,60岁,冠心病心绞痛病史8年,无高血压病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4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计150/90mmHg,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第 138 题 支持诊断的心电图改变是( )。

题目

138~142 题共用题干

男性,60岁,冠心病心绞痛病史8年,无高血压病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4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计150/90mmHg,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第 138 题 支持诊断的心电图改变是( )。


相似考题
更多“ 138~142 题共用题干男性,60岁,冠心病心绞痛病史8年,无高血压病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4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计150/90mmHg,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第 138 题 支持诊断的心电图改变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下列题干,回答 126~130 题:

    女性,65岁。冠心病心绞痛史8年,无高血压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8小时人院,人院时血压为150/90mmHg(20/12kPa),经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第 126 题 最可能的心电图表现为( )。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患者女,65岁,冠心病心绞痛8年,无高血压病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6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150/90mmHg,经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此时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改变是( )。

    A.血肌钙蛋白水平增高
    B.血清AST水平增高
    C.血清ALT水平增高
    D.血LDH水平增高
    E.血肌红蛋白水平增高

    答案:A
    解析:
    cTn(肌钙蛋白)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标志物,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具有较宽的诊断窗:cTnT(5~15d),cTnI(4~10d)。在它们的诊断窗中,cTn增高的幅度要比CK-MB高5~10倍。

  • 第3题:

    男性,65岁。冠心病心绞痛史8年,无高血压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8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此时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改变是( )
    A.血清肌红蛋白下降
    B.血清GPr(ALT)水平增高
    C.血清CPK-MB水平增高
    D.血清LDH水平增高
    E.血清GOT(AST)水平增高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患者女,65岁。冠心病心绞痛病史8年,无高血压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8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20/12kPa),经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此时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改变是
    A.血清LDH水平增高
    B.血清GOT(AST)水平增高
    C.血清GPT(ALT)水平增高
    D.血清CK-MB水平增高
    E.血清肌红蛋白下降

    答案:D
    解析:

    1.心肌梗死时,心电图的定位基本上与病理一致。前间壁梗死时,V~V导联出现异常Qs波或Q波;前壁心肌梗死时,异常Q波主要出现在V、V(V)导联;侧壁时在Ⅰ、aVL、V、V导联出现异常Q波;下壁心肌梗死时,在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s波或Q波。故选B。
    2.心肌梗死时,血清肌酸激酶(CK)在起病6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起病6~12小时后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3~6日后降至正常;乳酸脱氢酶(LDH)在起病8~10小时后升高,2~3日达最高峰。其中CK的同工酶CK-MB和LDH的同工酶LDH特异性最高。故选D。
    3.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发生于梗死后数周或数月,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是机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故选D。

  • 第5题:

    男性,65岁。冠心病心绞痛史8年,无高血压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8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此时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改变是( )
    A.血清CPK-MB水平增高
    B.血清LDH水平增高
    C.血清GPr(ALT)水平增高
    D.血清肌红蛋白下降
    E.血清GOT(AST)水平增高

    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