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0岁,神志不清2小时入院,既往患l型糖尿病5年,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近3天因腹泻而停用。查体:BP 70/50 mmHg,皮肤中度失水征,呼吸深大,有烂苹果味,P 130次/分。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C.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D.低血糖昏迷E.感染性休克

题目

患者,男,20岁,神志不清2小时入院,既往患l型糖尿病5年,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近3天因腹泻而停用。查体:BP 70/50 mmHg,皮肤中度失水征,呼吸深大,有烂苹果味,P 130次/分。

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D.低血糖昏迷

E.感染性休克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20岁,神志不清2小时入院,既往患l型糖尿病5年,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近3天因腹泻而停用。查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20岁。神志不清2小时入院。既往患1型糖尿病5年,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近3天因腹泻而停用。查:血压70/50mmHg,皮肤中度脱水征,呼吸深大,有烂苹果味,心率130次/分。入院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评估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征性表现是
    A.皮肤黏膜干燥
    B.血压70/50mmHg,心率130次/分
    C.C02CP增高
    D.神志不清
    E.呼气有烂苹果味

    答案:E
    解析:

    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为酮症酸中毒特征性表现。
    酮症酸中毒处理措施主要为迅速降低血糖、补液纠正脱水、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素乱,防止诱因和处理并发症。
    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有关,胰岛B细胞破坏后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主要见于年轻人。
    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标准体重和工作性质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成人轻体力劳动者30~35kcal/kg。

  • 第2题:

    患者,男,20岁。神志不清2小时入院。既往患1型糖尿病5年,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近3天因腹泻而停用。查:血压70/50mmHg,皮肤中度脱水征,呼吸深大,有烂苹果味,心率130次/分。入院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该患者体重70kg,从事轻体力劳动,出院指导患者每天热量摄入应为
    A.>2800kcal/d
    B.<1750kcal/d
    C.2100~2450kcal/d
    D.1750~2100kcal/d
    E.2450~2800kcal/d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患者,男,20岁。神志不清2小时入院。既往患1型糖尿病5年,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近3天因腹泻而停用。查:血压70/50mmHg,皮肤中度脱水征,呼吸深大,有烂苹果味,心率130次/分。入院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患者父母询问护士,1型糖尿病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A.胰岛β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
    B.对胰岛素发生抵抗
    C.感染
    D.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E.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患者,男,20岁。神志不清2小时入院。既往患1型糖尿病5年,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近3天因腹泻而停用。查:血压70/50mmHg,皮肤中度脱水征,呼吸深大,有烂苹果味,心率130次/分。入院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该患者体重70kg,从事轻体力劳动,出院指导患者每天热量摄入应为
    A.<1750kcal/d
    B.1750~2100kcal/d
    C.2100~2450kcal/d
    D.2450~2800kcal/d
    E.>2800kcal/d

    答案:C
    解析:

    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为酮症酸中毒特征性表现。
    酮症酸中毒处理措施主要为迅速降低血糖、补液纠正脱水、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素乱,防止诱因和处理并发症。
    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有关,胰岛B细胞破坏后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主要见于年轻人。
    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标准体重和工作性质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成人轻体力劳动者30~35kcal/kg。

  • 第5题:

    患者,男,20岁。神志不清2小时入院。既往患1型糖尿病5年,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近3天因腹泻而停用。查:血压70/50mmHg,皮肤中度脱水征,呼吸深大,有烂苹果味,心率130次/分。入院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评估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征性表现是
    A.呼气有烂苹果味
    B.血压70/50mmHg,心率130次/分
    C.皮肤黏膜干燥
    D.神志不清
    E.COCP增高

    答案:A
    解析: